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之大絕非一日之功中國垂直起降戰機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4月15日報導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網站3月20日的一則簡短報導首次公開表明,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航工業成飛」)可能正在研製一款新型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機(簡稱「短垂戰機」)。
報導稱,3月20日,中航工業成都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航工業成發」)與中航空天發動機研究院就短垂項目加工合作舉行簽約儀式,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機推進系統項目是針對提高海軍兩棲作戰能力、填補該類作戰武器裝備空白而進行的探索項目。
報導沒有提及將為短垂任務開發什麼型號的發動機,也沒有提到會有哪些飛機使用這種發動機。
中航工業成飛旗下的成發公司為成飛的殲-7戰機和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沈飛」)的殲-8戰機提供過渦噴-13發動機。
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人民解放軍曾試圖從英國那裡購買「鷂」式GR3戰機,但未獲成功,此後一直對短垂飛機興趣不減。
2005年初,有中國消息人士稱,成飛正考慮研製一款「類似F-35B的短垂戰鬥機」 。由於當年恰好是十五計劃最後一年,所以中國有可能在2006年開始的十一五計劃期間做出了推進研製工作的決定。我們有理由相信,成飛同樣會研製一款「中等重量」的第五代戰鬥機,與沈飛的殲-31競爭。
圖為大陸首架垂直起降殲-18想像圖。(圖/參考消息網)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報導,中國研發的垂直及短距及起降戰鬥機的殲-18(中文名:紅鷹)將改變海上戰略,足以威脅美軍F-22戰機。
《國家利益》2月16日發表題為《當心了,美國:中國希望擁有自己的垂直起降戰鬥機》的文章,再次提及中國殲-18戰機。
近年來,網路流傳中國瀋陽飛機公司研製的新一代的垂直起降戰鬥機殲-18,外國媒體曾多次報導。殲-18及殲-20和殲-31是中國正在研製新一代戰機。
2015年大陸幾家航空工業曾宣布就「短垂專案」簽署合作協定相關消息,這也說明中國在建新航母需要垂直起降戰機。
美國「防務新聞」網則曾指出,殲-18安裝有主動相控陣雷達,雙矢量發動機(噴口可以向不同方向轉動以產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內置武器艙,具有超強隱身特徵,這些都都構成F-22戰機威脅。
一旦殲-18成軍將是中國首款垂直起降戰鬥機,主要用於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據了解,其作戰半徑2200公里,可達到2.5倍音速,因武器內藏,發動機推力大而阻力小,具備高機動性。
(中時電子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0385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