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完大蝦如今6秒搶水果!中國遊客曾「搶」過什麼?

新聞| 2016-03-23| 檢舉

摘要: 水果盤才剛放在桌上,遊客便迫不及待的搶完盤中的水果。整個過程只花了短短6秒鐘,實在驚人!不少中國網友怒罵:「丟人現眼......

上周中國遊客在泰國「鏟蝦」的視頻曝光後,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隔了幾天如今再傳出中國遊客在越南搶水果,讓網友留言:「搶完大蝦搶水果!這次醉了!真的醉了!而且這回「更勝一籌」,水果在短短6秒之內就被搶個清光,實在讓人傻眼!

這次曝光的「搶食」視頻據稱發生在越南的某家飯店。視頻顯示,疑似中國遊客的一群人當時圍繞在一名女服務生的身邊,等待女服務生分派水果。只不過遊客們等得心急,不斷伸手要往盤子裡拿水果,女服務嘗試阻止不果,眼見遊客們越來越「猖狂」搶奪盤中水果,女服務生只好索性把一整盤的水果放在桌子上。

令人驚呆的畫面瞬時出現。水果盤才剛放在桌上,遊客便迫不及待的搶完盤中的水果。整個過程只花了短短6秒鐘,實在驚人!

視頻在網絡上瘋傳後,也掀起不少中國網友怒罵:「丟人現眼!」、「就是一種不拿白不拿,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態!」也有人說:「這都是70年代的人,基本那時候形成的行為舉止都已經定型了,沒法改變了。只希望現在的年輕人都能克制點,以後的中國全靠我們年輕人了。」

不過,卻有網友質疑,真的全都是中國人嗎?

有網友說,視頻里的口音是閩南話,很像台灣腔,呼籲網友不要再黑中國人了!

不過,中國遊客的「搶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曾出現過,加上中國遊客如今消費力驚人,似乎沒有什麼「搶」不了的。

搶完大蝦如今6秒搶水果!中國遊客曾「搶」過什麼?

摘要: 水果盤才剛放在桌上,遊客便迫不及待的搶完盤中的水果。整個過程只花了短短6秒鐘,實在驚人!不少中國網友怒罵:「丟人現眼......

他們告訴你什麼都要搶才不會輸!

搶奶粉

愛子心切的中國媽媽,為了孩子健康,到國外搶奶粉,卻讓其他國家的媽媽頭疼。 圖片來源:網絡

在這麼多的搶東西事件中,最經典的應該還是「搶奶粉」。

受到多年前的毒奶粉風波,中國媽媽們為了安心讓孩子吃到安全奶粉,開始不斷的到國外採購。從最初是到香港購買,再到後來買奶粉買到了英國、荷蘭、德國、西班牙等歐美國家。

由於中國媽媽對奶粉的需求實在太龐大,常常發生某某國家又因奶粉被掃空而上新聞的消息。為了買奶粉,中國媽媽除了嘗試一般的網購、代購,連走私貨也不放過,只為求買到奶粉。

在中國實施二胎政策後,美國奶粉公司的股票還應聲大漲;只不過,這股「搶奶粉潮」或許讓奶粉商賺得盆滿缽滿,但對其他國家的媽媽來說卻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經常面對買不到或奶粉不斷漲價的問題。【新聞焦點:中國全面實施「二胎」政策 奶粉股應聲大漲!】

搶名牌

在歐洲各大名牌精品店外,都不難看到中國遊客排隊買名牌的場景。圖片來源:網絡

歐洲的奢華名牌,可能你我要存個幾年也不一定買得起,但對中國遊客來說,那真的是小意思,他們只怕搶不到而已。

據說中國人愛到歐洲買名牌,那是因為......便宜?對,雖然各大品牌在中國都設立旗艦店,不過富人們還是喜歡直接到歐洲購買最新、價格比大陸國內更便宜的名牌。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目前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僅次於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購買國。

搶安全套

中國遊客到日本喜歡購買電器、藥妝品實屬家常,但現在安全套也成為熱銷品。 圖片來源:網絡

中國遊客到日本瘋狂搶購藥妝品,已經不是新鮮事。但最新的搶購單上,安全套卻赫赫有名!【佳禮報道:大舉出動買光日本貨! 各國都在搶中國遊客】

日貨向來都有優良的品質保證。不過日本人口老化再加上性慾減退,安全套的需求逐漸滑落。沒想到,中國遊客卻對日制安全套需求越來越高,今年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在日本旅遊時,也會搶購日制安全套。

據悉,這全是因為中國製造的安全套曾多次出現「不安全」的問題。去年,中國上海就爆出假冒安全套的產品,產量超過300萬。而這些劣質的安全套據說有部分流入非洲市場,除了有恐無法有效避孕,還會無法阻止疾病傳播。

海外搶房 中國「熱錢」影響世界房價?

搶房子

除了小樣的物品,中國土豪們,在世界各地買房子也同樣驚人。

以往在國外買房,或許是部分「有錢人」的專利。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中產級崛起,不少中國人也會在國外買房以便投資或準備移民。

中國網站網易海外置業就列出中國人最喜歡在外置產的國家:(排名依照順序)

1.葡萄牙

2.西班牙

3.美國

4.希臘

5.賽普勒斯

6.澳洲

7.義大利

8.加拿大

9.馬來西亞

10.英國

排行榜中的一些國家,如賽普勒斯,可能你我都不熟悉,但是對中國炒家來說,不單止是能夠投資,只要附上大約30萬元就可以直接獲得居留權,十分值得。至於我國也在榜中,據說是因為近年不少中國發展商在我國發展房屋項目,讓中國買家覺得更「可靠」,吸引他們前來投資。不過,也有報道指出,在大規模的發展下,不少單位其實有過剩的趨勢,而這些過剩房產可能至少需要16年才能完全消化。

雖然中國買家的「熱錢」看似極易流入海外,但實際上也不是每項投資都會獲利。由於他們在各地置產已經導致部分地區人民申訴房價變貴,因此不少國家也開始實施較苛刻的房稅制度,或提高購房門檻,避免本地人一屋難求。

你也可以看 》 太貪心!中國遊客自助餐狂「鏟蝦」 被批像餓鬼

【佳禮記者 嚴瑋芹 廖於緋 綜合報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9775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