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M-16這把槍大家都聽過,M16/M4系統在15個北約國家和全世界80多個國家都有使用,美國和加拿大總共生產了8,000,000支,大概有90%還在使用。除軍隊外,M16系列也被許多特警隊、私人保安機構、等組織所採用。但是鮮為人知的是這把槍美國軍方高層起初的評價並不高,有分析甚至指出M-16是美國陸軍史上最失敗的一款制式武器,美國「將就著」在用。
提到M-16的列裝就不得不提M-14
M14剛剛裝備部隊便立即在越南戰場投入使用,在越南的叢林山區中,M14的缺點暴露無遺。M14全長1120mm,帶實彈匣時全重4.54kg,由於7.62mm槍彈威力大,在全自動射擊時後坐力非常大,射手不容易控制,射擊精度很差。最不能忍受的是在越南戰場上配發的M14都安裝了快慢機鎖,士兵只能半自動射擊,在AK47強大火力的壓制下,使用M14的美軍士兵苦不堪言。此外由於步槍和彈藥都太重,通常在巡邏任務中的單兵攜帶的彈藥量不超過100發子彈。
其實M14也並非是一支一無是處的槍,它只是一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被錯誤使用的槍而矣。假如1960、70年代的美軍並不是在潮溼陰暗的越南叢林裡面,而是在開闊的中東沙漠打仗的話,那麼現在美國大兵手上的武器估計仍然會是中、遠端威力和精度俱佳的M14。但偏偏美國就是要干涉越南事務,而不是中東,因此,在越南戰場上的美軍迫切地需要一種比M14更適合叢林環境的步槍。而這個時候M-16成為現成貨。
(SPIW原型強)
理論上的SPIW比起同時代M14和M16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SPIW是「特種用途單兵武器」的縮寫,這是美國陸軍軍械部在1960年代至1970年間祕密研製的一個項目,是原本「齊射」計劃的一個分支。SPIW是一種手持武器,能裝60發「點目標」彈藥(通過可控的短點射,發射致命的箭彈),再加上一個可容納3發40mm榴彈的「面殺傷」發射器,所有這些的總重量要求是小於一支裝填好的.30-06口徑的M1伽蘭德步槍。SPIW計劃的目的是大幅度增加美國陸軍當時裝備的輕武器對「點目標」的命中率和殺傷效果,再加上對「面殺傷」的火力。毫無疑問,這種武器在殺傷效能方面的美妙構想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原本陸軍高層是拒絕M16的,即使在M14被發現不適應越南戰場而決定停產時,陸軍的計劃是由SPIW直接取代M14。然而,當越來越多的美軍部署到越南,SPIW卻遲遲不能定型,如果再不採購新槍,即將開赴越南的部隊就只能重新起用庫存的二戰步槍。在這種情況下,陸軍高層才不得不加大M16的採購量來應急。但由於此前陸軍的研究人員把關注點都集中在SPIW身上,因此,M16是沒有經歷過嚴格的Test和改進就直接扔到戰場上使用,這導致許多原本應該在選型試驗時就發現的問題卻是到了戰場上才暴露出來。但面對這樣的情況,陸軍高層的想法是應該加快SPIW計劃的步伐,而不願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M16的改善中去。
轉載自:今日頭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09716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