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海軍論壇

經過在網上的搜刮,俺發現現在中國在南海至少存在九段線、十段線、十一段線三種官方版圖,不排除可能還有其他官方的N段線版圖。這算是啥節奏,是否是要把虛線連成實線?中國南海九段線版圖:
英文版九段線版圖: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8741899_1.html/ ]
中國南海十段線版圖,2013年首次出版:
湖南地圖出版社編輯在介紹該十段線的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
中國南海十一段線版圖,1947年內政部方域司公布:
------「本文到此截止,下面內容更為精彩」-----
霸氣!新版中國地圖九段線改十段線...圖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南海自古屬中國:「九段線」由來揭秘
圖說:1946年南海地形圖
南海海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海域面積達360多萬平方公里。作為聯接歐、亞、非三大洲的咽喉要地,南海地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除了擁有重要的戰略航運線之外,南海海域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礦產資源以及豐富的海洋水產和漁業資源。1947至1948年間,國民政府出兵收復西沙、南沙群島,劃定了南海島嶼國界,出版了南海地圖,在此基礎上確立了我們今天南海「九段線」疆界。
位於南中國海的南沙群島,歷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909年,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李准率領170餘人,乘坐3艘軍艦前往西沙群島巡視,每到一島即勒石命名,構建木屋,豎起桅杆,掛黃龍國旗,以示西沙群島屬於中國領土。清朝以至中華民國,在西沙、南沙各個大島上都有一些中國人住在那裡。此外,中國漁民在出海打魚的過程中也去那幾個大島歇腳。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933年4月,越南的宗主國法國派出一支「探險隊」,強占了包括南沙主島在內的西沙、南沙兩個群島的6個島,後又擴大為9個島礁。此即轟動一時的「法國占領九小島事件」,開始引起了主權爭端。事件發生以後,國民政府迅速成立了「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並於1935年出版了《中國南海島嶼圖》,確定中國南海最南的疆域線至北緯4°,把曾母暗沙標在疆域線之內。當時還有一幅《海疆南展後之中國全圖》,在南海疆域內標有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今中沙群島)和團沙群島(今南沙群島),其周圍用國界線標示。
1935年4月,法國派遣軍艦載運30名越南人長年移居南沙主島。當年在中國周邊甚至境內,日本軍隊虎視眈眈,伺機而動,成為心腹之患,中國國內又內戰頻仍,國民政府應接不暇,只能坐視不理了。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為推行南進戰略,從1939年3月起,日軍從法軍手中奪占西沙群島,3月底又攻占南沙主島。4月9日,日軍為了杜絕後患,驅趕了占領南沙部分島嶼的法軍和越南漁民。不久,日軍陸戰隊、氣象情報組和通信分隊進駐西沙永興島和南沙主島(日軍命名為長島)。
林遵收復西沙、南沙,成為近代中國宣誓、確認南海主權的關鍵環節
抗戰勝利後,隨著國共內戰愈演愈烈,駐越南的中國軍隊全部被召回國。法軍進入越南全境以後,也占領了西沙永興島、南沙主島和西沙、南沙的部分島嶼。1946年10月5日,一艘法國軍艦占領了南沙群島的南威島和太平島,在島上建立了石碑。國民政府對法艦行為提出了抗議,並決定於當月及1947年1月4日與法方談判。不過,因為越南戰事緊張,法國人自動放棄談判。當月,國民政府派出「太平」號、「永興」號、「中業」號和「中建」號4艘軍艦,由指揮官林遵、姚汝鈺率領南下,前往西沙、南沙執行進駐接收任務。
一切準備就緒後,10月24日,國民黨海軍艦隊從上海黃浦江口出海南航。根據出行計劃,艦隊的第一目的地為廣州,第二目的地為海南島,最終目的地為南沙群島。10月26日,艦隊到達廣州,艦隊總指揮林遵等拜會廣東省政府主席兼廣州行轅主任羅卓英。29日晚,廣東省政府在艦上舉辦了一次盛大酒會,羅卓英及廣州市黨政軍代表及各界人士數百人登艦參加。在酒會上,羅卓英勉勵全體官兵要不畏艱險,完成使命。官兵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一致表示將不惜用他們的血肉之軀來維護祖國的尊嚴和榮譽,場面極為感人。
1946年12月9日,林遵率艦隊出海遠行。林遵決定由李敦謙艦長率「中業」艦為艦隊先導,林遵坐鎮「太平」艦隨後,目標直抵南沙群島的主島——長島。12月9日早晨8時,天氣晴朗,東北風3級,艦隊漸漸駛離榆林港。「永興」、「中建」兩艦在副總指揮姚汝鈺率領下出港後直抵西沙群島主島——林島,去執行收復西沙群島任務。收復後,將林島改名為「永興島」,以紀念接收艦「永興」號,並立「固我南疆」石碑於該島碼頭處。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8741899_1.html/ ]
此後,「太平」、「中業」兩艦向南繼續航行。12月10日,兩艦登上南沙群島太平島後,林遵、李敦謙等在島上舉行了隆重的進駐儀式。為了紀念「太平」艦接收該島,即以「太平」為該島命名。豎立一塊高約1米的鋼筋水泥石碑,石碑正面上端刻有青天白日徽,下刻「太平島」三個字,石碑背面刻有「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重立」,左旁刻「中業艦到此」,右旁刻「太平艦到此」。次日,林遵率艦隊官兵和政府代表,踏上歸程。南沙群島的收復與進駐任務,至此順利完成。一度為日本和法國殖民者侵占的南沙群島,再一次回到祖國的懷抱。兩支艦隊的此次航程,成為近代中國宣誓、確認南海主權的重要環節。
鄭資約等繪製南海地圖
1946年,國民政府內政部成立方域司,著名地理學家傅角今任司長。方域司面對的劃界問題困難重重,因為中國當時還完全沒有一個清晰準確的疆域圖,邊界地區存在大量模糊地帶,甚至是沒有人真正涉足的地帶。而相比陸上疆域巨大待填補的空白,在當時毫無海權意識的中國人看來,南海主權無足輕重。在此次收復西沙、南沙群島的工作中,國民政府特派遣有關部門的代表隨同艦隊前往視察和勘探。內政部方域司具體負責國界線的確定,並聘用西北大學地理系教授鄭資約為內政部專門委員,負責參與南海島嶼國界的劃定,及整理南海水域的島礁、石群及沙灘名稱的工作。
1946年底,鄭資約在隨中國艦隊從南沙群島勘測完畢返回之後,開始與剛成立的內政部方域司地質、方域、繪圖等方面的專才著手整理資料。由於內政部等各部門人員完成了考察勘測工作,為此後國民政府的製圖、劃界等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鄭資約隨後與內政部方域司同仁整理實測資料,繪製中國南海地圖,並向行政院呈請核准頒布一系列的地圖。在呈請的文件中,有「內政部繪製南海諸島位置圖,西沙群島圖,中沙群島圖,南沙群島圖,太平島圖,永興島-石島圖及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數月後,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鄭資約編著的《南海諸島地理志略》,書中詳述了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及南沙群島的歷史背景,南海諸島的地理環境及國疆石碑的照片。新編的「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也在該書的附錄中,首次對外發表,奠定了我國南海島嶼統一名稱的基礎。
1947年4月14日,內政部召開專門會議,討論西沙、南沙群島範圍及主權確定與公布案。這次會議為此後的中國南海主權確定了基調和範圍:一、南海領土範圍最南應至曾母暗沙;二、西沙、南沙群島主權之公布,由內政部命名後,附具圖說,呈請國民政府備案,仍由內政部通告全國周知。在公布前,由海軍總司令部將各群島所屬各島,儘可能予以進駐。
會後,為了使確定的西沙、南沙群島主權範圍具體化,內政部方域司印製了《南海諸島位置圖》。作為現代中國南海地圖的重要藍本,該圖具備以下要點:1.國界線最南端標在北緯4°左右;2.在南海海域中完整地標明了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位置和島嶼名稱;3.最關鍵的是,該圖用11段國界線,圈定了中國南海海域範圍,成為如今中國堅持的南海主權九段線的來源。這條線又被稱為傳統疆界線,因其形狀為「U」形,也被稱為「U」形線。至此,南海領土範圍在中國地圖上明確化了。1948年2月,中華民國內政部公開發行《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向國際社會宣布了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及其鄰近海域的主權和管轄權範圍,其附圖即《南海諸島位置圖》,標明了這條斷續線。這條斷續線既經中國政府審定,標繪在中國官方地圖上,應被視為中國政府對外主張的一種權利。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政府審定出版的地圖在同一位置上也標上這條斷續線,只是在1953年將11段斷續線去掉北部灣、東京灣2段,改為9段斷續線。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其關於領海的聲明中規定,領海寬度為12海里,並宣布此項規定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領土,包括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同大陸及其沿海島嶼隔有公海的台灣及其周圍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屬於中國的島嶼」。至此,就中國立場而言,涉及南海的「九段線」的法律地位已經明確了。
國民政府內政部方域司做了大量工作來確定祖國版圖的界限。通過出書、繪圖等各種方式來確認主權。除了上述地圖,方域司還出版了一套由商務印書館發行,傅角今主編的《內政部方域叢書》。其中,傅角今撰寫的是1948年11月出版的《重劃中國省區論》,鄭資約則編著了1947年出版的《南海諸島地理志略》。《南海諸島地理志略》記載了南海諸島地質地形、各群島地體構造、地形特徵,氣象氣候、風向、颱風、海流、島嶼灘險志要、動植物、水產、鳥糞、地位價值、歷史回顧、作者本人的考察經歷等。並有大量地體構造、氣象氣候等分布圖。更重要的是,該書附有內政部首次公布的《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
台灣當局和日本締結的「中日和約」,明確西沙、南沙群島主權屬於中國
1947年3月,國民政府將東沙、西沙及南沙群島的管轄權從廣東省政府轉交海軍部,並在1949年4月正式改隸為海南島特別行政區。1949年,美國軍機在南中國海失事。美國軍方與菲律賓人員搭乘CAPF-504艦艇,於1月28日駛入太平島水域,要求在太平島周域搜索飛機殘骸證物。駐太平島的南沙管理處主任彭運生出面接洽,要求美方通過官方程序,取得中國政府許可,才得搜索。翌日,雙方在得到中國政府的同意後,美軍上島搜索。在沒有結果的狀況下,美軍在1月29日下午4時搭船離去。
其後,法國趁國共內戰正酣之際,再次占領西沙、南沙群島部分島嶼,並於1950年將所占島嶼的管轄和保護權移交給南越政權。可是,無論法軍還是南越軍隊再也沒有涉足南沙主島太平島,即使日後台北棄守太平島,法軍、南越軍隊再也沒有登上太平島。
在國民黨軍隊大潰退的1949年6月6日,國民政府還不忘公布《海南特別行政長官公署組織條例》。其第一條規定:「海南特別區包括東沙、中沙、西沙、南沙群島。大小礁、灘、沙洲、暗礁,均改屬海南特別區,仍由海軍代管。」1950年5月,人民解放軍解放了海南島。國民黨部隊在撤離海南的同時,駐守南沙及西沙的國民黨軍一齊撤離,包括駐太平島的部隊也乘「中勝」艦撤回台灣軍港。此後5年間,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呈無政府管轄狀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951年9月8日,二戰的戰勝國與戰敗國日本在美國簽署《舊金山和約》。當時韓戰爆發,在美蘇兩勢力的阻撓下,海峽兩岸均未能參會。當時向日本提出領土和金錢賠償的國家有48國,涉及的項目繁多,無法一一列入《舊金山和約》之中。因此和約會議決定,各個盟國與日本再另外製訂雙邊和約,解決個別國家與日本之間的賠償事項。有關中國領土的事項,決定由台灣當局與日本雙方簽訂。值得注意的是,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領土的事項,是由台灣當局與日本雙方簽訂,而與前來參加《舊金山和約》會議的法國或越南沒有牽涉。
1952年4月28日,日本代表川田勇與台灣當局「外交部長」葉公超,根據「舊金山和約」的約定,在台北友誼會館簽署《中日和約》。《中日和約》條文重申「舊金山和約」的條文規定,即日本放棄台灣、澎湖列島的主權。另在《中日和約》條文中,日本明確表示放棄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的主權。日本向台灣當局承諾放棄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的領土主權,台灣當局接受日本承諾放棄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的領土主權。這樣,台灣島、澎湖列島和南中國海諸島嶼的主權歸屬,獲得了一個雙邊法律文件的確認。
軍方:南海九段線不容置疑 專家別瞎起鬨!
海軍遠海訓練常態化,對於維護我國海洋權益至關重要。這次海軍再次赴我國領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訓練。曾母暗沙和南海九段線,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也是我們海軍部隊的海上防區。
南海九段線絕不是形同虛設,我們海軍作為國家海洋權益的捍衛者,必須要對南海九段線內的所有海域實現有效管控,這是我們海軍的職責所在。最近國際上有些國家對我們的九段線提出質疑,甚至國內也有些所謂的專家跟著瞎起鬨。整個南海九段線內的海域是我們傳統的歷史海域,就像長江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一樣,廣闊的南海九段線內的海域也為炎黃子孫的繁衍生息作出過無法替代的貢獻,我們必須要堅決捍衛南海九段線這一傳統歷史海域。
拋開南海廣闊的資源不說,僅從南海作為重要的國際海上戰略通道,對於我國的可持續性發展至關重要。國家經濟越發展對海上戰略通道的依賴性越大,中國與其它南海利益相關國一樣,在維護南海戰略通道安全上,利益和觀點是一致的。目前我們的石油有一半以上需要進口,而其中經南海航運的占90%,我國的對外貿易也主要通過南海戰略通道進出。海軍遠海訓練其中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保護南海海上戰略通道的安全。國內那些跟著瞎起鬨所謂的專家,用彭德懷元帥的話講叫「崽賣爺田心不痛,」南海傳統九段線,絕對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丟失。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8741899_1.html/ ]
我國海上權益的維護,對於海軍部隊來說,就是要靠他們手中的槍炮和飛彈來維護的。國家海洋權益的維護最終還得靠海上實力說話,打口水仗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作者范進發,國防大學副教授)
專家:中國海洋斷續線劃到別國門口有合理性
中國漁民生存權豈容藐視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序言闡明,該公約的宗旨是「在妥為顧及所有國家主權的情形下,為海洋建立一種法律秩序」,「這種秩序將照顧到全人類的利益和需要,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利益和需要,不論其為沿海國或內陸國」。
據此公約,海洋是廣闊的,更是全人類的。但只要稍加註意就會發現,在外媒的報道中,中國漁民常常被描述為越界捕撈和暴力抗法的惡棍和海盜。而從事後調查看,這些漁民或船主大多已經花巨資在鄰國辦理了合法的捕撈證,但他們卻要不斷地遭遇極盡挑剔的檢查、罰款、漁獲物和船體被扣留,乃至船長和輪機長的被監禁。比如讀者可以在環球網今年1月17日的現場報道中看到,具有韓國政府頒發捕撈證的「浙台漁運32066」船,被栽贓「船上有秋刀魚」,船員遭遇全副武裝的韓國警察暴力執法。他們臉上、身上傷痕累累,卻被韓國司法機關以「妨礙韓國海警執行公務」的罪名起訴,並在矛盾重重的證詞中被判刑。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當某些沿海國將原先並無界線、甚至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傳統漁場的海域劃為該國專屬經濟區甚至他們的「海界」時,千百年來在大海上找生活、並為數億中國人供應海洋食品的中國漁民被擺在了什麼位置?這符合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利益和需要嗎?
2011年春節,當被周邊某國非法監禁了半年至一年之久的廣西船長們回家時,人們驚訝地發現,這個500多人的漁民群體中絕大多數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漁民,而是缺少土地的農民。由於稀薄的土地養活不了一家人,他們只能到大海上找生活。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他們就已經到了北部灣、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面對媒體,這些漁民對於中國人不能公平享受海洋資源流露出深深的憂慮。
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第一條規定:「所有人民得為他們自己的目的自由處置他們的天然財富和資源,而不損害根據基於互利原則的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法而產生的任何義務。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剝奪一個人民自己的生存手段。」試問,數百上千年的傳統漁場是不是中國的「天然財富和資源」?一些被強加的所謂「侵漁」事件對中國漁民是否公平?在視人權為最高準則的國際社會,他們是否應受到保護?
再來看看《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七十條的規定:「地理不利國應有權在公平的基礎上參與開發同一分區域或區域沿海國專屬經濟區生物資源的適當剩餘部分,同時考慮到所有有關國家的相關經濟和地理情況」。該條第二款還規定:「『地理不利國』是指其地理條件使其依賴於發展同一分區域或區域的其他國家專屬經濟區內的生物資源,以供應足夠的魚類來滿足其人民或部分人民的營養需要的沿海國,包括閉海或半閉海沿岸國在內。」
幅員遼闊,擁有長江、黃河以及瀾滄江等多條江河發源地的中國,應該是海洋法公約所述的地理不利國家吧?這裡的人民應該有獲得營養需要的權利吧?
有人說得不錯,儘管有些誇張,「我們的斷續線都劃到別人家門口了」。對此,且不說歷史和法理依據的充分性,就是把眼光放得更寬一點,比較一下人口眾多的中國與相應國家的海洋資源和海洋環境,就會發現其中的合理性。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從地理位置看,印度走向大洋是沒有任何障礙的。日本東邊是寬闊的沒有任何障礙的太平洋;更加遙遠的小笠原諸島、南鳥島都屬於日本。兩萬人口的島國帛琉——打死和抓扣了中國漁民。對此我們不能說不合法,但對於人口眾多的中國來說,這肯定不合理。至於菲律賓,不僅菲民眾不支持政府在南海搶島,因為歷史和法理依據都不在菲律賓一邊,而且菲漁民不存在海洋漁業空間問題。
中國有比這些國家多得多的人需要在大海中求生存,有數量最多的人需要營養。為了這基本的人權需求,中國漁民努力突出重圍,但他們經常遍體鱗傷。這難道不值得國際社會深思嗎?!
中國的九斷線算什麼,看看希臘的十一斷線才叫牛B 一說起南海問題,國內就某些「磚家」說中國太霸道了,搞個什麼九斷線都劃到人家的家門口了,這種混淆大家視聽,胳膊里往外拐的,情願當某些國家的「帶路黨」的人實在是令人氣憤!真應該通通QB!
實際上很多人都不知道,國際上除了中國的九斷線以外,還有一個叫十一段線的更為出名,搞出這個名稱的國家就是希臘,怎麼個牛B呢——劃了一條線,直接把鄰國土耳其的領海都划進去了。
看圖!!!
中國的九斷線,至少還給其他國家保留了領海!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8741899_1.html/ ]
看看人家希臘的十一斷線,都劃到土耳其的家門口了,土耳其海軍一下水就出國啦
!!
希臘領海的歷史來由!不說直接上圖!
看了上面的圖片,我就搞不懂了,為什麼我們在幾千年前的祖先發現的地盤上劃個圈就叫霸道,那人家希臘還是從鄰國手中搶來的地盤上劃圈怎麼沒見磚家出來?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強烈呼喚磚家出來解釋一下,希臘的領海為什麼劃的這麼霸道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9488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