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越南水下特種作戰部隊的蛙人合影,越南的水下蛙人部隊在1975年越南調整軍事部署前,被稱為第126水下特工團,在東南亞各國中,越南擁有幾乎實力最強的蛙人部隊。特別是越南第126突擊團的蛙人分隊,每名隊員都能攜帶500公斤的負重潛入水下50米,「靜默」超過24小時,或者隱蔽在開闊水域幾天而不被察覺,在越南戰爭期間,越海上工兵部隊共炸沉美軍和南越軍隊艦船近1000艘,可見其戰鬥力之強。,這也是為什麼該越南蛙人成為越南特種部隊的一張王牌,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甚至稱,如果中越發生衝突,那麼以蛙人為代表的越南特種部隊將是解放軍難纏的對手。
【鷹眼圖說軍事 鷹眼快評欄目第399期】軍事專家雷澤先生告訴鷹眼圖說軍事的記者,蛙人作為戰鬥兵種出現在戰場上始於20世紀初,一戰中,義大利蛙人炸沉了奧匈帝國的無畏級戰列艦「聯合力量」號,二戰中,日本蛙人駕駛著「回天魚雷」想要擊沉美國的航空母艦,1955年,前蘇聯從戰敗國義大利手中獲得的「新羅西斯克」號戰列艦在港口神秘爆炸沉默,後來證明是義大利蛙人所為,近些年來,蛙人依然活躍在世界各熱點地區,並且成為了某些國家的「殺手鐧」部隊。
實際上,越南的海上工兵部隊的骨幹力量之一就是蛙人。他們使用多種手段攻擊船隻,最常用的三種蛙人投送方式是戴潛水通氣管潛水、乘坐小船、使用獨立的水下呼吸裝置,攻擊方式包括水下伏擊、放置爆炸物、摧毀橋樑等。軍事專家雷澤先生告訴記者,在沒有水下安保系統的水域,蛙人可以攜帶爆炸物品、化學生物製劑或其他破壞性物品等輕易地躲過監控,從容地對確定的目標進行破壞和攻擊,威脅很大。不過,正所謂「有狼就會有獵人」,經過訓練的蛙人雖然神出鬼沒,但並非沒有對付的辦法。據了解,近期中國航母遼寧艦進行海上多兵種聯合訓練的新聞視頻中,首次曝光了我軍新一代對付水下蛙人的神器,該設備位於航母起飛甲板左右前舷和後舷的設備區內,圖片中的紅圈處就是一個CS/AR1型55毫米反蛙人火箭炮系統和的蛙人探測聲吶系統。
我軍多年來對於反蛙人作戰十分重視,由於蛙人往往抱著必死之心執行任務,因此如何在第一時間發現並消滅蛙人成了最大的難題。近年來,我國針對這種情況研發了多種反蛙人武器,其中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研製的CS/AR1型55毫米反蛙人火箭炮和某型專用蛙人探測聲吶系統的組合殺傷效果最佳。據報道,CS/AR1在前蘇聯DP-65反蛙人火箭炮基礎上研製,該武器主要用於監視和保護臨海戰略戰術設施免遭敵方蛙人水下進行破壞。它的結構簡單,便於部署,可直接用螺栓固定在任何堅固基座上,或安裝在軍艦上、岸邊陣地、位於海域附近的其它重要戰略設施上,如核電站、港口、島礁、鑽塔等。
據了解,在反蛙人作戰中,我軍可利用探測聲吶在近程區域內搜索發現蛙人,併合理合法組織反蛙人武器的使用,根據任務性質和危險程度進行有效的規避或給予警告、驅離和殲滅,保證艦艇自身及保護對象的生存能力。一旦發現敵方蛙人,我方將首先起用強噪聲武器對其干擾警告,迫使其改變航向,經警告無效可選擇發射反蛙人榴彈予以殲滅,此時,榴彈發射器一般與受水聲探測站指示的射擊指揮儀器配套使用,形成一個完全自動化的武器系統,可自動探測水下活動目標、自動判斷威脅態勢、自主開火,一切都無需作戰人員干預。
該系統可保障對1000 米以內海域進行監視,操縱人員只需控制計算機系統即可。一旦目標出現,該系統可自動進行定位並消滅敵方目標。除此之外,我國還在發展下一代反蛙人系統,可有效應對大批蛙人的集群式突擊,該系統能夠使用電子脈衝在水下形成強大衝擊波,當水下聲吶發現蛙人接近時,可向敵蛙人集群發射定向脈衝衝擊波,能夠覆蓋方圓100米,深度40米的廣闊水域,瞬間令敵軍大批蛙人昏厥,由於衝擊波威力驚人,蛙人根本躲之不及,只能束手待斃。軍事專家表示,越南蛙人就算再悍不畏死,也是血肉之軀,在現代化的高科技武器面前,毫無取勝可能。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