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密水滸:哪位梁山好漢日後竟當上了暹羅土皇帝?
水滸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征討方臘後,很多人再也沒能回來,而回來的人中,除了公孫勝、朱武、燕青等人外,也沒幾個能善終的。在這些善終的人中,有一人後來大有作為,這個人就是混江龍李俊。
李俊最早是和童威童猛兄弟販賣私鹽的,後來又和穆弘、張橫張順兄弟同霸揭陽,三救宋江等等,直到宋江做了梁山第一把交椅,李俊自然成了水軍第一頭領。
三敗高俅時,是他擒殺金陵水軍統制官劉夢龍;征討田虎時,盧俊義攻太原不下,是他進獻水攻之計,又是他率水軍奪取四處城門;征討王慶時,他埋伏在清江邊上,生擒寇首王慶。
看看,作為一個水軍將領,他還能獻計克城,利用自身優勢,解決了領導難題,不簡單啊!
李俊可不止水性好那麼簡單。
征討方臘時,他協助宋江攻克蘇州,一槍刺死昌盛;詐降方臘,協助大軍破城,最終能平定方臘,沒他的詐降是不行的;攻打杭州時,他和石秀率先登城,合擒守將吳值。
要知道石秀綽號「拚命三郎」,打起仗來不要命的,李俊居然能和他一起先登,實在厲害。這麼看來,他的陸戰也不差,最難能可貴的是,他並非一個粗人將領。
在平定王慶的過程中,他還能招降東川、安德,使「農不離其田業,賈不離其肆宅」,適可而止,不是一味殺戮,這才是最難得的。
如此對比,你會發現,李俊實在不簡單,更為重要的是,你會發現,他很多時候是和童威童猛兄弟在一起的,二敗高俅,活捉王慶,攻打蘇州,都是李俊和他們完成的。
為什麼李俊總要和童氏兄弟在一起呢?因為他們水性都好,性格很像——不喜為官。
大家轟轟烈烈的上梁山聚義,本來就是被朝廷逼的,現在勉強招安,還能真的指望朝廷對自己有多好?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難道不懂?
宋江真的不懂,但李俊懂,童氏兄弟也懂。所以平定方臘,班師回朝後,李俊就詐病,要求童氏兄弟留下來照顧自己。
等宋江一走遠,李俊立刻和童氏兄弟與約好的費保等人,打造船隻,從太倉港出海,投化外國而去,最終成為暹羅國(今泰國)的土皇帝。
如此看來,李俊早已把結束戰爭後的事計劃好。
據說「混江龍」是一種巨大的鐵耙,能攪動水底泥沙,從而讓河水流走,這個綽號的意思是李俊有翻江攪海之能,也有人根據他後來的作為,說他是混江之龍,故而以此為綽號。
不管是哪一種,他都人如其名,翻江攪海後,自為他國龍!
維基百科介紹李俊時也照樣寫著:
李俊,《水滸傳》人物,綽號「混江龍」,與李立同為揭陽嶺上一霸。宋江發配江州路上,在李立的店中喝酒時被麻倒,幸好得李俊及時相救。後來宋江被穆弘、穆春追殺,和被張橫搶劫,都是李俊及時解救。宋江被押往刑場途中,梁山好漢劫了法場,李俊也上了梁山。
李俊水裏工夫了得,為梁山八員四寨水軍將領之首。後來在征討方臘途中途經太湖,當地的豪傑「赤鬚龍」費保、「捲毛虎」倪雲、「太湖蛟」卜青、「瘦臉熊」狄成和童威、童猛結拜,同拜李俊為兄。 宋江打敗方臘後,李俊假稱中風,請求在蘇州城外離隊,只要留下童威、童猛。他們三人和費保等四人打造船隻,從太倉港出海,後來成為暹羅國之主。
宋江征方臘凱旋,兵馬到蘇州城外時,李俊假裝中風,要求把童威、童猛二人留下照顧自己。隨後打造海船,與征方臘時所識兄弟費保等到暹羅國(泰國)去了,後李俊做了國主。
李俊為人謹慎,有謀略,且是識時務者之人,對宋江詐病後帶童氏兄弟逃到海外過自在生活,干出另一番事業,應了他是天壽星之命。梁山軍打杭州城,張順想夜偷渡西湖的涌金門去放火,李俊苦勸張順別去,張順不聽,結果中伏慘死。討伐田虎攻打太原城,受雨阻。李俊夜冒雨至盧俊義軍中獻計,水灌太原城。那一仗淹的太原城軍民十個死傷九個,大獲全勝。計雖好,但極毒!
宋兵人馬,迤邐前進,比及行至蘇州城外,只見混江龍李俊詐中風疾,倒在床上。手下軍人來報宋先鋒。宋江見報,親自領醫人來看治,李俊道:「哥哥休誤 了回軍的程限,朝廷見責,亦恐張招討先回日久。哥哥憐憫李俊時,可以丟下童威、童猛,看視兄弟。待病體痊可,隨後趕來朝覲。哥哥軍馬,請自赴京。」宋江見 說,心雖不然,倒不疑慮,只得引軍前進。又被張招討行文催趲,宋江只得留下李俊、童威、童猛三人,自同諸將上馬赴京去了。
且說李俊三人 竟來尋見費保四個,不負前約,七人都在榆柳莊上商議定了,盡將家私打造船隻,從太倉港乘駕出海,自投化外國去了,後來為暹羅國之主。童威、費保等都做了化 外官職,自取其樂,另霸海濱,這是李俊的後話。詩曰:知幾君子事,明哲邁夷倫。重結義中義,更全身外身。潯水舟無系,榆莊柳又新。誰知天海闊,別有一家 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8909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