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獨挑大樑的「鴨嘴獸」蘇-34:俄空軍最強悍的對地攻擊機
空軍世界2016/04/15 16:16
蘇-34戰鬥轟炸機原稱蘇-27IB,是由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聯合公司根據蘇-27全天候重型戰鬥機改進的下一代俄羅斯空軍主力,被認為是新一代的俄羅斯航空兵部隊代替陳舊的蘇- 24攻擊機和蘇-25戰鬥轟炸機的首選。1990年4月首飛。另外,蘇-34雙發重型戰鬥轟炸機也有海軍型號,稱為蘇-32FN。
蘇-34外形上區別於「側衛」家族其他成員的特點主要有獨特的扁平機頭、並列雙座的座艙、三翼面布局、加粗加長的尾錐和小車式主起落架。
該機的前機身是重新設計的,後機身則只在蘇-27UB的基礎上稍做改進。為了安裝新型的無源相控陣雷達,該機採用了「鴨嘴」型扁平機頭,這種機頭不但能夠在飛機大迎角飛行時增加縱向穩定性,而且試驗表明這種兩側帶折角的扁平機頭能夠大大減小迎風面的雷達反射面積。
蘇-34的一大特色是加大加長的尾錐內有一部後視探測雷達,不僅能對敵方的後部進攻向機組人員告警,還能在後半球保證控制R-77空空導彈,也能為後射的R-73空空導彈提供初始目標信息。
蘇-34的主翼結構與蘇-27UB的主要不同之處是增大了機翼整體油箱的容積。蘇-34內部燃油總容積達到約15000升,座艙左前方還安裝有可收放的軟式空中加油管和夜間加油用的照明燈,可由伊爾-78飛機進行空中加油。
蘇-34搭載一部B004型多功能被動相控陣雷達,工作於X波段,雷達外觀上判斷要比蘇-30MKI上的N011M雷達直徑大得多,該雷達特別強調了對陸能力擁有超高精度的SAR成像分辨力,該雷達作用範圍可達200-250千米,對戰機類目標探測距離約120千米。
蘇-34還有一大特色就是它的電子對抗性能,蘇-34裝備了SAP-518翼尖電子吊艙與美國EA-18G咆哮著上ALQ-99類似的SAP-14電子吊艙,蘇-34擁有著與EA-18G相匹敵的電子戰能力。
蘇-34採用了數字式多餘度電傳操縱系統,該數字電傳操縱系統具有主動控制功能,在低空湍流中飛行時能大幅度減小飛機的上下顛簸,提高攻擊的瞄準精度、減少機體的變形和機組乘員的疲勞,使飛機能夠在低空進行長時間地形跟蹤飛行。F-15E也沒有採用這種技術,因此其低空高速飛行時間遠不如蘇-34。
蘇-34配備有一門GSH-301型30毫米航炮,備彈180發,射速1500發/分,砲彈初速860米/秒。
機上共有10個掛架,可掛帶R-77型中程空空導彈、R-73型近程空空導彈,Kh-31P、Kh-59M和Kh-15PM等空地、空艦導彈,FAB-250系列制導炸彈、RBK-500型子母彈、BETAB型反跑道/混凝土炸彈、PTAB-1M型反坦克彈、ShOAB型人員殺傷彈,還有23毫米6管加特林機槍。
機艙內還裝有70個無線電聲吶浮標的浮標箱。必要時它可掛載核彈藥。它的武器門類顯示它既可對地面、海面實施攻擊轟炸,又可進行空中格鬥。
它能打擊250公里外的地面或水面目標,轟炸的精確度比普通轟炸機的精確度高出4倍。它配有大功率後視空空雷達,作用距離4公里,具有後視打擊本領。
它可攜帶經改裝的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空射巡航導彈,可對數千公里之外的敵目標實施精確打擊。蘇-34有可能成為俄空軍最強悍的對地攻擊機。
蘇-34飛機作為一種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戰鬥轟炸機,具有載彈量大、航程遠的特點。該機的發動機為蘇-35使用的先進發動機。
俄羅斯將在未來的10-15年內生產550到600架蘇-34來替代那些過時的航空飛行機。但是俄羅斯國防部在2015年之前只打算購買58架蘇-34。直到2022年,購買總數才將達到300架。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