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征軍緬甸拯救七千英國大兵

1942年4月,中國遠征軍在緬甸南部的油田仁安羌,一舉解救了被日軍圍困的英緬軍第一師7,000多人而名聲大振。當時劉放吾上校率領113團在傷亡慘重的情況下,解救了英軍、美國傳教士和記者7,000多人。113團營長張琦、楊振漢等100多人傷亡,打死打傷日軍500多人。創造了以1,000多人擊敗了7,000日軍,同時解救了7,000多英軍的奇蹟。本文摘自2009年7月15日《時代周報》,原題為《那一場仁安羌大戰》。

中國遠征軍第66軍新編第38師師長孫立人

1942年4月,中國遠征軍在緬甸南部的油田仁安羌,一舉解救了被日軍圍困的英緬軍第一師7,000多人而名聲大振。事隔多年,人們僅僅知道那是中國遠征軍第66軍新編第38師孫立人的部隊所為。為此,孫立人榮獲英國首相授予的勳章一枚、美國豐功勳章一枚、中國四等雲麾勳章一枚,而真正在第一線指揮38師113團的團長劉放吾上校(後為將軍)則很少被人提及。乃至在1963年在香港還發生了有人冒充仁安羌總指揮的「真假將軍」事件。這樣,仁安羌戰鬥的前線指揮官劉放吾將軍這才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英軍師長的手令

1942年春天,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當時的部署是:

第五軍200師在同古堅守了半個月後,在22師和96師的掩護下退守平滿拉—曼德勒的中路、第六軍在棠吉的東路、英軍在仁安羌西路。第66軍為預備隊,六十六軍下轄的新38師駐防曼德勒。

4月14日,英軍退守緬甸的油田仁安羌,日軍兩個聯隊7,000人迂迴切斷了英軍的後路,將英緬第一師包圍在仁安羌東北、平牆河以南地區。

16日,應英軍緬甸戰區總指揮亞歷山大將軍的請求,遠征軍第一路總指揮羅卓英命令新38師孫立人以一個團的兵力趕到喬克巴當支援英軍。孫立人隨即命令劉放吾的113團在當天趕到了目的地。

17日,被圍的英緬軍第一師師長史萊姆將軍聽說來了援軍很高興,馬上驅車前來會晤。史萊姆的回憶中說:「我在喬克巴當村的一幢殘破的建築樓下看到了團長,他相當清瘦,方正的臉上卻透著剛毅;他佩戴著一副野戰防風眼鏡和駁殼槍。我們通過英軍翻譯介紹握手,隨即攤開地圖研究戰局。團長給我的印象是反應敏捷。我要他馬上率領全團乘坐我給他們準備的卡車趕往平牆河。於18日發起攻擊,配合英緬軍的突圍。

但是,他說經孫立人師長下令才行。我說孫將軍已經授令您歸我指揮,如果他在這裡,我會對他下令的,他也會遵命的。儘管團長同意我的說法,但是仍然堅持要孫師長同意。僵持了一個半小時後,團長終於露出了笑容,同意照辦。」

劉放吾次子劉偉民在採訪中告訴記者,當時父親要史萊姆寫的手令,他一直保存著,英文翻譯如下:

「致113團團長劉上校:茲派貴官率領全團,乘坐卡車到平牆河地區,在該處,你將與安提斯准將會合,他將以所有戰場配合你。你的任務是攻擊並消滅平牆河北岸約兩英里公路兩側的敵人。史萊姆17日11時」

其實父親並不知道38師歸英軍指揮,史萊姆又是隨便把命令寫在一張紙上。直到無線電和孫立人確認以後,劉放吾才開始奉命行事的。

巧的是,在騰衝說起這件事情,現居南京的王楚英老人也加以證實。當時他是史迪威將軍的副官,也趕到了喬克巴當。「他當時寫了一個紙條給劉放吾團長。」王楚英先生證明說。史萊姆將軍後來在英帕爾戰役中一舉成名。在一起交談的還有美國中美航空遺產基金會的傑夫。格林先生,他對這位看似普通的中國老人居然和史萊姆將軍這位「二戰」最有名的戰將之一在緬甸戰役一同共事肅然起敬。

劉放吾率團救英軍

為了說明父親這段歷史,劉偉民出版了《劉放吾將軍與緬甸仁安羌大捷》一書,「我寫這本書僅僅是為了證明,當時接到孫將軍的命令攻打仁安羌的團長正是我的父親,而不是後來在香港招搖撞騙的那個林彥章。我們一點沒有貶低孫將軍的意思。」

後來記者和孫立人將軍的養子,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教授揭鈞先生聯繫,證明情況完全屬實,解救仁安羌英軍的正是劉放吾團長。

劉放吾接到明確的命令後,率領全團於17日到達平牆河,同時還有配屬的英軍13輛輕型戰車。敵人是裝備精良的第33師團,113團發起攻擊後,包圍英軍的日軍腹背受敵,有些亂了陣腳,但是仍然憑藉著精良的裝備負隅頑抗,敵人的飛機大炮開始向113團猛烈轟擊,我軍除了兩面夾擊敵人外,還向敵人正面多次進攻,到了下午4時,敵軍漸漸不支,終於放棄陣地,涉水逃遁。

戰鬥開始不久,孫立人將軍也趕到了,他和史萊姆一同到了114團的營指揮所。被圍的英軍仍然不停地通過史萊姆求中國人加緊進攻,但是被孫立人婉言拒絕,要求史萊姆不干涉劉團長的部署。孫立人承諾在19日拂曉該團會再次發起進攻,而且一定會救英軍脫險。

劉團長一面命令二營在正面牽制敵人,一面自己親自帶來團主力從敵人的右側迂迴包圍。到了19日旁晚,113團在傷亡慘重的情況下,終於全部克複了油田,解救了英軍、美國傳教士和記者7,000多人。113團營長張琦、楊振漢等100多人傷亡,打死打傷日軍500多人。創造了以1,000多人擊敗了7,000日軍,同時解救了7,000多英軍的奇蹟。

上世紀80年代,記者採訪的第五軍參謀鄒德安老先生回憶,那時他追隨著200師星夜趕來援助新38師,但是當他們到達時,戰鬥已經勝利結束了。他說,晚上他在油田的一片熊熊大火中看到了孫立人和劉放吾。

史迪威將軍的副官弗蘭克。多恩上校在回憶錄中說道,當時緬甸戰役四處傳來的都是令人沮喪的消息,唯獨孫立人的新38師在仁安羌大敗日軍,並解救英軍這個消息,使得司令部士氣為之一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0029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