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國強闖島礁吧 !為何對中國有好處?

美國國防部於當日再次派出一艘名為威廉•勞倫斯號飛彈驅逐艦在永暑礁12海里內航行。「勞倫斯」號驅逐艦舷號為DDG 110,是以已故的海軍中將威廉 勞倫斯的名字命名的,他在越南戰爭中做過6年戰俘,後來成為美國海軍學院院長。《華爾街日報》指出,此次「挑釁」行動標誌著這是美國在不到一年內,進行的 第三次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人們不禁要問的是,美國三番五次強闖南海究竟意欲何為?美國的南海政策將對中國產生何種影響呢?

2009年,歐巴馬政府提出並開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意欲擴大在亞太的軍事存在,為了維持南海地區的力量平衡,美國還改變了以往在南海問題上 「不持中立」和相對中立的政策,轉而開始「選邊站」,甚至直接走向前台,以維護所謂「航行自由」為名插手南海事務。今年更是動作不斷接連向中國打出外交、 軍事組合拳,一方面指責中國的南海島礁建設「破壞」「航行自由」,另一方面派出艦機進行所謂的「巡航」。

然而,美國的行為是極端無理的。長期以來,越南、菲律賓等國在其非法侵占的南沙島礁上非法進行「填海造地」,並修建機場等工程加上,甚至部署進攻性 武器。那時,美國既不制止,也不呼籲各方停止造島,更沒指責他們妨礙航行自由,也沒有武力示威。等到中國在自己的領土上高建設,美國卻出來說三道四,橫加 干涉,強調航行自由了,這顯然是赤裸裸地奉行雙重標準,故意偏袒某些東南亞國家,蠻橫壓制中國。

從更深層意義上講,南海問題是美國最具欺騙性、煽動性和最能拿來建立「反華陣線」的藉口,也是美國試圖控制及以此為前哨遏制中國的前沿戰略基地。美 國喋喋不休指責中國南海政策,同時還與南海周邊國家搞聯合軍事演習。如今更是多次強闖南海島礁,其目的無非是質疑和否定中國對南海島礁的領土主權,甚至企 圖通過武力威懾,「炮艦外交」迫使中國放棄在南海的島礁建設。事實上,這對中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天賜良機。

這麼說,並非信口雌黃。美軍的強硬舉動至少能讓世界,尤其是南海周邊國家看清究竟是誰在推動南海軍事化,這恰恰有利於增加東協國家與中國進行政治合 作的決心。無論怎麼說,中國在南海周邊國家中都屬於大塊頭,但是中國並沒有以大欺小,反而在南海問題上始終保持克制和忍讓。美國越是的挑動地區局勢緊張, 周邊國家就會越是會對美國更加反感和警惕。因為在南海問題上,美國真正的目的不是幫助南海周邊國家奪島,而是要利用南海問題,將相關國家拉進與中國對抗 中。在此過程中,中國承擔風險的能力顯然要強於其他國家,這使得東協國家更希望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議,而不是通過武力來彰顯權益主張。

其次,中國可隨時加強在南海島礁的軍事部署。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中國在南海部分島嶼的建設活動,是符合國際法範疇的主權行為。同時中國在南 海的島礁建設,也是中國強化對南海管控和治理的直接體現。然而,在遭到美國不斷挑戰和威脅的情況下,中國完全可以名正言順的在相關島礁進行軍事化部署,這 是中國對現實威脅的自然反應,也是中國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安全的重要保障,這更是一個主權國家的正當權益。

此外,劃定南海島礁的領海基線,設立防空識別區為維權行動和外交談判提供法律依據。儘管南海島礁自古就是領土,但中國並未明確標明南海島礁的領海基 線、基點、這就模糊了12海里領海基線的具體認定。而美國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打國際法的擦邊球在相關島礁周邊尋釁滋事。這也提醒了中國,有必要在條件成熟 時劃定和公布南海島礁的領海基線,並考慮設定南海防空識別區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繼而為有效維護南海的海空安全增加法律鬥爭的武器。

當然,按照美國一貫蠻橫作風,即使有法可依,可能也依然會我行我素。但是,美國應該明白的是,中國的克制絕不等於軟弱,中國的忍讓也絕不是懼怕美 國。中國的克制,對內是營造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對外是為營造親誠惠容的國際關係。如果美國一意孤行的話,中國有權採取包括軍事手段在內維護國家主權和地 區和平的權利和責任。

需要強調的是,美軍艦機進入南沙,既無法向中國示威,為菲律賓等盟友撐腰打氣;更無法向國內示強向國內爭取軍事。這種挑釁行動不僅是徒勞無益的,而且會慘遭中國打臉,其結果必將進退失據,陷入無法自拔的尷尬境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07705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