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灣戰爭中,利用海軍所屬的運輸艦以及徵集的民用船隻,美軍很快就將其重裝部隊的大量裝備和彈藥運抵海灣地區,然後,大批美軍搭乘美國空軍的軍用運輸機和民航客機,抵達海灣地區後直接駕駛坦克等裝甲車輛就投入了訓練。在冷戰時代,蘇聯也是一樣,不過,相比美軍的大規模運輸一般通過海運輸送重裝備不同,蘇聯的遠距離軍事運輸一般都是突擊運輸,主要依靠的還是其大型運輸機,不論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還是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對阿拉伯軍隊的緊急補給,蘇聯空軍的遠程航空兵部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軍隊目前並沒有大規模全球作戰的需要,事實上,自1949年以來,中國軍隊除了自衛之外,很少越境作戰,即便是在韓戰和1979年中越戰爭的時候,中國軍隊雖然大規模出境,但也是依託本土作戰,不存在很大的運輸壓力。今天,儘管為了維護中國的海外利益,諸如索馬利亞護航等,中國海軍的船塢登陸艦開始搭載少量的海軍陸戰隊和特戰隊,但距離一場戰役級的軍事運輸還差得遠,中國海軍目前儘管已經擁有很多的登陸艦,戰時還可以徵集大量民船,但這些老式的艦船只能夠在近海,確切的說是台灣海峽活動,除了少數的幾艘新型船塢登陸艦之外,很少具備遠洋運輸能力,至於中國空軍的遠程運輸力量就不要提了,大型運輸機數量太少,而且使用強度很大,無法進行大規模空中運輸,雖然國產的運-20研發順利,甚至有消息聲稱其2017年就可以下線服役,不過,等到其真正裝備部隊並形成數量規模的時候,已經是很久之後的事了。
目前,中國軍隊主要的運輸方式還是以陸路運輸為主,這主要是得益於中國發達的公路網和鐵路網,而在陸路運輸中,又以鐵路運輸為主要運送方式,速度快,運輸數量大。近日,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報道,中國幅員遼闊,徵用民用高鐵列車運兵便利快捷,是一個聰明的做法。中國擁有世界上數量最龐大的地面部隊和最長的陸地邊界線,與14個國家在陸地上接壤。報道稱,中國邊境地區危機四伏。北京希望其軍隊有能力應對諸多潛在危機,因此高速鐵路進入了北京的視線範圍,中國有意把民用基礎設施用于軍事目的。美國陸軍研究人員也對這種做法產生了興趣。陸軍對外軍事研究室的一期時事通訊說:「部隊早期的機動演練主要藉助高速公路。如今這種新的運兵手段是個進步。部隊現在可以走出軍營就登上高速列車,機動速度大大提升。」
軍事評論員趙喜說,早在二戰期間,確切的說蘇德戰爭期間,德軍的軍事運輸就已經顯示出鐵路運輸具有很大的優勢,不僅運量大,速度快,而且相對來說其運輸成本很低,不像汽車那樣需要消耗昂貴的汽油、零部件和橡膠輪胎,使得公路運輸的成本相對鐵路運輸極高。中國目前唯一可行的大規模運輸方式就是通過鐵路輸送,諸如將部署在內地的部隊,在短時間內大量輸送到高原邊境附近,事實上,中國軍隊已經成功的多次進行了這樣的重裝演練,將一個整建制的重裝集團軍在短時間內運送到高原上,正是由於中國具備迅速向邊境地區大規模部署軍隊的能力,使得中國可以在青藏高原只部署有限的山地部隊,而不需要向印度那樣靠前部署大量軍隊,不僅後勤保障困難,在戰時也難以機動。不過,相比先進國家,中國在大範圍機動方面,尤其是向海外部署軍事力量方面還存在很大的短板,很多時候海外熱點地區需要中國方面接入的時候,都需要在短時間內將力量部署到位,時機稍縱即逝,在這方面,中國軍隊明顯不如其他國家,比如印度,不過,在運-20批量裝備部隊後,這一情況將很快得到改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