說起殲-15艦載機,想必每個愛好軍事的人都知道,但不置可否的是,它屬於已經被划進淘汰的行列。
殲-15為重型艦載戰鬥機,是中國從烏克蘭取得蘇-33戰鬥機原型機中的一架為基礎進而研製生產的,研製由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承擔,為第四代戰鬥機。
筆者自己理解為,殲十五屬於趕鴨子上架,你說你突然之間有了航母,總不能沒有艦載機吧?於是仿製俄羅斯Su-33的殲15也就應運而生了。
不得不承認的時,殲15本身與Su-33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說現實一點,殲15屬於那種一出生就淘汰的產品。作為一個過渡時期產物,真正的正主已經亮相,殲15也可以退居幕後了。沒錯,我說的就是殲-31。
拋開其充滿科幻色彩的外形不講,從性能講起。殲-31戰鬥機為雙發布局,兩側DSI進 氣道,傾斜式雙垂尾,採用了波束控制理論設計飛機的外形,菱形機身,機身上、下部分分別向上和向下傾斜,從而折射側面的照射電波,可以降低側面雷達對於飛機的威脅。該機最值得稱道的新技術是DSI進氣道、波束控制理論設計飛機的外形和全向矢量發動機尾噴口。
殲-31戰鬥機採用的是兩台RD-93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其也是FC-1「梟龍」戰鬥機的標準動力。RD-93是在前蘇聯MIG-29戰鬥機使用的RD-33渦輪風扇發動機基礎上,把附件機匣從頂部更換到底部,以方便單發飛機維護的改型,其也適合於從底部進行維護的雙發戰鬥機。
毫不誇張的說,殲-31在很多方面已經處於世界前列,其隱身技術,甚至已經超過了美在役艦載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0336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