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F-2支援戰鬥機將配備最新的XASM-3型反艦飛彈,這是人類史上對大型軍艦,甚至航空母艦的最大威脅」。日本防衛省的相關項目人士透露,日本防衛省等部門正在就2016年試射XASM-3飛彈進行討論。據悉這種先進反艦飛彈於2010年開始研發,總耗資300億日元。由於採用了超音速衝壓發動機,所以日方宣稱這是針對周邊大型航母目標的絕佳殺手鐧。當然根據日本現有的限制,日本不可能擁有遠程轟炸機,所以這種XASM-3反艦飛彈長度上只有6.2米,重900公斤,根本算不上重型反艦武器。宣稱的射程150公里,末端速度4馬赫,彈頭重量不會超過150千克,這是一枚典型的中型反艦飛彈。
當然日本還未實驗就如此吹噓自己的飛彈如何優秀,實在是不符合日本「嚴謹」的風格。但是鑒於「蒼龍」潛艇最終落選澳大利亞這一件事來看,日本的製造的軍武恐怕更多的還是名不副實。當然中國也不能掉以輕心,用最高參數來看看日本人吹噓這種飛彈是否能熬得過中國現役近防利器-H/PJ-12型近程防空系統的攔截呢?H/PJ-12近程防空系統就是我們常說的730型30毫米速射炮,而且並非來自於什麼俄羅斯的AK630技術,是中國自行研發的一款進程防禦武器。同時中國的航空母艦和部分艦艇上已經裝備H/PJ-11型1130型30毫米近防炮,效果更好火力更猛,我們取較低的730型艦炮作為討論對象。「料敵從寬, 預己從嚴」的角度看待日本最新反艦武器問題。
首先,大家對於近防炮一直有一種誤區,認為它是靠著射速快打出一道彈幕出去讓來襲飛彈徑直撞上去。或許最初設計的近防炮的時候,有這種想法,不過上千次打靶實驗證明近防炮的核心還是精度。如果打不准你打再多彈幕也無法阻止對方穿透過來擊傷艦艇。所以中國730艦炮的最大射速不過才4200發,但是精度卻特別的高,比俄羅斯的AK630艦炮精度要高2倍還要多,比方來說打一個千米目標,俄羅斯的AK630打出去彈藥分布會像個輛小轎車,中國730艦炮就是專打車門玻璃,還不會偏出車門範圍。這個精度配合差動瞄準系統和火控系統,打超音速武器並非不可能。只要能夠準確預估到對方的路徑,就可以輕鬆擊毀對方。
還有一個明顯的認識誤區,就是中國的730艦炮備彈才1000多發,設計最高射速4200發/分鐘,摁住了不撒手10多秒打光了?!這還怎麼應對飽和打擊呢?不過,730艦炮在設計之初就是按照「點射」的方式進行系統設計的,這其中存在一個系統設計的智慧:使用多少發彈藥可以擊毀對方目標的最大值為一個「點射」間隔配置。保證有效摧毀目標的次數,同時火炮內的備彈量要少,要不然帶著那麼多炮彈轉來轉去不僅不划算,同時還會是個相當大的累贅降低艦炮的反應時間。
現在中國730艦炮精度足夠高,射速也足夠快,一般2次點射就能確保擊毀來襲目標,1000多發彈藥足夠擊毀4枚來襲飛彈。同時730還有多檔打擊模式,1200發/分鐘、2200發/分鐘、4200發/分鐘三個檔,從低速小目標到高速來襲目標都可以應付。730艦炮火控系統具備火炮鎖定打擊一個目標,系統預瞄準下一個目標的能力,確保可以持續火力打擊,抗飽和打擊能力。
在面對日本的一個波次至少2架F-2戰鬥機攜帶最多4枚XASM-3的飛彈,發射距離按照150公里最遠射程來計算,這樣已經進入了中國海軍編隊「中華神盾」艦上的海紅旗-9的射程範圍,就算日方成功發射8枚XASM-3反艦飛彈,150公里的射程它們要走高過頂彈道,要面對海紅旗-9,海紅旗-16艦空飛彈的中遠距離攔截,還有海紅箭-10和大中口徑艦炮的中程密級攔截。經過這一系列攔截後能夠衝破火網的XASM-3的飛彈不會超過4枚。在5000米到2000米過程中還有海紅旗-10幫忙進行攔截,同時艦體綜合防禦系統還要自動散播電磁干擾,紅外和煙霧誘餌等軟殺傷手段。到了730艦炮發揮威力的時候,最多就會剩下1-2枚的XASM-3反艦飛彈。單就054A的730艦炮就曾攔截過4個批次高超音速靶彈,更不要說航母上配備的是1130艦炮!4馬赫嗎?小意思!
所以這樣一整套防禦體系中,730艦炮並不是單兵作戰,它是整個大防禦體系中的一員。這樣兇狠的一整套組合拳打下來,能確保每枚日本飛彈瞬間有上百發彈丸對飛彈進行攔截,這樣的火力密度日本反艦飛彈還有信心能擊中中國的航母?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