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開年傳來大好消息!南海島礁淡水供應問題獲得全面解決!中國不沉航母穩如泰山了!
水,生命之源。浩瀚海域之中,雖然海水取之不竭,淡水卻是最為稀缺之寶貴資源。戍守海域,無水很難持久,無水也難以生存。因此,即令航母作戰群,也必須有基地停靠、有排水量高達五萬噸級的給養艦陪同。所以,可持續的得到足夠淡水供應,不僅是海上生存的前提,而且是贏得海戰的必要條件。
中國南海,浩瀚無垠。島礁密布,資源豐富,稍加開發利用,就可以成為中國人民新的駐留基地、生產生活基地、能源供給基地、食品生產基地。
隨著我南海幾大島礁,即美濟礁、永暑礁、渚碧礁以及赤瓜礁、華陽礁、東門礁、南薰礁,安達礁等數個地區建設,我國作為南海主人的應有形象日益明晰、醒目。1月6日,隨著為兩架大型客機成功降落永暑礁機場,並成功返回,我們看到了中國島礁建設的非凡成就。據報道,機場目測跑道達3000米,兩架大型客機並肩停靠依然十分寬敞。小哥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自豪的享受了南海主人的榮耀。
但是,如果打算長期駐留,包括生產生活駐留,也包括軍事防禦駐留,那裡最需要什麼?很顯然,主要是水。有了淡水,那裡就可以創造出無數人間奇蹟。解決這個問題,當然可以靠大陸輸送,但是,就地進行海水淡化唯一是最節省、最可持續之路。
因此,下邊這個消息無疑令人眼睛一亮、精神振奮。這個消息,就是島礁淡化難題成功解決。據報道,一款由廣州先進所研發的柴油發電機組缸套冷卻水廢熱驅動的海水淡化示範系統成功調試出水。這套設備不需要消耗額外的能源, 一台1000kW的柴油發電機產出的廢熱,每天可以生產60噸淡水,對300個居民或一個營的士兵來說,完全足夠。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中國這項突破性的海水淡化技術,不僅可以在南海的偏遠島嶼上生產出淡水,還能夠在這裡迅速發展出適宜居住的區域。另據報道,中國計劃在2020年前,每天生產300萬噸的淡化海水,大約是現在產量的四倍。上述技術的突破,無疑為完成這一計劃開闢了光明前景。
這一技術除了可以滿足島礁長期駐留的需要外,小哥認為,它還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第一,它可以用於我國深海區塊開發。包括印度洋區塊,也包括太平洋區塊。這些區塊遠在兩大洋的公海,需要通過建設海上人工浮島完成。據報道,中國已經開建排水量超過50萬噸的海上浮島平台。這樣的平台無疑離不開海水淡化技術的支撐。
第二,可以用於海上鑽井平台。中國海上鑽井平台一住就是幾個月,淡水不可或缺。有了這樣的好技術,我國海上勘探、鑽探無疑將更加便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89185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