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看孫女不像自家人 鑑定發現是兒媳和女婿生的

卡卡消息| 2016-02-20| 檢舉

紹興上虞章鎮法院最近碰到了這樣一個案件:婆婆催著兒媳阿美生孩子,兒子不常在身邊,就叫女婿陪兒媳去醫院,結果,孩子生出來後,婆婆發現孩子和自家人不像,趕緊親子鑑定,結果,孩子真不是兒子的。

在親戚和法官的勸說下,雙方同意離婚,並達成調解協議:孩子由兒媳阿美撫養,撫養費由兒媳阿美自行承擔,並支付男方精神損害賠償金兩萬元。

這還不是結果,兒子剛離婚,女兒又鬧離婚了,原因竟然是兒媳生的是女婿的孩子。

紹興上虞的李大媽育有一子一女。

幾年前,兒子與女子阿美(化名)自由戀愛,並於2012年登記結婚。婚後兩年多,李大媽眼見兒媳的肚子沒有任何動靜,急著想抱孫子的她一邊催兒媳婦去拜菩薩,同時,還讓兒媳婦去醫院檢查治療。

沒多久,阿美的肚子隆起來了,這可樂壞了李大媽。阿美懷孕順利產下一女後,李大媽細心照顧。

後來,李大媽的兒子發現孩子的體貌特徵與自己差異較大,懷疑非自己親生。

2015年4月,親子鑑定出來的結果令大家目瞪口呆,依據DNA檢驗結果為「無親子血緣關係」。沒多久,李大媽的兒子一紙訴狀遞至上虞區人民法院章鎮法庭,起訴離婚。

庭審中,男方要阿美凈身出戶,並要求阿美賠償精神損失費10萬元。阿美則堅持認為,小孩還小,而且法律規定,分娩後一年內,男方不能離婚,拒絕上述訴求。

阿美告訴法官,親子鑑定這事在左鄰右舍中已鬧得沸沸揚揚,離婚是必然的,只是她認為丈夫提出的離婚條件太苛刻。

在親戚和法官的勸說下,雙方同意離婚,並達成調解協議:孩子由阿美撫養,撫養費由阿美自行承擔,並支付男方精神損害賠償金兩萬元。

原來,急著想抱孫輩的李大媽,沒什麼文化,她可以陪媳婦去求菩薩,但卻無法陪兒媳去醫院檢查。由於兒子不常在身邊,她叫來有車的女婿陪同媳婦去醫院。一來二去,兒媳與女婿好上了,現在女兒、女婿也在鬧離婚。

熱門跟帖

中新網湖州10月17日電(見習記者 張駿 通訊員 陸海英 沈傑)俗話說,「養兒防老」。不過,要是突然發現自己視為「掌中寶」的五歲女兒並非自己親生,這滋味兒可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了。17日,記者從浙江湖州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該院審理一起離婚訴訟,案中男子小陳發現養了五年的女兒並非親生,上訴法院離婚並要求妻子返還自己為女兒支出的撫養費用。

小陳與妻子小戴於2008年經人介紹相識,隨後登記結婚,當年便生了個女兒小敏。小陳待女兒小敏如珠似寶,捧在手心都怕化了,女兒也乖巧活潑,三口之家其樂融融。

只是近幾年,夫妻兩人時常因為一些家庭瑣事拌嘴,矛盾漸漸引到了女兒小敏身上,小陳越想越不對勁,心一橫便帶著女兒做了個親子鑑定,結果一出來,小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檢驗結果表明,女兒根本不是他親生的!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使這段婚姻徹底結束,小陳隨即向浙江湖州吳興區法院提交了離婚訴訟,同時要求小戴返還為女兒小敏所支出的撫養費用,並向小戴索要精神損害撫慰金同時對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

令人咋舌的是,妻子小戴得知小陳知曉女兒並非親生的事實後,心裡打起了算盤,她知道自己和小陳的婚姻無法挽回已成定局,如何使自己在離婚時利益最大化成了她心裡唯一的念頭。小戴偷偷將兩人共有的汽車賣了,獨吞了賣車所得的10萬多元。

該案經吳興區法院審理,法院判決對小陳的訴請予以支持,並對夫妻共同財產部分判決對小戴予以少分。小戴不服,上訴至湖州中院,湖州中院二審維持原判。

受理法官認為,小陳與小戴之間不存在親子關係,小陳不應承擔小敏的撫養義務,故小戴應返還小陳為小敏所支出的撫養費用。結合當地居民生活水準及小敏的部分醫療、教育支出,小戴應返還小陳為小敏所支出的撫養費63000元。

同時,小戴在婚姻締結前未將懷孕的真實情況如實告知小陳,導致小陳誤以為其與小敏系親子關係,並撫養了長達五年之久,小陳在小敏身上傾注了大量的情感,小戴的行為對小陳造成嚴重的精神損害,應賠償小陳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0元。

此外,小戴在得知親子鑑定結論後,未與小陳商議,就將夫妻關係存續期間購買的汽車以1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案外人小華,其雖主張該筆轉讓款項已用於歸還購買汽車時的借款,但其未能提交證據予以證明,故原審法院推定該筆款項尚由小戴占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七條第一款,「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可以少分或不分……」的規定,小戴應當少分,故小戴應支付小陳財產補償款65000元。(完)

【延伸閱讀】老太太帶孫子做親子鑑定 孫子親爸爸竟是爺爺

東方網7月4日消息:在浙江漢博司法鑑定中心負責DNA鑑定的是幾位女法醫,白大褂,藍色醫帽,長頭髮統統塞在帽子裡,鼓鼓囊囊。她們的性格都蠻像的,話不多,很少提問,大眼睛沉靜地看著對方,等待對方說出下一個要求,或者原因。

這次要說一說一位溫州老太太的故事。

女法醫們跟我說,第一眼,她們就覺得老太太的神情堅定、目光如炬,是那種藏了很多心事不動聲色的人。當時,老太太對七歲孫子說:「把手指伸出來,扎一針,沒那麼痛。」

抱著孫子的是她兒子,回過頭來說:「媽,有這個必要嗎」,然後搖著頭笑了笑,覺得要將自己和兒子做親子鑑定,實在是個滑稽的決定。

親子鑑定和DNA鑑定,現在除了在刑事案件中用到,也越來越多地用在民事紛爭里。

[插件一]

親子鑑定:又稱親權鑑定、父權鑑定,是依據孟德爾遺傳定律,應用醫學、生物學和遺傳學等相關科學的理論和技術,判斷有爭議的父母與子女之間是否有親生血緣關係的法醫學鑑定。

第一輪鑑定:父子倆的20個位點,有1個對不上

現在鑑定機構做親子鑑定通常是通過對個人特定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這種遺傳標記就包含在DNA中,與生俱來終生不變。

這些標記,在鑑定中被稱為「位點」,取哪幾個位點在我國司法部文件里全都有明確規定,不是任由鑑定機構隨意選擇的。正因如此,也才能保證親子鑑定的科學性和規範性。

回到現場——

年輕的爸爸和兒子都經歷了指尖采血,他們的血樣被拿進了DNA鑑定實驗室。

三天後,法醫亮出結論。

大多數人來做親子鑑定要的結果,無非是「是」或者「不是」。但是有的時候,還會有第三種結果,「不好說」,也就是「確定不了」。

這次的結論恰恰是第三種。

兒子又笑了:「這不是開玩笑麼?寶寶,要麼是我的孩子,要不,就不是我的孩子,怎麼結果還會是『不好說』呢?」

這個案子出現了「意外」,這對「父子」20個位點有1個對不上。出現這種情況時,先不需要測定CPI,而是需要加測位點。

從醫學上解釋,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可能性——

一,他們是親生父子,但是遺傳過程中基因發生了突變。

二,孩子的父親是男人的近親屬,比如親兄弟,甚至比如父親,遺傳基因有細小差別。

[插件二]

親子鑑定要形成一個結論,通常需要兩個參數,一是累積親權指數CPI,它是判斷親子關係所需的兩個條件機率的似然比,即具有AF(被控父親)遺傳表型的男子是孩子生物學父親的機率與隨機男子是孩子生物學父親的機率的比值。我們可以通俗地理解為在遺傳基因上,這兩個鑑定的父子之間的相像程度。

一般這個指數要大於1萬,而另一個參數也就是20個位點要全部對上,才能得出「親生」的結論。

第二輪鑑定:加測母親的DNA,找出突變的基因來自母親還是父親

儘管出於種種對於婚姻感情關係的不信任,現在做親子鑑定的越來越多,但是從鑑定結論來看,大多數還是確認為親子關係的——這給那些無稽的猜疑一記響亮的耳光。

我們前面說過,漢博鑑定中心親子鑑定的法醫和助理們都是沉靜的姑娘,她們不會做過多的猜測和建議。

她們對老太太說,孩子肯定是「你們家」的孩子——言下之意,不必再繼續做下去了。

老太太沉默良久,開口:「我要一個肯定的結論,孩子是誰的。」

我們可以從邏輯學的原理來看待接下去的鑑定,也是走到這一步最善意的一種方式。

如果是遺傳過程中基因發生了滑移,男孩的性別基因為XY,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找一下,到底是來自媽媽這邊的遺傳基因發生了突變,還是爸爸這一邊的突變了。

老太太一口應允:「是不是要提供孩子母親的血液樣本?沒問題。」

半個月之後,老太太帶來了兒媳婦,抽血取樣。

媽媽的血樣和男孩的血樣繼續進行DNA比對,這一回比對的主要是男孩發生突變的基因是遺傳自母親,還是父親這一邊。

結論是:突變發生在遺傳自父親的基因上。

那麼事情的可能性又回到:是父親的遺傳基因發生突變,或者本來就是遺傳自父親的男性直系親屬。

[插件三]

一般親子鑑定機構會對檢材做三個月以上的保存。比如這個案例,小男孩的血樣第一次鑑定只是取用了部分血樣,剩餘的則低溫密封保存。

第三輪鑑定:經過比對,孫子居然跟「他」完全吻合

這一次,鑑定中心的法醫們都以為老太太不會再來了。

很多案例都是這樣的。比如有一個案例,也是一位大媽,也是堅持要檢測兒子和孫子孫女的親子關係。

孫女是媳婦在婚前就懷上的,大媽本來就不喜歡女孩,加上是婚前,總是心有芥蒂。而孫子,是兒子的秘書抱來的。最後,拿結論的那一天,兒子來了。他對法醫說:「我不是來拿結論的,而是請你們幫我把它銷毀掉。」

兒子說,自己和妻子是大學同學,畢業後妻子懷孕,而原本他倆就有結婚打算,後來幸福地奉子成婚。但是大媽一直不喜歡兒媳。再後來男人的事業越做越大,圍著他轉的女人也多了,直到有一天秘書抱了一個男嬰告訴大媽,說那是她的孫子。大媽居然喜笑顏開。

但是,男人說:「清者自清,我沒做過,那男嬰不可能是我的。我也不需要做親子鑑定,這是對我妻子的侮辱。」

事情的最後是大媽趁兒子不注意,搶過鑑定結論檔案袋奪門而出。不過,法醫事後說,那男人沒有說謊。

我們再回到這個案子,它的結果就非常殘酷了。

法醫說,沒想到,數月後,那位溫州老太太又來了,並且帶過來一個男人——沒有表明身份,「我們又提取了這個男人的血樣,與男孩的血樣檢測比對,發現20個位點完全吻合」。

事至此,老太太才把事情說白了,最後那個「吻合」的男人是老太太的丈夫,而之前來檢測的兒子是他們的獨養兒子。老太太一早就明白了,但是強硬的她就是要一個明確的結論。

她似乎一吐為快:「我的兒子是個傻兒子;多年來我隱約覺得老頭子和媳婦之間有問題,我真希望我的感覺是錯的。現在,這到底是一個家,還是兩個家……」

她止不住淚,掉頭就走,連鑑定結論都沒有拿。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9087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