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裔美軍442團

樓主

1941年12月7日,日軍襲擊珍珠港後,被捲入戰爭的美國人開始歧視日裔,大量日裔美國人被隔離的同時,一隻被派往歐洲戰場的日裔442團卻屢獲戰功,這只日裔軍團成了美軍傷亡率最高的步兵團,也是美軍史上獲得榮譽最多的團級部隊。英勇的他們為被隔離日裔贏得了自由,也為戰後的在美日裔贏得了地位和尊重。

1941年12月7日日軍襲擊珍珠港後,美國對日本報復之前,日裔美國人成為了復仇的對象。依據當時美國法律,當美國與外國交戰,或者總統向外國公開宣戰的情況下,所有敵對國家的居住在美國的居民、在敵對國家出生、未在美國入籍的14歲以上的人,都可以被看作「外來敵人」。不久後的1942年約翰·迪威特中將發布了第108號軍事公告,實施宵禁。此後,超過11萬日裔(其中超過半數已加入美國國籍)被關押在隔離區。圖為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第一街和前街的交叉路口,牆上貼著隔離令,命令日裔美國人從被隔離令影響的舊金山第一處地區遷移出來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當局對日本人的仇恨也波及到了許多亞裔。很多華人和韓國人紛紛在自己的商店前掛出「我不是日本人」的標語。為了區別華人和日本人,美國人還專門刊登了圖例。圖為1941年12月15日,美國邁阿密的海灘上,一家中餐館的女主人李露絲(Ruth Lee),在海灘上度假時在背後插上了中華民國的旗幟以證明自己並非日本人。

1943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日裔美國Amache隔離區鳥瞰圖。超過11萬日裔被迫離開家園,被關押進了隔離營,包括老人和孩子。這里為每個家庭提供了20到25英尺的房間,每一塊營房提供了一個公共澡堂和食堂,受到24小時監控,與外界完全隔離。

1942年3月23日,加利福尼亞州曼贊納遷移中心,從洛杉磯家中被趕出來的日裔美國人抵達營地後排隊領取第一頓飯。在隔離區,成人只准攜帶150磅的行李,姓名也被被號碼取代。

當1942年初,美國戰爭部宣布,免除全部有日本血統士兵的現役身份時,在夏威夷的美國陸軍指揮官埃蒙斯將軍保留了在夏威夷的第298和第299團中,超過一千三百名的日裔美籍國民兵。圖為1942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加州曼扎拿群山下,美國國旗飄揚在日裔美國人拘留營

由於擔心日本人入侵時日裔美籍士兵的忠誠度,美國戰爭部建議在第298和第299團的日裔美籍士兵重組為「夏威夷臨時營」且派送到本土,是項提議被批准。1942年6月5日,夏威夷臨時營為了訓練啟航。6月10日,他們在奧克蘭登岸,兩天后送往威斯康辛州的麥考伊營。6月15日,這個營被命名為第100獨立步兵營。圖為二戰期間,第100步兵營的日裔美軍在謝爾比營參加訓練。

在100步兵營於訓練中表現良好的同時,1943年2月1日,美國政府推翻它先前對日裔美國人不許在軍隊服役的決定,批准編成一個以日裔美國人為主的戰鬥單位。成立442團是羅斯福的主意,羅斯福總統於宣布編成第442步兵戰鬥團時曾說:「美國精神不會,也從不考慮一個人的種族或血統」。結果使更多來自本土的日裔美國人加入徵兵,最終人數達到了14000名男性,這些人有一大部分任職於442團的隊伍中。圖為在美國密西西比州謝爾比營,訓練中的442團在完成一項作戰任務——建造一座浮橋,然後在對面進攻。

軍方雖然允許日裔官兵志願參戰,但出於忠誠和民族感情的考慮,日裔部隊將被禁止派往太平洋戰場作戰,正如美軍中的德裔、意裔官兵不能派往歐洲戰場一樣。只有少數精通日語的日裔志願者加入了美軍情報部門,在受訓後被派往亞太戰場擔任翻譯、情報分析員或間諜,而日裔戰鬥部隊的戰場則是地球另一端的歐洲。圖為義大利那不勒斯,美軍和兩名日裔美軍趕赴前線參加義大利戰役。

1943年9月22日,對義大利薩拉莫的登陸戰是100獨立步兵營遇到的第一次激烈戰鬥。在薩拉莫登陸時,100獨立步兵營為1300人整編,而在打到羅馬後,只剩521人,成為34步兵師中傷亡比例最高的部隊。為此,100獨立步兵營贏得了尊重,並獲得了「紫心營」的稱號。圖為1943年,義大利,一名日裔美軍列兵參加「入侵義大利」軍事行動,躲在散兵坑中。

1944年5月1日,442團從漢普頓錨地起航,5月28日在義大利安濟奧登陸。6月11日,與100營在羅馬北部的奇維塔韋基亞會合。6月15日,配屬於第34步兵師100營改由442團指揮。8月14日,100營正式被指定為442團第一營。圖為1944年,422團在義大利戰場前線

1944年5月,442團在義大利安濟奧登陸後,成為了克拉克將軍的第5軍的一部分,他們開始與德國山地部隊在義大利山丘展開了持續兩個月的拉鋸戰,成功將德國人驅趕到了亞諾河以北。這群被美國人笑稱為「土撥鼠」的小個子士兵的戰鬥力,讓德軍吃驚不小。圖為1944年8月2日,駐義大利盟軍第五軍指揮官、 美軍上將克拉克為第100營營旗扎飄帶。美國陸軍第422步兵團的日裔美軍步兵營因突出表現獲得嘉獎。

12樓

1944年7月的前三週,義大利戰場,442團和它的第一營(即100營),在德軍持續攻擊的不利情況下與之對陣,俘獲了331名德軍,擊斃了1100名敵人。圖為1944年,義大利,一名美軍士兵與一名德軍俘虜交談,旁邊是兩名日裔美軍士兵。

1944年9月30日,442團轉戰法國東北部,在馬賽登陸。圖為1944年10月,法國,4名日裔美軍士兵駕駛吉普車拖著供給車行駛在鄉間小道上

14樓

1944年10月前兩週,442團一路向北挺進,抵達布呂耶爾城下,德軍在該城城外高地有重兵設防,其中包括黨衛軍部隊。圖為1944年10月14日,第442步兵戰鬥團在法國尚布瓦地區的一條泥濘道路徒步行軍。

1944年10月,剛到達法國不久的442團就加入瓦斯傑斯戰役。為了拯救遭到大批德軍包圍的200名來自德克薩斯州的美國大兵(失蹤的營),442團發起萬歲衝鋒,付出了700條人命的代價。幾乎是用三條人命救出了一個德州牛仔。為此,422團也一戰成名,被美軍尊稱為「德克薩斯拯救者」。圖為1944年10月18日,法國,一組日裔美國士兵發射105毫米砲彈在對德軍實施打擊。

第442團拯救「失蹤的營」成為美國戰史上十大成名戰例之一。關於這場戰鬥的油畫至今仍懸掛在五角大樓。戰後,第36師子弟所在的德克薩斯州宣布,每個442團的日裔士兵都是得州榮譽公民。然而,第442團為了勝利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在10月中旬時該團還有2943名官兵,到11月初只有800人還能戰鬥,在兩週時間裡該團有140人陣亡,1800人受傷,全團沒有一個連還建製完整。圖為描繪442步兵團在法國孚日山脈作戰的油畫

1944年11月17日,法國東部城市聖迪耶,戰鬥間隙第442步兵團的一名日裔美軍士兵駐守在在St Die附近的樹林中。

經歷了孚日山區的苦戰後,第442團被調往法國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負責守衛一段20公里長的法意邊境,值得一提的是,該團的一位哨兵在海邊巡邏時甚至俘獲了一艘擱淺的德軍袖珍潛艇,成為了整個美國陸軍中獨一無二的戰利品。圖為1944年11月,法國,一位442戰鬥團的班長,正在對德軍部隊進行偵查。

在第442團前往法國的五個月中,義大利戰場的局勢沒有任何變化,盟軍的攻勢再度被德軍沿亞平寧山脈北麓構築的哥特防線所阻,克拉克將軍對第442團的回歸表示熱烈歡迎,併計劃以該團為尖刀在義大利西海岸進行一次強有力的突擊,牽制德軍部隊,為盟軍摧毀哥特防線創造條件。圖為1945年4月4日,第442軍團日裔美軍步兵在一個建築物旁四處尋找掩體躲避德軍即將到來的砲擊。

1945年4月,被調回義大利戰場442團,被命令去進攻德軍的哥特防線,這條防線足足抵擋了盟軍6個月。然而在422團的迅猛攻擊下,不到一天就遭滲透到德軍防線。之後的三週時間中,442團一路把德軍驅趕到了波河流域,讓克拉克將軍看得目瞪口呆。圖為1944年8月結束的哥特防線突破戰中,422團俘虜了大量比自己高得多的德軍俘虜

21樓

1945年5月2日,駐義大利北部的德軍部隊向盟軍投降,六天後,歐洲戰場全線停火,德國正式宣告投降,從1943年9月第100營加入義大利戰場到1945年5月戰爭結束,第442步兵團的日裔士兵們在歐洲戰場作戰一年零七個月,戰功卓著,但代價也高得驚人,據統計第442團人員傷亡超過9000人,傷亡率高達314%。面對卓越的戰績,442團為還在隔離營的日裔美國人贏得了自由,也為戰後的在美日裔贏得了地位和尊重。圖為1944年11月2日,法國,422團在接受檢閱。

22樓

在二戰結束後,第442步兵團成為第五軍最出色的部隊之一,被選派到了華盛頓特區參加了1946獨立日的閱兵儀式。當日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很有感觸地對些士兵說到「你們不僅僅要和殘酷的敵人作戰,還要面對友軍的歧視,然而你們戰勝了這一切。」圖為1946年7月1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檢閱442步兵團的日裔美軍士兵

23樓

日裔第442團在二戰期間共有18143人次獲頒各種勳獎章,其中包括8次總統部隊嘉獎(美軍著名的101空降師只獲得2次,陸戰1師僅獲得3次)、21枚榮譽勳章、52枚優秀服役十字勳章、1枚優秀服役勳章、560枚銀星勳章、22枚軍團優異勳章、15枚士兵勳章、4000枚銅星勳章、9486枚紫星勳章等。442團成為了美國陸軍歷史上獲得榮譽最多的團級部隊。圖為2012年,歐巴馬總統向二戰期間美軍第100營和第442步兵團的老兵授予美國最高平民最高榮譽——國會金質獎章。

1942年,因為違反德威特將軍的宵禁令,日裔美國人戈登·平林被定罪。從那一年起到80年代末的四十多年中,當時被限制自由的日裔選擇了控告美國政府在戰時隔離日裔的舉措,並且把官司打到了聯邦最高法院。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案件是「是松訴美國」(Korematsu v. United States)——當年是松因拒不搬遷行為的被定罪。1945年,耶魯大學法學教授猶金·羅斯托發表《日裔美國人案件:一大災難》嚴厲批評這些判決。194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日裔美國人遣送補償法》,但只補償了日裔的不動產和個人財產的損失(3,700萬美元),但沒有賠償收入損失和精神損失。圖為1983年1月19日,是松(Korematsu)案的新聞發布會

在日裔美國人民權團體的支持下,要求全面賠償的運動在1970年代展開了,成立了一個全國性的委員會來研究日裔被拘問題。這個「戰時重新安置和拘留平民問題委員會」在1982年發表了一份報告。它建議對至今還活著被拘留過的人每人賠償2萬美元。直到198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律實現了這一建議。如今,在日裔重得尊重的同時,美國民主憲政的發展和法治的健全幾乎徹底杜絕了這一現象的再次發生。圖為1998年1月15日,華盛頓白宮,美國總統柯林頓授予是松(Korematsu)最高的平民榮譽總統自由勳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0330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