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軍事專家預測未來30年內,日本必然違反承諾修改憲法發展核武,威脅全球和平!

張無忌| 2016-05-04| 檢舉

國際軍事專家預測未來30年內,日本必然違反承諾修改憲法發展核武,威脅全球和平

根據日本《news-postseven》網站上月26日報導,美國經濟戰略研究所創始人、總裁克萊德普雷斯托維茨在著作《日本復興》中預 測,2050年日本將擁有核武和彈道飛彈等,並修改了憲法第9條。報導稱,雖然從目前日本的狀況來看這很不現實,但未來日本是否真會走到這步呢?

據報導,《日本復興》一書預測,日本的防衛經費到了2050年將占GDP的3%(目前為1%),擁有核武、彈道飛彈和網路攻擊武器。而且,通過修改憲法第9條擔負起替代美國負責亞太地區安全的責任。

該名學者還認為,美軍第七艦隊在2022年退出橫須賀港後,日美同盟勢力將大幅減退。(圖/維基百科)

該書作者認為,要走到這一步需要經過以下過程:美國國內經濟變差,越發重視內政,駐日和駐韓美軍也相繼移至關島和夏威夷基地。這時,中國可能乘機進 攻尖閣諸島(釣魚台),實際控制該島。而美國為避免與中國發生正面對峙,態度鮮明地將「尖閣問題」全部拋給日本。同時,中國接近韓國朝鮮,策劃沖繩獨立。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雖想向沖繩派遣自衛隊,但因擔心遭到美中指責而放棄。加上駐紮於橫須賀港的美軍第七艦隊將於2022年前撤出日本,使日美同盟影響 力下降。被拋棄的日本感到憤怒和恐慌,於是想廢棄憲法第9條並擁有核武器。

日本政府長期以來,就把不持有、不製造和不運入核武器的「無核三原則」作為基本國策,可是本月18日,日本內閣法制局長橫畠裕介,卻公然聲稱,日本 憲法並未禁止使用核武器。作為安倍晉三的親信,橫畠裕介曾於去年公開表示,憲法並沒有禁止行使集體自衛權,結果安倍內閣順利通過了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決定, 如今,橫畠裕介言此番言論,是否意味著,日本已經秘密持有了核武器?

日本內閣法制局長橫畠裕介,卻公然聲稱日本憲法並未禁止使用核武器。(圖/中新網)

近年來,日本政野要求發展核武器的呼聲不絕於耳,特別是2012年安倍再次上臺以來,日本不斷以應對北韓核子威脅為藉口,發展核武器的聲浪不斷湧 出。在此起彼伏喧囂的背後,是日本企圖掙脫「和平憲法」束縛,謀求「擁核軍事大國」的野心。2012年10月,日本在聯合國公然拒絕簽署《減少核武器決議 案》,為日後發展核武器埋下了伏筆,預留了發展空間。

近年來,日本政野要求發展核武器的呼聲不絕於耳。(圖/中新網)

去年,安倍晉三在廣島市舉行的原子彈爆炸70周年紀念活動上,發表例行演說,也沒有提及「無核三原則」,同時,日本防衛大臣在國會答辯時也稱,法律 條文並不排除美國可以攜帶核武器進入日本。如今,日本內閣法制局長也開始聲稱使用核武器,種種跡象表明,日本在掙脫「和平憲法」的束縛後,很可能再次掙脫 「無核三原則」的束縛。

目前,日本擁有18座核電站、53個核電機組。(圖/中新網)

作為「無核國家」的日本,實際上,已經完全具備了製造核武器的條件,多年來,日本一直在緊鑼密鼓地提煉、生產和貯存核材料,特別是2010年,美國 提出歸還鈽材料之後,日本加快了對核材料研究和生產加工的步伐。目前,日本擁有18座核電站、53個核電機組,其核材料積累儲備遠遠超出了自身民用核設 施,以及核動力工業發展需求。

據悉,日本目前已囤積3,000噸核廢燃料,其儲量位居世界第一。(圖/中新網)

據悉,日本目前已囤積3,000噸核廢燃料,其儲量位居世界第一,僅這些核廢燃料,就可以提煉出的武器級鈽總量,至少可製造2,000枚以上的核 彈。從技術上來說,日本擁有世界一流的核開發及核聚變技術,使用著世界唯一的大型螺旋核聚變實驗裝置,日本具備強大的核彈頭製造能力,可在短時間內,製造 出能承受大氣層摩擦的洲際彈道彈頭。

僅這些核廢燃料,至少可製造2,000枚以上的核彈。(圖/中新網)

日本雖然沒有進行過核爆,但擁有超強的核爆電腦模擬技術,日本還具有超強的核運載能力,至今已先後開發出L/M/N/H/J型5個系列11種類型的 運載火箭。以M5火箭為例,其足以把2.5-3噸的彈頭,投擲到1萬公里以外。事實上,自北韓進行核試爆至今,「北韓威脅論」大大刺激了蟄伏良久的「擁核 論」,只要日本有意願,它便隨時可以變成「擁核軍事大國」。

但日本發展核武仍有諸多制約因素,其一是民眾對核武器深惡痛絕。(圖/中新網)

但日本發展核武仍有諸多制約因素,其一,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核子武器襲擊的國家,民眾對核武器深惡痛絕,每次日本政府高官拋出試探後,均遭到國內 民眾的紛紛強烈譴責;同時,日本人口高度密集,國土面積狹小,缺乏戰略縱深,因此,即使其具有製造核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潛力和能力,但進行核戰爭的潛力有 限。

值得關注的是,迄今日本沒有公開發展核武器,最主要是美國的制約。(圖/中新網)

值得關注的是,迄今日本沒有公開發展核武器,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的制約,在美國看來。如果日本獨立發展核武器,一旦日美關係破裂,日本第一個可能會 報「長崎、廣島」之仇。不過,美國對日本的控制能力已經越來越弱,而且,隨著日本經濟實力和科技水準的高速發展,以及日本社會右傾化的加速,其國內反核運 動的牽制能力,也在日趨減弱,因此,不排除日本已經秘密發展及持有核武器的可能性。

甲午年伊始,從香港、大陸、美國陸續傳出日本祕密研發核子武器的消息,讓東北亞繼北韓核武危機後再度發蒙上一層陰影。儘管日本研發核武的傳聞一直不斷,但是日本會不會發展為核武國家,必須從能力、短期意向以及中長期變數來看此一問題。

就發展核武能力而言,日本不是具有極大潛力發展核武,就是已經祕密生產核武。首先,日本早在二戰無條件投降前即投入原子彈的發展,但是功敗垂成,美國對長崎、廣島投擲2枚原子彈,震碎了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迷夢。

擁有全部核產業鏈

其次,日本在戰後重拾發展核能與核武的興趣。根據日本外務省最近解密的文件顯示,日本一直沒有放棄發展核武研究,是全球少數擁有全部核產業鏈的國家之一,核研究能力與美國相比實不遑多讓。

長期以來,日本透過西歐核能研究所或機構代為處理核廢料,提取高純度鈾和鈽,部分再運回日本保存。此外,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所屬核燃料回收利用工學研究所,也從事提取高純度鈽的核原料工作。

日本持有鈽原料達5.5噸,放在歐洲有35.2噸。從1993年開始,日本在青森縣六所村建設大型核燃料再處理工廠,迄今至少已囤積3000噸核 廢燃料,儲量甚至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六所村工廠每年可提取高濃縮核原料4噸,今後每年將可提取9噸武器級鈽。以日本目前儲存的可提煉的武器級鈽總量, 可製造2000枚以上核彈。

第三,日本從未進行核試爆,但這不表示日本從未透過電腦進行核試爆。在電腦核試爆方面,日本已研發每秒指令周期高達6000億次的超高速電腦,平 時可進行模擬核爆全程實驗,必要時更可加快核武開發速度。北京估計,日本可能已祕密生產或正在生產2到5枚具有50到100萬噸核當量的核裝置或核彈頭。

另就發展核武短期意向來說,日本的動向尚未明朗化。首先,儘管日本維新黨黨揆石原慎太郎發動「擁核論」的造勢運動,揚言日本必須發展核武,才能保持對大陸的遏制力,但是,「擁核論」迄未獲得日本輿論與民意的支持。

其次,日本安倍政府不僅拒絕在多國倡議的「使核武不合法」聯合聲明上簽字,更主張日本要面對潛在敵國必須發展先制攻擊能力,予人無限想像空間。

特別是在中日兩國因釣魚台主權爭端相持不下的情況下,安倍內閣是否有意藉著研發核武,與大陸相抗衡,的確令人擔心。

第三,由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針對經濟三枝箭、重新解釋憲法、發展集體自衛權、正常國家、先制攻擊能力、修訂《日美安保條約》而全力以赴;因此,東京不會樂見核武爭議干擾其現階段的目標。

再就中長期干擾變數來看,日本的核武發展固然可能受到某些變數的制約,但也可能受到某些變數的刺激而發展核武。

首先,當然是來自美國的因素。美國白宮最近證實,自2010年華盛頓核安全峰會以來,歐巴馬政府已催促日本歸還冷戰時期向日方提供的331公斤武 器級的鈽,以昭告世人:美國對日本試圖製造核武是有不同意見的。該批材料現存放在日本原子能開發機構,足以製造40至50件核武器。問題是,美國對日本劃 下的紅線似乎只是表面文章,因為華府未對東京疾言厲色,而且日本持有武器級鈽的數量應遠超過331公斤。

其次,來自中國大陸的壓力,也可能對日本發展核武形成制約。北京希望日方就未將武器級核發展材料歸還有關國家作出說明,並向國際社會說明如何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要求,盡早解決境內核材料問題。

第三,在2013年6月「習歐會」期間與2014年2月美國國務卿凱瑞訪中期間,中美兩國高層在朝鮮半島「無核化」議題達成共識。問題是,如果朝核問題長期延宕不決,也可能刺激日本自行發展核武,以求自保。

或因受激發展核武

第四,當有朝一日美國無力保障日本安全時,日本也可能自行發展核武,以確保自衛權。

綜上所述,可以據以判斷,即使日本目前尚未擁有核武,但因擁有核技術與其他飛彈、衛星、雷達導航等相關配套科技,一旦決定發展核武,應較其他國家 更快也更為有效。即使安倍內閣有心成為核武國家,但在短期內應不會主動挑起此一話題,自亂陣腳。日本也許在核武發展上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約,但也可能受到其 他因素的刺激而發展核武。

--

#東亞情勢 #日本核武政策 #美日關係

日本發展核武不是杞人憂天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Read more: http://www.npf.org.tw/1/13287?County=%25E8%2587%25BA%25E5%258D%2597%25E5%25B8%2582&site=

甲午年伊始,從香港、大陸、美國陸續傳出日本祕密研發核子武器的消息,讓東北亞繼北韓核武危機後再度發蒙上一層陰影。儘管日本研發核武的傳聞一直不斷,但是日本會不會發展為核武國家,必須從能力、短期意向以及中長期變數來看此一問題。

就發展核武能力而言,日本不是具有極大潛力發展核武,就是已經祕密生產核武。首先,日本早在二戰無條件投降前即投入原子彈的發展,但是功敗垂成,美國對長崎、廣島投擲2枚原子彈,震碎了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迷夢。

擁有全部核產業鏈

其次,日本在戰後重拾發展核能與核武的興趣。根據日本外務省最近解密的文件顯示,日本一直沒有放棄發展核武研究,是全球少數擁有全部核產業鏈的國家之一,核研究能力與美國相比實不遑多讓。

長期以來,日本透過西歐核能研究所或機構代為處理核廢料,提取高純度鈾和鈽,部分再運回日本保存。此外,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所屬核燃料回收利用工學研究所,也從事提取高純度鈽的核原料工作。

日本持有鈽原料達5.5噸,放在歐洲有35.2噸。從1993年開始,日本在青森縣六所村建設大型核燃料再處理工廠,迄今至少已囤積3000噸核 廢燃料,儲量甚至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六所村工廠每年可提取高濃縮核原料4噸,今後每年將可提取9噸武器級鈽。以日本目前儲存的可提煉的武器級鈽總量, 可製造2000枚以上核彈。

第三,日本從未進行核試爆,但這不表示日本從未透過電腦進行核試爆。在電腦核試爆方面,日本已研發每秒指令周期高達6000億次的超高速電腦,平 時可進行模擬核爆全程實驗,必要時更可加快核武開發速度。北京估計,日本可能已祕密生產或正在生產2到5枚具有50到100萬噸核當量的核裝置或核彈頭。

另就發展核武短期意向來說,日本的動向尚未明朗化。首先,儘管日本維新黨黨揆石原慎太郎發動「擁核論」的造勢運動,揚言日本必須發展核武,才能保持對大陸的遏制力,但是,「擁核論」迄未獲得日本輿論與民意的支持。

其次,日本安倍政府不僅拒絕在多國倡議的「使核武不合法」聯合聲明上簽字,更主張日本要面對潛在敵國必須發展先制攻擊能力,予人無限想像空間。

特別是在中日兩國因釣魚台主權爭端相持不下的情況下,安倍內閣是否有意藉著研發核武,與大陸相抗衡,的確令人擔心。

第三,由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針對經濟三枝箭、重新解釋憲法、發展集體自衛權、正常國家、先制攻擊能力、修訂《日美安保條約》而全力以赴;因此,東京不會樂見核武爭議干擾其現階段的目標。

再就中長期干擾變數來看,日本的核武發展固然可能受到某些變數的制約,但也可能受到某些變數的刺激而發展核武。

首先,當然是來自美國的因素。美國白宮最近證實,自2010年華盛頓核安全峰會以來,歐巴馬政府已催促日本歸還冷戰時期向日方提供的331公斤武 器級的鈽,以昭告世人:美國對日本試圖製造核武是有不同意見的。該批材料現存放在日本原子能開發機構,足以製造40至50件核武器。問題是,美國對日本劃 下的紅線似乎只是表面文章,因為華府未對東京疾言厲色,而且日本持有武器級鈽的數量應遠超過331公斤。

其次,來自中國大陸的壓力,也可能對日本發展核武形成制約。北京希望日方就未將武器級核發展材料歸還有關國家作出說明,並向國際社會說明如何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要求,盡早解決境內核材料問題。

第三,在2013年6月「習歐會」期間與2014年2月美國國務卿凱瑞訪中期間,中美兩國高層在朝鮮半島「無核化」議題達成共識。問題是,如果朝核問題長期延宕不決,也可能刺激日本自行發展核武,以求自保。

或因受激發展核武

第四,當有朝一日美國無力保障日本安全時,日本也可能自行發展核武,以確保自衛權。

綜上所述,可以據以判斷,即使日本目前尚未擁有核武,但因擁有核技術與其他飛彈、衛星、雷達導航等相關配套科技,一旦決定發展核武,應較其他國家 更快也更為有效。即使安倍內閣有心成為核武國家,但在短期內應不會主動挑起此一話題,自亂陣腳。日本也許在核武發展上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約,但也可能受到其 他因素的刺激而發展核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0574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