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在南海清場了!一飛彈試驗震驚美國

美方猜測中國軍方日前在南中國海地區試射遠程飛彈,並表示中國的做法會讓地區安全局勢陷入緊張。而中國軍方則反駁稱,在自己的地盤上試射飛彈實屬正常。

4月21日,一名美國官員對中國在南中國海上大規模修建人工島的做法提出質疑,並敦促中國應該遵守國際法。

正在越南訪問的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美國和越南對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有著共同的興趣。"中國也是如此。

但是中國在南中海海海域大規模 建造人工島並將其軍事化的做法讓該地區內的安全局勢陷入緊張,讓人不得不對中國的意圖提出質疑。

中國方面聲稱,對整個南中國海海域擁有主權。這片地區是多條世界上最繁忙的商業運輸航線的必經之地,而且被認為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地區內的其它國家也聲稱對其部分擁有主權,包括越南和菲律賓。

布林肯在越南河內國家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美國將維護自身利益,並 幫助地區內的盟國和夥伴。我們不會尋求在這一地區設立軍事基地,但會堅持維護 航海、航空以及在國際法允許的任何地區內開展行動的權利。"

中國除了在南中國海海域從事填海工程,包括修建機場、港口、雷達站以外。還至少在一座新建島嶼上部署了地對空飛彈。本周四,中國國防部基本確認了在南海附近地區發射洲際飛彈的消息。

面對中國媒體的相關提問,中國國防部新聞局回答稱:中國軍方 "在境內按計劃進行科研試驗是正常的,這些試驗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媒體報道的試驗地點純屬猜測。"

在中國國防部發表上述聲明之前,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報》曾援引五角大樓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官員報道稱,中國於本周二(4月19日)試射了兩枚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

這種飛彈有能力掛載10個分導核彈頭,最大射程約14000公里,幾乎可以讓中國軍方打擊地球上的任一目標。美國軍方稱檢測到了兩個從大氣層重返的分飛彈頭。

相關報道沒有指明發射地點,但提及了中國和美國最近在南中國海海域的主權爭端。上海政法學院的中國軍事問題專家倪樂雄向美聯社表示。

國防部的做法看上去是為了彰顯中國的能力和決心,同時又想給它的行動和意圖留下猜測的空間。這種做法的目的是表明中國"已經做好了應對衝突、甚至是戰爭的準備,但實際上

不願意看到它真的發生。"

這種飛彈有能力掛載10個分導核彈頭,最大射程約14000公里,幾乎可以讓中國軍方打擊地球上的任一目標。美國軍方稱檢測到了兩個從大氣層重返的分飛彈頭。

相關報道沒有指明發射地點,但提及了中國和美國最近在南中國海海域的主權爭端。上海政法學院的中國軍事問題專家倪樂雄向美聯社表示。

國防部的做法看上去是為了彰顯中國的能力和決心,同時又想給它的行動和意圖留下猜測的空間。這種做法的目的是表明中國"已經做好了應對衝突、甚至是戰爭的準備,但實際上不願意看到它真的發生。"

習近平選擇親自擔任聯合指揮總指揮,凸顯出中國對提升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的重視。解放軍過去的總部和大軍區體制是建立在傳統的「大陸軍」時代,早已不適應現代戰爭多兵種聯合作戰的要求。

不過中國軍控裁軍協會理事、解放軍總參謀部退役少將徐光裕指出,儘管聯合作戰指揮的體制架構已成形,但要實現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等多個軍兵種之間的順暢協作,還需多年的磨合和演練,才能加以完善。

中國的聯合作戰指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參考了美國的模式。然而就連美國這世界上最強的軍隊,也是花了很多年時間才終於讓各兵種養成聯合作戰的心態並接受被聯合指揮。例如美軍在上世紀的海灣戰爭中發現,個別軍種仍然不願意將其部隊和裝備完全置於總部司令的統一指揮之下。

習近平之前以中央軍委主席出席軍隊其他重要活動時,多數穿的是黑色正裝。

他前天則換上07式迷彩服和作戰靴,參會的軍官也同樣穿著迷彩作戰服。徐光裕告訴本報:「這顯示,他這個總指揮官,和大家是一個整體。」

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被稱為是中國軍隊作戰指揮的「最強大腦」,是聯合參謀部屬下一個新的執行機構。官媒的報道讓指揮中心的一些細節首次曝光,例如指揮中心設有總指揮席,兩旁各掛巨型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與總指揮相對的有彙報席位,中心內還有大大小小的顯示屏。

南中國海局勢升溫、台灣民進黨籍總統就職在即,習近平昨天穿迷彩服亮相,不免引起外界聯想這是否意味中國在發出準備以武力捍衛領土完整的信號。不過徐光裕不認為是這樣:「中國有其他方式,來表示捍衛領土完整的決心。」

新華社報道,4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軍委聯指總指揮習近平到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視察。

細心的小夥伴一眼就看出,習主席的頭銜多了一個——「軍委聯指總指揮」。這是個怎樣的職務?估計各種搜索君要失望了,因為這個頭銜還是第一次出現。為此,鳳凰軍事採訪了軍事專家王雲飛,為您獨家解讀習主席的這個新頭銜。

大家都清楚「總指揮」的含義,關鍵是對「軍委聯指」不太熟悉。儘管首次在媒體曝光,但軍委聯指並非一個新設機構。據王雲飛介紹,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在幾年前已經成立,當時隸屬於總參謀部,負責三軍聯合指揮,由總參作戰部代管。

作為中國軍隊的最高作戰指揮機構,軍委聯指是一個常設機構,負責指揮全軍的三軍聯合作戰,各戰區也有各自的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負責指揮戰區內的三軍聯合作戰。

習主席為什麼親自擔任軍委聯指總指揮?

遵循人民解放軍「黨指揮槍」的原則,習主席作為黨的總書記,則順理成章地成為軍委聯指總指揮。在軍委聯指,習主席的助手們可謂相當了得。

首先,中央軍委委員都是軍委聯指成員。我們從新聞畫面上看到的聯指大廳內的軍官們,都是從全軍各軍兵種、各專業精選出的優秀分子。戰時,他們負責擬定作戰部署,由軍委聯指總指揮進行決策。

美軍有沒有軍委聯指?

如果對比美軍,您會發現美軍在平時並沒有一個類似的指揮機構,其指揮由戰區指揮機構負責。不過,這是在平時或爆發區域性戰爭的時候,如果爆發世界大戰,美國則會成立由參聯會、國防部、財政部、安全部等國家和軍隊機構聯合組成的指揮機構,由總統任最高指揮。

習主席在視察軍委聯指時有一個講話。我們知道,習主席在這個場合的講話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也有媒體總結了講話的重點。即便如此,外人也很難領會習主席講話的深意所在。這裡,我們總結了幾點,供網友參考:

習主席:要適應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抓緊理順有關重大關係,健全完善聯合作戰指揮運行機制。

解讀:戰區制是此次解放軍軍改的重點。戰區一改以往解放軍大陸軍的風格,實施三軍聯訓聯戰。但是,戰區機制剛剛建立,軍委聯指與戰區之間的運行模式、工作方法、條令條例建設都不完善。

以前,解放軍曾進行過軍委聯指和軍區模式的探 索,摸索出一些規章制度,但對於未來戰爭聯合作戰指揮來說仍遠遠不夠,這在戰時將可能導致指揮系統效率低下、無章可依。習主席洞察了解放軍指揮體系上這一 不足,因此要求「抓緊理順有關重大關係,健全完善聯合作戰指揮運行機制。」

習主席:要採取超常措施,多管齊下培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儘快有一個大的突破!

解讀:這句話反映了習主席對能適應未來戰爭的高素質指揮人才的急迫心情。我們知道,目前解放軍指揮軍官的培養體系分為初、中、高三級。以海軍為例, 要想 成為高級軍官必須首先經過大連海軍艦艇學院的培訓,到部隊錘鍊後再進入海軍指揮學院深造,再到部隊磨練後進入國防大學學習,才可能成為高級指揮軍官。

然而,在應對未來高技術戰爭的大背景下,結合解放軍現在的實際情況,這樣的培養太慢了,有可能將中級和高級培養合二為一,加快具備聯合作戰指揮能力的高級軍官的培養速度。鳳凰軍事預見,將有一批年輕的、高素質的指揮軍官脫穎而出。

習主席:要強化軍事需求牽引,加緊開發利用先進軍事技術手段,提高指揮手段的先進性、有效性和自主可控水平。

解讀:軍事技術在現代軍事指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美軍為例,其先是提出了C4ISR,近些年又掀起了基於信息技術的雲作戰浪潮,其戰術數據鏈系統發達而完善,這使美軍可以在海、陸、空、天、電多維戰場都能做到反應靈活,指揮順暢。

目前,解放軍的戰術數據鏈系統相當於美軍20年前的水平,戰役、戰略數據鏈雖已建設,但水平距離美軍仍有較大差距。其中,通信方面差距最小,指揮和控制方面差距較大。

例如,北京若想直接使用作戰部隊一線的數據還存在困難,需通過軍兵種系統逐級完成。加快這些方面技術建設,才能使解放軍在未來戰場與強敵對抗,這正是習主席此話的深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0440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