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七大反艦飛彈中國排在首位:日本排第四名 美國竟然沒有名次

中國在飛彈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從反航母彈道飛彈,精確制導火箭彈,再到種類繁多,功能齊全的各類反艦飛彈,令人眼花繚亂,如果給世界上目前現役的反艦飛彈排一個名次,從技術水平,突防能力,戰鬥部威力三個方面的表現為標準,可以按照一下名次來區分。

第一名:中國鷹擊-18亞超結合反艦飛彈

鷹 擊-18亞超結合反艦飛彈借鑑和吸收了俄羅斯的技術,該型飛彈技術複雜,彈道曲折,巡航段使用小型渦噴發動機維持0.8馬赫的巡航速度飛行180公里,末 段使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加速到3馬赫速度,以巨大動能對敵方大型戰艦實施致命一擊。鷹擊-18使用GPS/北斗制導+INS慣性導航+末段主動雷達尋的制 導,在最大射程220公里距離,精度可以保持3米以內,並且在最後40公里的衝刺段可以做複雜的最大10G重力過載的機動動作,堪稱全球目前技術水平最 高,突防能力最強,威力最大的反艦飛彈。排在第一位是當之無愧的。

圖為中國武器試驗艦使用垂直發射系統發射鷹擊-18亞超結合反艦飛彈

第二名:俄羅斯「堡壘」反艦飛彈

俄 羅斯最新型「堡壘-P」岸基反艦飛彈有兩種基本飛行模式:低空飛行模式其最大射程為120千米;高低空混合飛行模式其最大射程高達300千米。「堡壘 -P」反艦飛彈在高空飛行速度為780米/秒,當低空飛行時,其速度為680米/秒。飛彈上配備的脈衝主動/被動雷達導引頭,衝刺段開機之後可覆蓋範圍至 少為50千米,探測角為±45度,但是只能從岸基發射,靈活性受到限制是其美中不足之處。越南有數個「堡壘」岸艦飛彈發射營,對我國海軍有一定威懾能力。

圖為「堡壘-P」飛彈實彈發射

第三名:俄羅斯「天王星」反艦飛彈系統

之所以稱其為系統而不是反艦飛彈,是因為天王星由空對艦發射的KH-35E飛彈改進之後,配合搜索雷達,發射筒,艦載自動控制和包括飛彈檢測設備在內的地面設備組成。採用高亞音速,掠海飛行模式,打擊目標為中型水面艦艇。

第四名:日本12式反艦飛彈

日 本12式反艦飛彈是從日本的88式反艦飛彈發展而來,使用六連裝發射架,地面8X8輪式機動發射平台,以近似垂直發射模式發射,目前已經製造出6套,陸上 自衛隊希望其能夠在2016財年服役,最終將替代自衛隊武庫中所有的88式陸基反艦飛彈。12式陸基反艦飛彈中段採用GPS制導,末端採用慣性導航和主動 雷達制導,射程超過88式的100千米。

鑒於日本先進的電子技術水平,12式反艦飛彈具備優秀的抗干擾能力和良好精度,但是射程不如中俄目前裝備的主力反艦飛彈,戰鬥部威力也由於輪式底盤的承載能力而受到限制,主要目的是用來封鎖宮古海峽,應對中國海軍頻繁進出第一島鏈。

第五名:印度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飛彈

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具有超音速、多彈道的性能特點,其突防能力、抗干擾能力和抗反導攔截能力,在目前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被印俄媒體稱之為「神奇」的飛彈,最遠可擊中300公里處的固定目標,印度陸軍希望在未來能再採購200枚布拉莫斯。

布拉莫斯的誕生確實有效的提高了印度陸軍岸基飛彈的實力,但是,為何印俄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只有印度裝備,而俄軍並未採用,除了價格昂貴,維護困難,最大的缺陷在於沒有合適的海上發射載具和完善的制導系統,所以,雖然布拉莫斯性能不錯,但是只能在特定範圍內發揮作用。

第六名:中國鷹擊-62反艦巡航飛彈

鷹擊-62注重海陸空通用原則,彈體比鷹擊-6更細和更輕,能夠由轟-6K「戰神」轟炸機攜帶6枚,052C型飛彈驅逐艦則能裝載8枚艦對艦型,採用高亞音速,射程實際可達300千米以上。將其視為中國版」戰斧巡航飛彈「也沒錯。

第七名:瑞典RBS-15G反艦飛彈

RBS-15G岸艦型由瑞典薩伯—博福斯,飛彈公司在RBS-15M基礎上研製而成的岸艦飛彈,1984年開始研製,80年代後期裝備部隊。作戰區域可覆蓋大半個波羅的海,可攻擊大中型水面艦艇。

圖為瑞典海軍艦載型RBS-15M反艦飛彈發射架

雖 然美國海軍未能入選,但是其使用的魚叉反艦飛彈依然是很優秀的,只是技術上已經落後,雖然近期美國海軍打算將標準-6防空飛彈改裝執行反艦任務,但是標準 -6的戰鬥部只有100公斤,打擊小型艦艇用昂貴的標準-6顯得很不划算,攻擊中大型艦艇起碼要5到6枚才有效,而且還不一定保證擊毀,確實有點尷尬。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00204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