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成巡航飛彈核潛艇的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
鑒 於中國這樣的戰略競爭對手日益增強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美國的國防規劃者近年來一直糾結於一個問題:在衝突時,美國「踢開」一個幾乎旗鼓相當的對手的 反介入/區域拒止「之門」的最佳方式是什麼?近日,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發表文章稱,相比較美國航母的打擊距離較短且易受到攻擊,在戰爭剛剛爆發的 階段,它們又不大可能引人注目地參戰,「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將更加容易突破中國防線。
除了美國網絡媒體看好「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 艇外,美國軍方也對其寄予厚望。「新美國安全中心」的防務戰略與評估項目組主任、前美國海軍艦長傑瑞·亨德里克斯早就表示,「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將 有能力取代航空母艦在美國海軍中的中心地位,「如果美國海軍不再追求發展無人作戰飛機以保持航母在未來的重要地位,那麼是時候轉向另外一種跨代武器——或 許是攜帶遠程常規飛彈、並能夠在航母被拒止水域自由航行的潛艇」。
改造後的巡航飛彈發射筒,每個單元可攜帶7枚戰斧
「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性能如何?
「俄 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是由「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改裝而來的。作為當今美國海基核力量唯一的平台,「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在性能上很出色。儘管它是全長 170.7米,直徑12.1米,吃水11.8米,水下排水量高達18750噸的龐然大物,但它使用通用電氣的S8G自然循環核反應堆,具有極佳的安靜性, 水下隱蔽性能十分出色。
對於「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而言,其主要的改進方面是將原來的24單元「三叉戟D5」潛射彈道飛彈的發射裝置替 掉,其中22單元發射裝置分別替換為7單元的戰斧飛彈發射裝置,總計攜帶154枚戰斧飛彈;剩餘2個單元用於投放特種部隊(SOF),改裝後的潛艇將配置 66名特種部隊隊員。同時,這154枚「戰斧」式巡航飛彈,可在6分鐘內全部發射出去,令「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成為了一個提供強大火力的理想平台。
停靠在印度洋前哨迪戈加西亞港的「佛羅里達」號巡航飛彈核潛艇
「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已成威懾中國的急先鋒?
目 前,美國一共有4艘「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其中中SSGN-726俄亥俄號和SSGN-727密西根號以太平洋的班戈為母港,關島為前沿部署基地。 而SSGN-728佛羅里達號和SSGN-729喬治亞號以大西洋的國王灣為母港,前沿部署基地是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亞基地。幽州司馬認為,從地理位置上 看,這4艘「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兩艘以東海為主攻方向,兩艘以南海為主攻方向,意在對中國形成包夾的態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0120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