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世界的十位中國人 在美眼中比核武還恐怖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軍事力量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以前的老一輩科學家們錢學升,錢三強等等為我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到現在的今天,在科研的頂端,仍然有著一批科學巨匠,為我國軍工業的發展默默奉獻著。下面小編就帶領你走向他們的事跡中。
第一,第四代重型戰鬥機殲20總設計師:楊偉
楊偉是我國最年輕的飛機總設計師,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兼常務副所長,研究員。四川省第八次黨代會代表。現已升任中航工業集團副總工程師,主持殲20設計工作。十七年來,他懷著航空報國的強烈願望,勇於創新,在航空高科技研究和國家重大型號研製工程實踐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國最年輕的飛機總設計師。
第二,遼寧號航母總設計師:朱英富
朱英富是中國著名艦艇設計及造船專家,中國海軍國防中多種現代化艦艇的總設計師,包括新近下水引起世界關注的遼寧號航空母艦。
1996年,擔任新一代兩型驅逐艦052C型驅逐艦總設計師。代表艦艇有:「武漢」號飛彈驅逐艦和「海口」號飛彈驅逐艦。1990年,擔任F25T型護衛艦工程總設計師,該型號出口泰國。中國海軍「隱形艦船」總設計師。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航空母艦總設計師。
第三,神舟載人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
戚發軔,中國知名的空間技術專家。作為中國航天領域的技術專家,不僅親自參加了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研製工作,而且主持過東方紅二號、風雲二號、東方紅三號等6種衛星的研製,還親自組織了十餘次衛星發射任務。
1992年,他走馬上任「神舟」飛船總設計師之職。中國自主研製的載人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和附加段構成,即「三艙一段」。飛船總長8.86米,總重779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間最大的載人飛船。戚發軔說,「神舟」飛船與國外第三代飛船相比,具有留軌利用能力和返回艙可用空間大等特點。「神舟」三號飛船就已完全具備了載人飛行能力。
第四,東風31洲際飛彈總設計師:劉寶鏞
劉寶鏞,飛彈總體設計專家。長期從事飛行力學和彈道飛彈總體設計工作。
曾參加中國第一代液體近程飛彈及中國第一代固體飛彈的研製工作。曾擔任國家重點工程總設計師,大膽採用新技術,組織攻克了13項重大關鍵技術;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術管理措施。曾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兩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等。
第五,第四代中型戰鬥機殲31總設計師:孫聰
孫聰,長期奮戰在戰鬥機設計和試製一線,先後擔任了殲15艦載機、殲31戰機等多種型號總設計師。面對還未曾謀面的殲31的發動機,有很多人都會很好奇,甚至是質疑!我們究竟能不能靠自己製造出可以和別國爭奪戰爭制空權的飛機?
孫聰先後擔任了殲15艦載機、殲31戰機等多種型號總設計師
面對這樣的質疑,中航工業董事長左鳴也給出了他的想法,他說對飛機的總設計師非常的信任,充分的信任,而且設計這架飛機的時候總設計師就考慮到對手了!上天的時候一定能把它幹掉,這是肯定的。孫聰表示,在研製這架飛機的時候,其實潛在對手就是致勝F35。但是我們做下來,可能會有方方面面的,有的可能比它好一點,有的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因為現在拋開那些因素都不談,只談我們飛機的平台。應該說從換音速機動能力,從超數據的探測等等,我們有優勢的地方,也有詳盡的地方,應該說基本滿足了對我們下達的任務要求。
第六,99坦克三期大改型號總設計師:毛明
99三期大改坦克也使我軍實現了由機械化坦克向信息化坦克的轉型,其綜合性能達到美國M1A2SEP等當今世界先進坦克的水平。這款性能堪稱世界頂級的坦克的總設計師是現年52歲的毛
1962年出生於湖北省的他曾經擔任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所長,先後主持過我國很多坦克裝甲車輛的定型與研製工作,很多都已裝備部隊。他共獲得部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勵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防科學技術特等獎、一等獎2項,兵器科技成果特等獎1項、兵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擁有實用新型國家專利2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70餘篇,出版專著1部,培養研究生18名。經過20餘年的科研與管理工作實踐,毛明已經成長為我國兵器行業科研戰線上的領軍人物。
第七,武直10總設計師:吳希明
吳希明,武直10總設計師。他曾被記者問道:武直10的亮相十分「驚艷」,作為總設計師,你對它的首秀評價如何?吳希明:直升機基本倒過來飛行,過去這是很多國外飛機能做到,而國產機做不到的。
武直10第一次參加航展,就都做出來了,是一個很大進步。客觀來講,武直十和世界最先進武裝直升機還有10多年的差距,因為直升機是製造國所有工業成就的綜合體現,從航空航天、電子到基礎材料,任何一個方面有短板,都會表現為飛機產品的技術水平。國內部分科技發展畢竟和世界最前沿有距離,武直十也許有些方面是國際先進,但整個產品水平仍有差距。而這次的成果之一,就是把發動機這塊過去的短板進行了極大的提升。我相信他這種不驕不餒的性格將會帶領直升飛機到一個新高度。
第八,094戰略核潛艇總設計師:張金麟
他的一生可謂用忙來形容,10年來,為保證產品性能滿足要求,向黨和國家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張總師的足跡踏遍大江南北。北京、上海、成都、哈爾濱,張總師在不同的城市奔波,他的行李總是隨身帶的,因為隨時要準備著出發。
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多方收集信息,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殫精竭慮不言悔。對張總師來說,選擇了這一崇高的事業,也就是選擇了奉獻,雖窮此一生,也無怨無悔。
第九,空警2000戰略預警機總設計師:陸軍
這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首席科學家、我國第一架國產預警機總設計師說得最多的話是:「我沒什麼特殊的,國家的需要是我最大的責任。」2009年10月1日,一架預警機騰空而起,作為空中編隊的排頭兵引領著龐大機群,分秒不差地飛過天安門廣場。
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架國產預警機—空警2000首次在國人面前亮相。當人們歡呼雀躍時,陸軍難抑激動流下了淚水。為了這一刻,作為總設計師的他以及預警機團隊,付出了太多。
第十,殲10戰機總設計師宋文驄入選感動中國人物
殲10戰機總設計師宋文驄
頒獎辭:少年傷痛,心懷救國壯志;中年發奮,澎湃強國雄心。
如今,他的血液已流進鋼鐵雄鷹。青驥奮蹄向雲端,老馬信步小眾山。他懷著千里夢想,他仍在路上。事跡:國慶60周年大閱兵時,殲-10的颯爽英姿飛過天空,讓世界矚目。這是我國自行研製、具備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戰鬥機。隨著殲-10戰機的研製定型,我國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戰鬥機設計技術。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