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心神」戰機尖端技術到底有多神?

日本首架國產載人隱形戰機「X-2」4月22日實現首次試飛。這是用於開發新一代戰鬥機的驗證機,其特點是具有很難被雷達探測到的隱身性和較高的機動性能。隱形戰鬥機的載人試飛在日本尚屬首次,日本將成為既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後第4個開發出國產隱形戰鬥機的國家。那麼,日本的X-2「心神」都採用了那些先進的隱形技術呢?

一是高度隱身的機身設計。據稱「心神」採用了在世界範圍內也處於最高水平的日本國產技術,主要是指從雷達上「消失的機身」。採用這種技術設計的機身採用了能吸收電波的陶瓷和碳化矽系復合材料,而這種材料在世界範圍內只有日本能夠開發,因而很難被敵方探測到。此外,為有效探測敵方隱身戰機,日本研發了「靈巧蒙皮」技術,並將雷達天線和飛機蒙皮有機結合起來並實現了幾乎是可以稱為無縫隙的對接,可使傳統蒙皮具有傳感、致動和控制等功能,實現飛行器對外部環境的實時感知和控制,改善和提高飛行器氣動性能和機動性能,從而實現在增強自身隱身性能的同時,提高對敵探測能力。

二是S形進氣道設計。在「心神」初露面時,其在進氣口位置特意打了馬賽克,目的就是不讓外界獲知其採用的進氣口形式,可現在的報道提到採用的是「複雜彎曲結構」,其實這只是日本的稱呼,實際上也是一種DSI結構。日本對這種技術很自豪,認為「反射面積之小或許已經超過美國的隱形飛機」,並特別指出是F-35,因此也就大大超過了F-22。

三是塗覆特殊錫合金層的機艙蓋。雖然「心神」的座艙蓋看起來平淡無奇,但是日本聲稱採用了擋風玻璃塗上特殊的錫合金的辦法,讓其實現了隱身。在第四代戰機的座艙鍍膜上美國採用的是銦錫系材料,中國可能採用的是金系材料,而日本採用的是錫系合金材料,看來是有別於中美的技術。也就是說,日本通過對座艙蓋金屬鍍膜,顯著降低了座艙的雷達反射截面積,實現了整體的隱身效果。

四是先進的感知系統。「心神」使用了綜合射頻管理系統,除了機載相控陣雷達外,還有先進、完善的大螢幕機載液晶信息顯示系統,可以向飛行員提供近實時的戰場態勢感知,並提供空戰戰術的輔助決策。再配合頭盔上的顯示系統,智能化操作程度更高,極大地提高了飛機的近距格鬥能力。最主要的是,「心神」除了具備所謂的「F3」能力,即「首先發現、首先攻擊和首先摧毀」外,將同時具備隱形和高機動性。這是日本獨立於美軍體系之外,自行創立的新的四代機新標準,讓分布於機身各個關鍵位置的傳感器能夠及時準確發現目標,並在第一時間內發起攻擊。「心神」力爭通過這種能力的打造,可以看得遠、反應快、打得遠,從而占得進攻先機。

五是先進的光傳操縱技術。「心神」採用更先進的光傳操縱系統,由日本率先開發成功並運用到P-1反潛機上的這一技術,將取代目前國際通用的電傳操縱系統,這將使其機動性能更加優秀,且在光傳操縱下又具備矢量推力的「心神」無論是急速上升還是下降的過程中都能緊緊咬住敵機。在反應速度上,光傳操縱系統比電傳操縱系統要快得多,而且準確率更勝一籌。

六是採用國際先進的相控陣雷達技術。毫無疑問,「心神」將採用日本擅長的相控陣雷達技術,因為日本是最早在戰機上應用這一技術的國家,還是將這一技術應用於最小飛行器上的國家。該機所使用的相控陣雷達,除了看得遠認得清之外,還具有電子對抗、數據鏈等多種用途。有F-2的成功應用經驗,有AAM-4的再次輝煌,可以相信儘管「心神」的機鼻錐相比其他機型要小,但是所應用的相控陣雷達功能並不低,再加上分布式感知系統的助陣,這將讓其「首先發現」能力更加突出。

以上只是重點述說「心神」的先進之處,因為其很多弱點早已為各界所廣知,所以本文一概不談。通過對「心神」所採用的先進技術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儘管美國對日本採取了幾乎是封鎖的四代機技術禁令,但是,由於在航空技術上的數十年秘密探索,如今的日本除了在少數如發動機領域較為困難之外,實際上其綜合航空能力已超越很多國家,基本已走入世界第二集團領頭羊的位置。通過研發「心神」,日本將達到多重目的,再加上如今對和平憲法的突破,完全可以相信日本在軍事開發和應用領域將走得更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0416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