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張殿成軍情觀察

阿基諾三世從總統寶座跌落下來,在南海問題上仍不消停。據美國《紐約時報》5月20日報道,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今天表示,如果中國開發黃岩島,美國將有義務採取軍事行動。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若中菲開戰 美國真會保衛菲律賓嗎?
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南海自古以來就是屬於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南沙群島地處廣闊浩瀚的南海南端。中國在公元前二世紀,即漢武帝時代,就發現了南沙,從宋朝起,就已宣布對其行使管轄權。直到本世紀中葉,沒有任何國家對中國擁有南沙主權提出任何質疑,國際社會也長期予以承認,對此中國有著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
直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南海發現了豐富的油氣資源。一時間風雲驟起,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和汶萊諸國對整個南沙或其部分島礁提出主權要求,並出兵占領了部分島礁其在南海的軍事活動不僅日益頻繁,甚至還自欺欺人的宣布對於南海部分群島的主權。特別是在阿基諾執政的晚期,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態度異常強硬。拆中國的標牌、登島宣誓「主權」、接連不斷的襲擾中國漁民、加強軍事部署。菲律賓採取漸進蠶食的方式,步步進逼,逐漸升級,企圖積量變為質變。先造輿論後行動,先民間後政府,先政治外交挑釁後加強軍事部署,強化所謂「實際控制」。企圖將南中國海據為己有。
2009年3月,菲律賓簽署並生效的所謂"領海基線法",把中國中沙群島中的黃岩島和南沙群島中的部分島嶼,列為"菲律賓共和國管轄範圍內的島嶼制度".這個"領海基線法"對中國南海中的9300萬公頃海域提出了領土索求,菲律賓能源部門估計,這些海域蘊藏的油氣資源價值200億美元以上,也正因為巨額的經濟利益讓菲律賓自以為只要對華強硬,就可能逼迫中國做出讓步和妥協。但是菲律賓自知國力弱小,無法對中國維護南海主權的行動有何實質性的影響。因此,其不斷拉攏美日等域外國家介入南海事務,企圖將南海問題複雜化、國際化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
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不過,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更多的是採取的是兩面派的手法:一方面,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在頭口上給予菲律賓一定的支持,並在菲律賓重啟多個軍事基地,使得菲官員認為這顯示了美準備支持菲在安全方面的需求,並使其保持對華強硬姿態。另一方面,美國不斷強調南海「航行自由」,同時也多次表示在南海爭端中不持立場避免過度的刺激中國。美國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炒熱南海問題,藉此拉近與菲律賓的關係,為美軍重返菲律賓掃清障礙,為美國的亞太戰略鋪路。
眾所周知,菲律賓與美國是傳統盟國,但目前雙方並沒有簽訂「安保條約」,只是簽有「防務合作協議」。而且從該協議的內容來看,其主要強調的是:「菲律賓允許美國軍隊使用菲國軍事基地,允許美軍增加在菲律賓的輪換部署」,該協議並沒有明確規定美國有責任或義務為菲律賓提供安全保護,甚至也沒有明確說在菲與他國領土爭端中必須採取軍事行動的條文,而這與「美日安保條約」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可以說,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與其在整個亞太地區的安全戰略是一脈相承的,它對爭端各方都實行又打又拉的戰略,以求保持各方力量的均衡,防止任何一方勢力坐大,挑起衝突,逼它攤牌,而它則能長期在地區爭端中充當仲裁者的角色,進而玩轉「離岸平衡手」。有基於此,美國不會希望和支持南海爭端演化為尖銳的武裝衝突。所以,阿基諾三世也別幻想用一紙合約來綁架美國。
由以上分析不難看出,菲律賓只不過是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馬前卒,其想以黃岩島綁架美國也是不可能的。菲律賓應當明白,美國既不會為菲律賓火中取栗,也不會給它任何的安全保障,因為美國士兵的生命和美國的國家利益遠比幫助菲律賓搶奪黃岩島更重要。而不管阿基諾如何自以為是地耍小聰明,也都無法改變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屬於中國的事實,也動搖不了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意志、勇氣和決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