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在兩國剛剛獨立的時候,作為第三世界國家,中印領過有著密切的共同利益,但由於在殖民地時代那條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及印度政府對中國國內西藏事務的干涉,包括領土爭端和容留流亡藏人,中印兩國在1962年曾經爆發過激烈的軍事衝突,戰爭最終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但在此之後,中印兩國關係一直冷淡,尤其是在邊境地區,由於對爭議領土意見不一,時常發生一些小規模對峙或者「越境」事件,不過,即便如此,中印兩國目前的關係依然在穩步健康發展。
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相比於員額龐大但是裝備落後的中國軍隊,印度軍隊能夠裝備國際市場上最先進的武器,這主要得益於印度政府在國際社會中的八面玲瓏和不結盟政策的影響。中印雙方在邊境附近的對峙各有優勢,中國方面占據高度優勢,其部署在邊境附近的雷達站可以監視印度境內數百公里的空情,而印度一側由於地勢較低,起雷達站海拔有限,受群山阻隔,起很難探測到中國境內的空情,如果要獲得足夠的海拔,就必須後撤幾百公里到更高的山峰上,而這則大大削減了其雷達的有效探測範圍。不過印度方面也有其獨特優勢,印度空軍裝備的米格25R高空高速偵察機時常憑藉高度優勢穿過邊境,最遠甚至到達新疆和青海,這裡是中國核試驗的主要試驗地區。
目前,由於中印關係的進步,中印兩軍在邊境地區的軍力對峙也有著各自的特色,中國陸軍在西藏主要部署有幾個精銳的山地旅,裝備先進適合中印邊境地區的作戰環境,而且得益於中國數十年來在西藏地區建設的公路鐵路網,其獲得中國內地增援的反應速度極快。印度則在邊境地區部署了多個專門的山地師,人員數量超過中國方面數十倍,不過,這些印度山地部隊裝備比較落後,至多屬於20世紀80年代水準,尤其是在重武器方面,另外,印度國內糟糕的基礎設施不僅難以為這些山地部隊提供足夠的給養和後勤物資,一旦發生緊急事件,也無法迅速獲得後方增援。
近日,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已經「做出清晰的決定」,不再向印中邊界增加軍事部署。印度安全機構的消息人士說,印方的焦點將對準提升印中兩國陸路連通,中國也樂於更多地投資於雙邊貿易,而非與印度的邊界爭議。報道稱,印度通過安全人員得知,中國一些機構正在建設穿過巴控克什米爾的高速公路,此外還有一些電力項目。印政府已多次向巴基斯坦方面表示,不要進行這樣的建設活動。
軍事評論員趙喜說,目前中國正在與自己的周邊國家努力改善關係,作為中國最重要的鄰國之一,印度也不例外,事實上,近年來,中印關係穩步發展,中國製造的工業產品大量進入印度,搶走了原本屬於歐洲和日本的市場。印度政府已經意識到中印兩國在政治經濟領域的眾多共同利益,要遠遠高於其在某些領域的分歧,單純的邊境軍備競賽除了耗費巨額資金,對印度並沒有什麼直接收益。至於要求中國停止在巴基斯坦境內的建設活動,很明顯,這不應該是印度應該關注的,畢竟,印度對流亡藏人的問題比這個要嚴重得多。
作者:鷹眼防務觀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06695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