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稱,菲律賓與美國一年一度的聯合軍事演習4日正式登場,演習項目包括重奪失島及油井防衛戰,美方重申協防菲律賓的承諾「堅如鐵甲」,日本則首次派員觀摩。
據台灣媒體4月4日報道,2016年菲美「肩並肩」聯合軍事演習4日上午在菲律賓武裝部隊總部舉行開幕典禮,美國海軍陸戰隊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約翰·圖蘭中將、菲律賓西軍區司令亞歷山大·洛佩斯分別擔任演習指揮官。
西軍區監管範圍涵蓋菲所稱「西菲律賓海」(即中國南海)區域,包括呂宋海、中業島所在的自由群島(被菲律賓侵占並實際控制的南沙群島中的部分島礁)周邊水域以及黃岩島海域。
洛佩斯致辭時表示,「肩並肩」系列演習強化菲美兩軍長久並肩戰鬥的友誼,也推動雙方的安全合作。今年是第32期菲美「肩並肩」演習,有美方5000 人、菲方3500人及澳大利亞80人參加。此外,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新加坡、印度等多個國家派員觀摩,其中日本是第一次參與。美方將出 動50多架軍機、5艘軍艦,以及先進機動武器,菲方向韓國購得的入門戰鬥機也將亮相。
菲國軍方透露,演習項目包括失島奪回、南海油井防衛與奪回等,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將前來觀看。在南海爭議持續造成區域緊張之際,即使菲美雙方重申演習並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仍引起外界聯想。
據菲律賓媒體4月4日報道,當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全面擴張使緊張局勢加劇之時,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將訪問菲律賓,並參加今年的「肩並肩」聯合演習。演習美方指揮官圖蘭在記者會上說:「在演習快結束時他(卡特)將來到這裡,他將觀看幾個活動。他對高機動火箭系統感興趣。」
卡特將是親臨「肩並肩」聯合演習的首位美國國防部長。
圖蘭說:「我相信,他來這裡的主要目的是重申我們的關係堅如磐石,我們並肩作戰。」圖蘭說,卡特還將「在海上度過一段時間」,但他沒有透露是否在南 中國海爭議水域。報道稱,卡特去年來到南中國海,視察了美國在馬來西亞的一艘航空母艦,這是對中國挑釁行動的象徵性打擊。這次聯合演習的助理指揮官魯道 夫·聖地亞哥說,卡特還將前往巴拉望並參加「肩並肩」聯合演習的閉幕式。
本次「肩並肩」聯合演習將從4月4日持續到15日,演習地點包括安蒂克、班乃、巴拉望、打拉、邦板牙、新怡詩夏和三描禮士。另法國媒體4月4日報道,在美國和菲律賓的一場重要聯合軍演正式開始之際,中國國家媒體警告「域外者」不要干涉南中國海的領土爭端。
在菲律賓與美國正式開啟為期11天的「肩並肩」軍演之際,中國官方的新華社作出了上述警告。菲美雙方4日在馬尼拉舉行了低調的軍演開幕式。
新華社在一篇評論中表示:「該軍演是菲律賓最近試圖將域外者拉進地區衝突的表現。」這篇評論還點了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名,日本3日派出一艘潛艇訪問菲律賓。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馬克·托納在近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就中方南海渚碧礁燈塔建成啟用一事進行回應。他表示,中方啟用燈塔的行為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地區的緊張局勢,希望中方「像美方一直所做的那樣」,致力於與南海爭議各方達成和解之上。
中方南海渚碧礁燈塔於2015年10月開工建設,該燈塔的投入使用將有效提升周邊水域助航、通航管理及應急搜救能力。4月5日,交通運輸部在渚碧礁舉行了渚碧燈塔的啟用儀式。
渚碧燈塔啟用儀式
馬克·托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美方已經注意到了該燈塔建成啟用的有關報道。美方認為,在南海「爭議水域」造新設施的行為會帶來進一步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的風險,美方敦促中方「像美方一直所做的那樣」,將注意力集中在通過可接受的方式與南海爭議各方達成和解之上。
記者隨後追問到,是否認為該座建成啟用的燈塔應當被拆除?南海的「爭議水域」上是否不允許有燈塔的存在,即使其存在能夠確保本地區的海事安全?
這座燈塔是2015年10月開工建設的
馬克·托納在記者的反覆追問中沒有直接回應渚碧礁燈塔是否應當被拆除的問題,他隨後表示,南海「爭議水域」不是不可以有燈塔存在,但美方「尚不明確該燈塔的啟用是否是出於維護本地區海事安全的目的」。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4月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就南海渚碧礁燈塔啟用一事回應稱,中方實際上一直致力於為南海地區航行提供更多公共產品服務,這也是為了確保本地區的航行安全自由和便利,是一件有利於本地區沿岸國商貿活動,甚至包括一些域外國家經過此地的商貿活動的事情。
昨天,拉薩至日喀則鐵路——拉日鐵路正式建成通車。今天上午9時,首列K9821次列車從拉薩出發,一路向西駛向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則。
從日喀則繼續向西,只剩百餘公里即到中印邊境。西藏旅遊主管部門說,拉日鐵路的是大功效是釋放西藏旅遊經濟之巨大潛能。西藏經濟主管部門說,拉日鐵路(年貨運能力800萬噸)是撬動西藏經濟發展和資源開發的一根「黃金撬槓」。
以地緣政治和地緣軍事視野觀察思考之,則拉日鐵路的軍事戰略價值更為令人驚嘆! 西藏邊境線全長近4000公里,大部分與印度接壤。從中國的角度,拱衛西藏邊境安全,重中之重就在日喀則的西南面和林芝的正南面。以拉薩作軸心,以日喀則 為西翼,林芝為東翼,由此形成的一張東西跨度長達近700公里的圓弧型扇面,是確保西藏邊境安定的主要防衛方向。
與印度在中印邊境駐紮重兵「虛張聲勢」不同,目前整個約4000公裡邊境線上,中方一線常年性駐軍只配置6-8個並不滿編的邊防團,平時歸沿線軍分區管轄節制。
最近10年,中印兩國邊境國防建設所走路徑截然不同,印方是不斷增加駐軍數量和駐軍單位,被國際軍事觀察家戲稱為「數量強軍」。中方則一方面集中財力對國防交通基礎設施進行興建、擴建和升級完善,再一方面則成規模為駐藏3個山地快反旅「換裝提質」,是為實打實的質量強軍。
西藏鐵路建設使有限的軍費在和平時期能更多用於質量強軍。今天正式開行首列列車的拉日鐵路,再次使西藏的質量強軍如虎添翼。一旦情況生變,駐拉薩的某重裝山地快反旅及大量的作戰物資可在第一時間迅速趕至日喀則作「扇型展開」,令對手不敢輕舉妄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0174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