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東營市的黃河入海口與萊州市之間,濰坊市以北是萊州灣,此地海灣像一個半月形,面積有 4800多平方公里。萊州灣北段是黃河入海口,黃河帶來的泥沙在河口淤積,形成一個淺海海灣。其東南緣靠近萊州市,海水稍微要深一些。平均深度在10米左 右。從西北到東南端長度約有56公里,由於緊鄰黃河,區位優勢明顯,若進行圍海造地是完全可行的。
圍海造陸示意圖
萊州灣位於渤海南部,山東半島北部。西起黃河口,東至龍口的屺姆角。山東省重要漁鹽生產基地。位於渤海南部。是受郯(城)—廬(江)大斷裂帶控制、 由斷塊凹陷而形成的北北東向的海灣。灣口東起龍口的屺姆角,西至老黃河口,海岸線長319.06千米,面積6966.93平方千米。
有黃河、小清河、濰河等注入。海底地形單調平緩,由於河流泥沙堆積,水深大部分在10米以內,海灣西部最深處達18米。平均潮差(龍口 )0.9米,最大可能潮差2.2米。多沙土淺灘。西段受黃河泥沙影響,潮灘寬6~7千米,東段僅500~1000米。
由於濰河、膠萊河、白浪河、彌河,特別是黃河泥沙的大量攜入,海底堆積迅速,淺灘變寬,海水漸淺,灣口距離不斷縮短。萊州灣冬季結冰,冰厚約15厘米左右。萊州灣灘塗遼闊,河流攜帶有機物質豐富,盛產蟹、蛤、毛蝦及海鹽等。
是中國重要的漁業和海鹽生產區,亦有石油和天然氣蘊藏。其沿岸濰坊、東營、龍口港和羊角溝港為山東省重要港口。
圍海造陸
灣岸屬淤泥質平原海岸,岸線順直,多沙土淺灘。東段(屺姆角—虎頭崖)為海成堆積沙岸,由於橫向運動使堆積物由海底向岸邊堆積,形成窄狹的沙灘;南段(虎頭崖—羊角溝口)是淤泥質堆積海岸,河流堆積顯著,沿岸形成寬闊沼澤、鹽鹼灘地,水下淺灘寬約10公里;
西段(羊角溝口—老黃河口)為黃河三角洲堆積沙岸,淺灘寬廣平緩。由於膠萊河、濰河、白浪河、彌河。
圍海造陸在
在美國,紐奧良一座超過百萬人口的特大城市,這「新月城」也是座水中之城。整個城市位於海平面以下十英尺左右。
1.海堤難度不大,完全可以修建。從黃河入海口至萊州市的突出部位長度約56.5km。以我國現在的財力和技術,修建一條寬度100米,高度15米 的海堤完全沒有問題。海堤的修建材料約消耗1.2億m3,為便於就近開採和運輸,可以採用魯東沿海山區的石材,炸掉一些山就可以有足夠的石料了。
圍海造陸
2.此區域海水深度不大,在黃河入海口的平均深度約3.5米。在萊州附近要深一些,但最深處不超過12米。因此修堤壩的高度不大,材料消耗不多。
3.此處是我國內海,修建海堤圍海造陸不會有國際糾紛,在此處圍海是內部事務,和任何國家都沒有關係。 4.增加國土面積約4800多平方公里,且可形成優質國土。建成工業用地或農業用地都沒有問題。
5.有成功經驗解決農業用地的鹽鹼問題。採用南水北調的淡水稀釋新造陸地的鹽鹼問題,或者採用就近引一部分黃河水來解決。
6.一次性造陸面積極大。達到4800多平方公里,相當於6個中等大小的縣。而且所造陸地是平原,生產條件較好,便於採用機械化生產。
7.可解決大量的就業,除了圍海本身可以帶動大量就業外,從造陸後農業和工業就業至少可以增加20萬人以上。
圍海造陸
8.地理位置優越。萊州灣在我國東部發達地區。土地資源緊缺,一次性增加的陸地為工農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9.條件成熟。靠近南水北調和黃河水水源。使造陸可迅速消除鹽鹼,轉換成優質農業用地約720萬畝。地域優勢、光熱水肥優勢可迅速形成商品農業基地。
10.地處華北無颱風之虞。低于海平面總是讓人提心弔膽的,尤其是美國的卡特琳娜颶風使紐奧良一片澤國。但地處我國華北的萊州灣,幾乎沒有颱風登陸。也就沒有海潮倒灌之虞。
對比一下紐奧良,整個城市位於海平面以下十英尺左右,北面是龐恰特雷恩湖,南面密西西比河橫穿過市,城中運河渠道眾多,地形就如同一隻碗,四圍以高高的河堤保護起來。
每年六月到十月的颶風季節,紐奧良人都要密切關注颶風登陸的地點。一般颶風雲團都是逆時針旋轉,如果颶風登陸後風眼移動到龐恰特雷恩湖左邊,風向把湖水向湖北方吹走,紐奧良就
中國造島工程最近沒閒著!在南海填出幾座城池
渚碧礁公布衛星畫面,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施工跡象,似乎在建機場跑道。
渚碧礁
渚碧礁
渚碧礁
渚碧礁
渚碧礁
渚碧礁
震撼!中國再獲4800平方公里領土
三沙衛視新聞,介紹了永興島綜合碼頭的二期工程建設狀況、西漁碼頭、漁業資源、水下攝影等,值得一看。
開始被網友稱為「永興島機場航站樓」,後被證實為永興島新在建的大型碼頭設施
永興島施工現場
永興島施工現場
海南後海溫泉小鎮
永興島施工現場
永興島施工現場
永興島施工現場
永興島施工現場
永興島施工現場
渚碧礁
安然無事;可如果在湖右邊,那湖水就要倒灌進城一片汪洋了。
國際上早有成功的先例。在歐洲荷蘭首先採用了,圍海造陸增加國土幾乎占了整個國土面積的25%。
我們看見的極富荷蘭特色的風車其實是用來排出海水的。荷蘭西濱北海,是一個低地國家,全國約有1/4土地低于海平面。由於人口稠密,增加國土面積一直是該國的主要國策。圍海造陸在荷蘭具有悠久的歷史。
目前荷蘭有兩項圍海造陸工程:須德海工程與三角洲工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