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人工島後中國還要建什麼 已能部署任何船隻
據香港《南華早報》2月29日報道,觀察人士稱,中國在南海興建一個大的人造島之後,現在的重點是在該島上修建各種設施,他們稱各種型號和功能的船隻現在都可以部署在該水域。
報道稱,由於中國政府在南海部署軍事設施,南海緊張局勢加劇。有報道稱,中國在南海的帕拉塞爾群島(即我西沙群島——本網注)和斯普拉特利群島(即我南沙群島——本網注)部署了飛彈和雷達。
美國海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哈里斯上將24日說,由於中國加強軍事建設,美國將增加在該地區海域的自由航行行動。中國國防部對此回應說,由於美國政府在該地區「軍事化」,中國可以在自己的領土上部署任何裝備。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說,中國將繼續在南海部署設施,因為美國已經派軍艦和飛機駛入中國領土12海里內的水域及其領空。
但是他說,其中一些設施,比如華陽礁和赤瓜礁上的燈塔和部署的一些雷達,也可以用來進行海上援救和氣象服務。
吳士存說:「南海的搜救設施嚴重匱乏,兩年之前的馬航MH370航班的搜救就體現了這一點。」他指的是2014年3月8日在從吉隆坡飛往北京途中失蹤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
他說:「中國主要按照《國際海上搜尋救助公約》進行南海的海上搜救行動。中國將建更多的設施來確保航行安全。」
吳士存說,一些海礁可以用來擴大與鄰國的海上搜救行動,他還說中國將允許其他國家使用這些島嶼上的設施,比如醫院。
他說:「中國希望通過這些舉措向國際社會表明,該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供公共服務。」
報道稱,這些島嶼的主要用處是釣魚和旅遊,這樣更大的漁船可以進入該區域。吳士存說,還會加速對該地區深海天然氣的商業開採。
上海交通大學的一位工程研究員說,中國將設計和製造更大的船隻和挖泥船來開發該海域。
他說,2010年,中國政府派出了全球第三大的自航絞吸式挖泥船「天鯨」號到南海進行人工填海,如果要擴建人造島,還需要更多的船隻。
報道稱,該研究員參與了「天鯨」號的設計,他說在南海人工填海的早期階段遇到了很多問題,實際施工情況讓中國政府意識到需要大型挖泥船。
南海的很多島嶼位於陡峭的海山上,加大了填海擴展陸地的難度。該研究員還說,巨浪還經常阻礙施工。
但是該研究員說,中國從中積累了大量信息,有助於該國設計和製造新的船隻。
他說:「大型挖泥船的重要作用不是進行人工填海的機械性勞動,而是打開之前不能進入的區域,為其他船隻開路。」
俄力挺中國在南海島礁部署戰機:為保護居民
俄媒稱,美國情報部門發現,中國在南中國海伍迪島(即永興島)部署了殲-11和殲轟-7戰機。除中國外,越南對這座屬於帕拉塞爾群島(即西沙群島)的島嶼也有領土要求。此前,美國已在該島上發現了「紅旗」-9防空飛彈發射器和高精度雷達。美國專家認為,上述裝備令中國得以監控海上運輸動脈即馬六甲海峽附近的海上航線以及空中航線。美國政府人士指責中國謀求獨霸南中國海,但北京反唇相譏:「中國在自己的領土上部署必要的國土防衛設施,與美國在夏威夷布防沒有任何本質上的不同。」
俄羅斯《生意人報》網站2月25日刊文稱,美軍太平洋艦隊發言人達林·詹姆斯說,美對中國不斷在有爭議領土上部署先進武器系統極為擔憂。而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哈里斯的言辭更為尖刻:「中國在南中國海的軍事部署正在改變南中國海的作戰環境,若不相信這一點,就如同篤信地球是平的一樣。」
文章認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回應很是巧妙。對伍迪島上出現中國戰機,她既未承認也沒否認,但聲稱中方在行使國際法賦予一個主權國家的自衛權,完全正當合法。
當然,詹姆斯也承認,伍迪島上的飛行跑道至少是在上世紀90年代時便已建好,去年只是對其進行了改造,但雷達則是另一回事了。據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所掌握的信息,它落成時間不長。該中心在分析報告中提及,兩座雷達塔位於島嶼南端,北部還有若干座20米高的塔。報告還提到,在斯普拉特利群島(即南沙群島)的休斯礁(即東門礁)和加文礁(即南薰礁)上,出現了「類似直升機坪和防空武器的設施」。
文章稱,目前並不知曉島上雷達的具體參數,但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瓦西里·卡申認為,其覆蓋區域完全可能超越南中國海地區,再輔以先前部署的「紅旗」-9和殲-11戰機,北京其實是在爭議島嶼上打造了強有力的拳頭。
不過,在他看來,這不會產生什麼問題,「畢竟部署戰機的伍迪島是中國在帕拉塞爾群島上所設的三沙市的中心,那裡居住著近千中國居民,北京有權保護他們。美國政府在聲明中,將中國早就實際控制的帕拉塞爾群島跟無人居住的斯普拉特利群島混為一談」。數年前,中國正是在斯普拉特利群島上開始興建人工島礁,招致了華盛頓以及幾乎所有東南亞國家的強烈抗議。
不過,卡內基中心高級研究員詹姆斯·肖夫的看法正好相反:「我認為,白宮只是害怕錯失機會,讓中國在軍事上取得對美國及其盟友在該地區行動的『否決權』。」
文章認為,這並不意味著北京會迅速封堵美國在地區的貨運,但它將具備類似的實力。值得一提的是,伍迪島上的上述設施令中國能夠控制馬六甲海峽。後者堪稱全球最為繁忙的海上運輸主動脈。
文章稱,華春瑩在記者會上說得很清楚,中國此舉與美國在夏威夷布防並無不同。對此,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回應道:「沒有其他國家對夏威夷存在領土要求。」華春瑩則反問:「你們在關注中國部署什麼的時候,有沒有關注到個別國家幾十年來在非法占據的中國島礁上部署了大量雷達和種種軍事設施?」
【相關閱讀】南海島礁部署地空飛彈 國防部:多年前就有部署
針對外媒所稱中國在南海永興島上部署地對空飛彈的消息,國防部新聞局也在2月17日下午予以了回應。國防部表示,西沙群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擁有在領土範圍內部署防衛設施的正當合法權利。
據美國福克斯 新聞2月16日報道,該電視台最近獨家獲得了一些中國南海島礁的民用衛星圖像。其中,在永興島上有類似紅旗-9防空系統的載具。福克斯新聞稱,這表明了中國正在「軍事化」南海島礁,「提升了該地區的緊張局勢。」
對此中國國防部回應稱,西沙群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擁有在領土範圍內部署防衛設施的正當合法權利,以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安全。中國在相關島礁上的海空防衛部署很多年前就已存在,西方個別媒體的炒作純屬是「中國威脅論」的老調重彈。
中國外交部也在1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對此事進行了回應。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指出,中國在南海有關島礁上進行的建設將為南海周邊各國和地區提供海上公共服務,同時,中國也將在島上部署必要的國土防衛設施。
外交部長王毅也在17日的中澳外長記者會上予以了評論:「我也是幾分鐘之前才看到這方面的報道。這恐怕還是某些西方媒體想製造新聞。」王毅還表示,「我希望各位媒體將更多注意力放在我們修建的燈塔上,它們已經投入使用,並且對往來船隻的安全航行提供很大幫助。」
日本欲派艦闖南海 中國曝光東風16勸其別妄想
原標題:日本欲仿美派艦闖南海,中國曝光沖繩殺手集束飛彈勸其別妄想了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16期】繼去年10月美國海軍「拉森」號飛彈驅逐艦闖入我南沙群島後,最近美軍再次做出類似的挑釁。2016年1月30日,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柯蒂斯·威爾伯」號闖入我西沙群島中建島附近海域。在美國海軍做出挑釁舉動以後,本來在南海問題上一毛錢關係都沒有的的日本,不知為何立即跳了出來,支持美軍的行動,美艦擅闖中國海域的第二天,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對美國海軍向中國海域派遣軍艦進行所謂「航行自由行動」,侵犯中國主權的行為表示支持,稱美國的行動「是為了保護開放、自由、和平的海洋,日本高度重視這種國際協作」。
早在去年夏天,日本國內就有一些勢力蠢蠢欲動,呼籲效仿美軍也派軍艦赴南海宣誓「航行自由權」,日本《朝日新聞》曾撰文表示:「美國要進入北京控制的南海島礁12海里範圍內,那麼日本也應該和美國一樣,進入12海里範圍內」。隨後日本政府還針對中國軍艦和海警船常態化巡航釣魚島,制定了新的反制方針,一旦發現中方船隻進入釣魚島海域,將派遣海上自衛隊艦船驅趕中國「軍艦」離開。
日本所有這一切都是為其全面解禁集體自衛權,尋找爭端藉口,打造和加強第一島鏈的軍事部署來圍堵中國。儘管中國低調的呼籲通過對話來管控雙方的分歧,但同時也警告日本,若一意孤行,中國必將進行對等反制。
果然,這次的反制迅即到來。四天後,央視軍事報道節目播出了中國剛剛組建的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在節日期間仍然堅守崗位,進行演練的情景。新聞中非常罕見的出現了一種最新型的彈道飛彈,有軍事專家分析,這是去年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上首次亮相的東風-16型中程彈道飛彈的最新改進型。
東風-16飛彈,是中國最新研製的,射程一千餘公里的中程彈道飛彈,是為了打破美日的第一島鏈封鎖而量身打造的一件殺手鐧,被世人稱之為」沖繩特快「。中國的彈道飛彈武器體系建設,是按照射程分類布局的,近程的有東風-11和東風15飛彈,射程300至800公里,可有效打擊台灣、韓國、越南等區域。遠程的有射程1萬多公里的東風-31A和東風-5B等洲際飛彈,中遠程有射程4000多公里的東風-4和東風-26飛彈,中程的有射程2000多公里的東風-21飛彈。
但在東風-15和東風21飛彈的600到2000公里射程之間,也就是位於第一島鏈的日本沖繩等地區,存在火力空白區。東風15B/C的800多公里射程勉強可用於攻擊美日在沖繩的軍事基地,但飛彈發射車需要部署到浙江沿海,非常靠近海岸線的地區,很容易暴露發射陣位。所以中國需要一種中近程飛彈,專門用於打擊第一島鏈的軍事目標。
2013年,中國官方媒體首次曝光了東風-16飛彈的運輸-起豎-發射一體三用車(TEL),外國軍事機構根據發射車和飛彈的比例,研判東風-16飛彈使用了直徑1.2米的大口徑火箭發動機,射程為800至1200公里之間。飛彈為裸彈發射,平時容納在發射車的一個保形蓋子裡。東風-16飛彈的外形像是一枚大號的步槍子彈,彈體短粗,前部安裝有直徑比彈體稍小的重型戰鬥部,重量為1噸左右的侵徹型轟爆彈頭,可以有效打擊堅固目標。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16期】此次中國曝光的改進型東風-16飛彈,與在去年閱兵式上露面的DF-16飛彈,有很大不同,新飛彈採用了類似東風-15B和東風-21C型飛彈的制導型戰鬥部,其頭錐採用雙錐體外形,並增設了四片三角翼式的空氣舵面,與子彈頭外形和無舵面的東風16基本型有顯著區別。東風16的這個改進型,有國外媒體將其命名為DF-16B,採用氣動舵面戰鬥部,或許預示著改型具有更高的打擊精度及更強的突防能力。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16期】更為令人驚愕的是,中國還首次播出了改進型東風-16飛彈戰鬥部攻擊地面目標的圖像,視頻顯示新型東風-16飛彈使用了集束戰鬥部,是一種攜帶多枚子彈的子母戰鬥部。其彈著點帶有明顯的線狀分布,這是一種典型的反跑道戰鬥部,可用於攻擊機場停機區、跑道等目標。
彈道飛彈攜帶反跑道戰鬥部打擊敵人機場,是個很有技術含量的手藝活,決不能把子炸彈扔出去就完事大吉,還需要非常精確的炸毀跑道和跑道之間的連接點、或把完整的跑道斜著切割成一段一段,每段之間的長度間隔恰好不夠飛機起飛降落。
反跑道戰鬥部的子彈,還需要具有較強的侵徹力,能夠鑽入堅固的鋼筋混凝土,並炸出一個很難修復的大彈坑,侵徹能力要達到0.5~1米以上,既能夠破壞跑道,也能打穿敵人加固機堡的頂蓋。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16期】解放軍報在2010年曾透露,總參某單位的「常規地地飛彈動態威力試驗系統研製與毀傷效能研究」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滿足了我國重點型號地地飛彈動能侵徹戰鬥部研製的急需,為我國反跑道飛彈戰鬥部研製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同時該報道還描述項目試驗時的幾十枚子彈頭釋放後,鑽入地下的深處炸出彈坑,這說明該實驗為戰術地地飛彈配備的集束式子母彈頭。彈頭鑽入地下深處,內裝高能炸藥,說明子彈具有半穿甲功效,可以用來毀傷堅固目標或機場跑道。在挖掘未爆子彈時,總設計師能夠手捧著裝滿高能炸藥的彈頭,能用雙手捧住的子彈頭,說明子彈重量不超過15公斤左右。
環顧國內外,與軍報描述最接近的彈道飛彈,應該是東風-15B飛彈和東風-21C飛彈,國外的則是潘興II飛彈的戰鬥部,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曾經為潘興II中程彈道飛彈研製了常規反機場跑道鑽地子母戰鬥部,母艙內裝76個小型鑽地子彈頭,每個子彈頭重8.1公斤,內裝1.5公斤高能炸藥,76個子彈頭共重615公斤。子彈頭長65.8厘米,直徑6.5厘米。子彈頭釋放後用摺疊式尾翼穩定,彈頭拋散前尾翼摺疊起來,這樣可大大減小子彈頭在母艙內占據的體積,拋撒後尾翼展開。這種子彈頭可穿透0.6米左右的加固混凝土,特別適用於攻擊機場跑道。
前蘇聯則為SS-23「蜘蛛」中程彈道飛彈研製過9Н74К型集束子母彈頭,戰鬥部全長2.75米,直徑0.8米,全重715公斤,內置95枚3.84公斤重的9Н225高爆子母彈藥,撒布後可毀滅半徑3000米內的無防護目標。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16期】按照美國潘興II飛彈的集束式戰鬥部推斷,中國的改進型東風-16飛彈可能擁有1噸的運載量,刨除空氣舵面和制導系統的重量,可以至少裝填800公斤的集束式反跑道子彈,如採用較重的10公斤級半穿甲彈,可容納大約80枚反跑道子彈。用6~8枚飛彈既可以完全癱瘓日本沖繩嘉手納、那霸等海空軍基地的跑道。通過隨後的補充打擊,可以在預定時間內讓美日的戰機統統停在地面上無法起飛。
東風-16飛彈的發射車還設計有一體化綜合防護系統,可以實施自主對抗,通過雷射告警系統,以及紫外飛彈進近告警系統,發射主動干擾彈,防禦敵人的空中打擊,這在世界上所有彈道飛彈系統中,是獨一無二的。
要反制,就要一次嚇死日本。除了使用集束戰鬥部的改進型東風-16飛彈,在春節期間,中國還高調曝光了使用類似空氣舵面的精確制導戰鬥部的東風-21D型中程彈道飛彈。這是一種威力更大的精確制導武器,是世界上第一款反艦彈道飛彈。帶有自適應膨脹功能的可伸縮發射筒底部,能實現在任意地點停車就射,可以有效地打擊數千公里以外的海上時間敏感目標,也就是敵人的艦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9466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