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地方中國人一定要知道:它們都是中國故土
我不太想寫這篇文章,因為有點無奈,有點恥辱。但是,為了不讓歷史在時間的長河中流逝,我還是決定寫一寫!
1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參崴
作為整個日本海沿岸以及整個東北地區海岸線上最好的港口,海參崴的重要性並不僅僅只是一個港口。只可惜......這個城市聽起來很陌生吧?如果換個名字,你肯定能會大叫起來,我曾經聽過這個名字!——海參崴!
有些事情,我們已經無法再說,唯一可以裝作自我安慰的是,2016年1月1日開始,海參崴對中國人簽了!
權且把她當個歷史教育基地吧!
2涅爾琴斯克
貝加爾湖
又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如果換成尼布楚呢?還是不知道?蘇武牧羊知道嗎?當這個地方變成俄羅斯的時候,蘇武牧羊的北海就變成了貝加爾湖!
這麼漂亮的貝加爾湖就在300年前變成了俄羅斯的。
如果不是這個條約,我們去貝加爾湖還不需要簽證呢!!!
3尼古拉耶夫斯克
尼古拉耶夫斯克
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又是俄羅斯!尼古拉耶夫斯克在劃歸俄羅斯之前,曾經叫做廟街。
4達旺
在尼布楚條約之後的一個條約里,清政府終於讓出了尼古拉耶夫斯克,也就是中國的廟街!
達旺
為啥心痛指數這麼低呢?因為目前咱們政府還認為這塊地方是中國的。只不過,目前實際控制者是印度!大家都知道西藏很美,如果有機會去達旺,還是去看看吧!
5烏蘭巴托
如果我說烏蘭巴托是外蒙古的首都,你會想起1945年那一年,正是那一年,外蒙古獨立!
烏蘭巴托
不然,我們又有了一個自駕旅行的地方。以後有機會去看看吧!帶著孩子,指著那些土地,然後告訴他們,落後就要挨打,就會被別人搶走自己的東西!
中國人深入丟失的國土海參崴 俄羅斯少女青春時尚很開放 海參崴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因盛產海參而得名。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威逼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割占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1862年,沙俄政府將海參崴改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即「統治東方」。
海參崴是俄羅斯的濱海邊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占地面積560平方公里,人口70萬,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第二大城市。
它瀕臨日本海,控制鄂霍茨克海,是重要的軍事要地,聞名世界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和第23空軍的司令部設在這裡。
被稱為世界十二大奇蹟之一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就在這裡,它全長9288公里,是連接歐亞文明的紐帶。
符拉迪沃斯托克又是一個風景秀麗的療養勝地,已成為僅次於黑海、波羅的海沿岸的第三旅遊療養勝地。
利用山丘地形、臨海的位置和大片森林的特點,經過總體規劃設計,把這個濱海山城裝扮得秀麗多姿,別具一格,環境幽美,令人心曠神恰。
這裡有良好的海濱浴場,每逢夏季成千上萬的遠東地區、西伯利亞、歐洲的遊客、療養者紛紛來到此地。
來到海濱浴場,這裡觀光的遊人不少,海參崴居民開著車來遊玩,年輕人都結伴而來,在這可以盡情放鬆心情,享受海水浴和日光浴。
這裡也是盡情觀賞海參崴俊男靚女的場所,特別是美女們身著各款泳衣,顯露出她們那潔白如瓷的肌體,自信而無保留地展示著她們S形的身段,她們奔放性感但不失矜持。
到了海參崴你會發現,這是一座建在丘陵上的城市,道路基本都有坡度,有的甚至是30度的傾斜角,在車裡看外面很有趣。
中國人踏上曾經的國土海參崴:俄羅斯少女很開放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