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被自己的核武器轟了N次?美國人也不靠譜!!

冷戰期間,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會害怕美國和蘇聯開打核戰爭。其實,每個軍事強國更有可能的是毀於自家的核武器。
在軍界,核武器所發生的事故,有很多可怕的代號:斷箭;焦土巨人;閃毒。實際上,核武器問世以來,世界上已經發生過數十起事故,這裡,我們只講五個發生在美國身上的嚴重事故,他們都曾把美國的某些城市,甚至是全世界拉到毀來的邊緣。

據記載,美國軍隊第一次損失核武器是在1950年2月14日。一架康維爾B-36轟炸機正從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Fairbanks)的艾爾森空軍基地(Eielson Air Force Base)飛往德克薩斯沃思堡(Fort Worth)市的卡斯威爾空軍基地(Carswell Air Force Base)。這架轟炸機被安排參與一次模擬舊金山遭到核打擊的行動。安排這架轟炸機的目的就是看看這類飛機能否在極低氣溫條件下發射飛彈。這樣,軍隊就能知道在遭到蘇聯攻擊時,他們如何反應,轟炸機如何發揮作用。
因為這是模擬轟炸,所以飛機攜帶了一枚馬克4(Mark IV)原子彈。儘管如此,軍方實際不想攻擊任何人,因此炸彈里沒有核爆炸必須的鈽核。即便這樣,裡面仍然有2250公斤(5000磅)常規炸藥,馬克4依舊可以製造劇烈爆炸。

從某方面講,這次行動成功了。軍方想知道B-36能否在北半球的冬天對蘇聯發動進攻,他們找到了答案——不能。由於天氣狀況惡劣,6個引擎有3個熄滅。機組被迫跳傘,但他們首先拋棄了馬克4,在加拿大內海航道(Inside Passage)上空將其引爆。機上共17人,其中5人罹難。

如今的特拉維斯空軍基地
特拉維斯空軍基地,1950年,斷箭
韓戰期間,美國軍人及政治家都曾認真考慮過使用核武器的可能。
1950年8月,10架B-29轟炸機從加利福尼亞的Fairfield-Suisun空軍基地起飛,目的地關島。每架轟炸機都帶有一枚Mark IV型核彈,其威力比二戰結束前美軍在日本扔下的核彈要大兩倍。
Mark IV型核彈

起飛之後不久,一架B-29轟炸機就報告說其發動機出現故障。戰機上的最高指揮官羅伯特·特拉維斯將軍下令飛機返回基地。
然而,這架戰機降落時,起落架未能成功放下。飛行員試圖避開與基地周圍的居民區相撞,因此,飛機掉至基地的西北角。

事故發生後,機上20名乘客死掉了12人,其中就包括特拉維斯將軍本人。由於大火,核彈組成部分中的5000磅炸藥被引爆,而這一爆炸,再次讓地面上的7人失去了生命。而且,如果當時炸彈上裝有裂變裝置,那麼,死亡人數將會是六位數以上!美國空軍隱瞞了此次事故,只講戰機上只裝載了用於訓練的常規炸彈。
數月之後,該基地被命名為特拉維斯基地。而且,從此之後,也「斷箭」成為了與核戰爭開始無關的核武危機代名詞。
費米1濃縮反應堆,焦土巨人
這一事故,可以用美國作家約翰·富勒的一本書名來形容:《當我們幾乎失去了底特律》。
費米1核反堆上所發生令人恐怖的一切,起因是工程師方面的錯誤。他們沒有遵守技術安全規定,主要還是因為沒有工作經驗。工程師們對冷卻系統做了改變,但卻沒有將之寫進相關文件,因此,在反應堆上工作的工程師們並不知道,液態鈉存儲罐里有了補充性的分散板。

當一個存儲罐里的冷卻管凍結之後,核反堆堆心急劇升溫至了370℃的高溫,並致使其部分熔化。堆心部分熔化導致反應堆燃料溫度超出了冷卻系統的可控範圍。結果,核反應堆的保護殼體受損,冷卻系統失靈,並產生了核反應堆基座熔化的威脅。
如果全部熔化的話,核反應堆的燃料會起火併保持上千度℃的高溫。以至於在事故現場的專家們後來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指出:如果那樣的話,核反應堆將把整個地球燒穿,直接燒到中國去!從此,一個名為「中國綜合症」的概念就誕生了,用於專門指代核反應堆燃料起火後的後果。
費米1核反應堆位於底特律和托萊多之間,所以,當美國人提到《當我們差點失去底特律》的時候,真的不是什麼興奮之事……
泰碧島 1958,斷箭
美國泰碧島水域,喬治亞州和南卡羅萊納州邊界處水下10英尺的地方,隱藏了一枚氫彈。其已經在那裡躲藏了五十多年。
B-47轟炸機

1958年,一架B-47轟炸機(Stratojet)在訓練中發生事故。當時,戰機上載有一枚長12英尺的 Mark 15輕型氫彈,配有400磅炸藥及高濃縮鈾。
Mark 15輕型氫彈

B-47 起飛後從東向西橫穿佛羅里達半島進入墨西哥灣並在此進行空中加油。然後在路易斯安那州的紐奧良附近飛幾個機動動作,接著向北直插加拿大邊境。到了加拿大邊境再掉頭往南,飛到維吉尼亞州的拉德福德「投彈」。

「投彈」完畢接著往南飛,返回佛羅里達。就在返回基地的途中到了南卡時,參加演習的一架 F-86L,從南卡的查爾斯頓基地起飛,扮演敵軍「攔截」B-47,飛行員Stewart。
2月5日零時33分30 秒,這架F-86L左翼撞在了 B-47 的右翼上,飛行員彈射逃生,報告了事故。領航員告訴理查森,最近的可降機場是喬治亞州北部的 Hunter 空軍基地。這個基地緊挨著薩瓦那(Savannah)城,但為了安全起見,塔台不允許B-47帶彈著陸。戰略空軍司令部命令機長將炸彈扔進距離海岸30公里的海里。凌晨 1 時 33 分,B-47在Hunter基地著陸。

紅點為氫彈丟失區
47782 就被稱為「泰比」(Tybee Bomb)。有企業曾試圖尋找這枚神秘失蹤的氫彈,但都因當地水域複雜的水文地形以失敗而告終。如果這枚氫彈是實彈,而且在觸水時爆炸了,那麼,不遠處的薩文納市現在就已經從地圖上消失了。
南卡羅來納州火星崖(Mars Bluff),1958

火星崖並非正在擴展的大都會,沒有成千上百萬的人口,也沒有高聳入雲的摩天樓。它很小,是個沒有市政級別的居民社區,位於南卡羅來納州佛羅倫斯縣(Florence County)。然而,它卻一舉成名——1958年3月11日,火星崖竟然遭到美國空軍馬克6
(Mark 6)核彈轟炸。

一架波音B-47E-LM噴氣式轟炸機離開喬治亞州薩凡納(Savannah)的亨特空軍基地(Hunter Air Force Base),飛往英格蘭。這是「陣雪行動」(Operation Snow Flurry)的一部分,而整個行動要求轟炸機飛到英格蘭模擬發射飛彈以測試其精確度。這架波音帶有一枚馬克6核彈。與不列顛哥倫比亞的事故相似,飛彈沒有內核,但仍然有幾千磅炸藥。
這一次責任全在機長。他檢查核彈時,竟然碰到了緊急發射保險鎖。飛彈從架子上掉下去,正好穿透轟炸機機門,落到4500米(15000英尺)下的地面。

炸彈落在沃爾特·格雷格(Walter Gregg)家屋頂上,隨後爆炸。幸運的是,除了格雷格和他的5位家人,沒有其他人受傷。格雷格起訴空軍,得到54000美元賠償,相當於現在的500000美元。
北美防空司令部 1979年 閃毒
1979年的一天,北美防空司令部收到了緊急警報:一系列的蘇聯核飛彈正在向美國飛來。美軍裝備有核武器的戰機緊急升空。美國總統的空軍一號專機也緊急升空(儘管當時美國總統並不在飛機上)。

死神之指已經按到了核按鈕上。起在空中的飛行員們在靜候攻擊命令。
警報響起後的六分鐘真的是太沉重了:沒人能夠確信,這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開始,而且,事發太過於突然,竟然沒有一個人去拿起那部聯繫蘇聯人熱線的紅色電話機。終於,衛星和雷達傳來的信號:沒有任何核彈攻擊可以被定位。

計算機的錯誤也終於被發現了:訓練記錄,被錯誤的當成指令偶然起動了。然而,在北美防空司令部這種核爆控制機構里,這真的是有可能導致一場世界性的核大戰。

電影中的北美防空司令部
其實,類似的這種事故,僅在美國就發生了不止十起。迄今為止,美國國防部認定了32起斷箭的類似事故。這些發人深省的悲劇證明:細微的錯誤可以促發潛在隱患,造成不可估量的意外損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06152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