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戰爭爆發即將進入37周年,往事不如煙!舊照片新回憶:20大感人瞬間震撼國人掉淚!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戰爭,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越南北部邊境爆發的戰爭。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衝突。
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對越拔點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
圖中擎紅旗的士兵已經中彈犧牲,生前所在部隊:35207部隊65分隊,姓名:張大權,職務:副連長,政治面貌:黨員。籍貫:貴州省金沙人,漢族。文化程度:小學。1957年5月出生,1976年3月入伍。犧牲時間:1984年4月28日。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受傷戰士在渾濁的溪水中吸水。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戰士們在自製的貼有「祖國在我心中」字樣的紅旗上簽名,表達保衛祖國的決心。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戰爭,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越南北部邊境爆發的戰爭。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衝突。
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對越拔點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
圖中擎紅旗的士兵已經中彈犧牲,生前所在部隊:35207部隊65分隊,姓名:張大權,職務:副連長,政治面貌:黨員。籍貫:貴州省金沙人,漢族。文化程度:小學。1957年5月出生,1976年3月入伍。犧牲時間:1984年4月28日。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為了搶救傷員,衛生兵也犧牲在戰友身邊。
到河邊為戰友取水的戰士已犧牲。
圖為疲憊的戰士靠著山石休息。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戰爭,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越南北部邊境爆發的戰爭。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衝突。
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對越拔點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
圖中擎紅旗的士兵已經中彈犧牲,生前所在部隊:35207部隊65分隊,姓名:張大權,職務:副連長,政治面貌:黨員。籍貫:貴州省金沙人,漢族。文化程度:小學。1957年5月出生,1976年3月入伍。犧牲時間:1984年4月28日。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感動:解放軍陣地取彈片。
對越自衛反擊戰時的壯行會。
點燃香菸祭奠戰友的女兵,畫面中右邊這位女兵叫於潔(音),劇拍攝者王紅接受鳳凰衛視採訪時說,這位女兵根本不會抽菸,但當時為了祭奠戰友,她吸了很多根煙。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戰爭,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越南北部邊境爆發的戰爭。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衝突。
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對越拔點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
圖中擎紅旗的士兵已經中彈犧牲,生前所在部隊:35207部隊65分隊,姓名:張大權,職務:副連長,政治面貌:黨員。籍貫:貴州省金沙人,漢族。文化程度:小學。1957年5月出生,1976年3月入伍。犧牲時間:1984年4月28日。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烈士妻子的留言。
烈士母親撕心裂肺呼喚兒子。
從後方趕來前線的親人,看到的卻只是一方方冷冰冰的墓碑。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戰爭,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越南北部邊境爆發的戰爭。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衝突。
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對越拔點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
圖中擎紅旗的士兵已經中彈犧牲,生前所在部隊:35207部隊65分隊,姓名:張大權,職務:副連長,政治面貌:黨員。籍貫:貴州省金沙人,漢族。文化程度:小學。1957年5月出生,1976年3月入伍。犧牲時間:1984年4月28日。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對越作戰中以一敵百的一等功臣傅平山烈士奔赴戰場前與愛妻最後的合影。
對越反擊戰中,女性扮演了重要角色,她們是護士、是妻子,一組照片回顧對越作戰中的中國女性。圖為1985年12月5日,第47集團軍揮師南下參加輪戰,即將奔赴前線的楊越朝與未婚妻盧俏梅在西安車站離別時的動人場景。妻子依偎在丈夫懷裡,戀戀不捨。
在貓耳洞用用壓縮餅乾桶裝水的戰士。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戰爭,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越南北部邊境爆發的戰爭。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衝突。
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對越拔點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
圖中擎紅旗的士兵已經中彈犧牲,生前所在部隊:35207部隊65分隊,姓名:張大權,職務:副連長,政治面貌:黨員。籍貫:貴州省金沙人,漢族。文化程度:小學。1957年5月出生,1976年3月入伍。犧牲時間:1984年4月28日。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1986年10月14日,彝族突擊隊隊員羅卜基在戰鬥打響前走出屯兵洞。這是他生前最後一張照片。王紅攝(來源:中國青年報)
從湘西鳳凰縣千里迢迢趕來的95歲老人滕清蓮終於來到兒子田擁華的墓前,禁不住老淚縱橫「兒啊,三十一年了,娘可算看到你啦!」老人甩開手杖,一下子撲在墓上嚎啕大哭。滕清蓮永遠忘不了1979年4月21日的那個中午。
兩名空軍部隊幹部來到自己家,她得知了兒子於2月22日在一場邊境戰鬥中犧牲的噩耗。1982年,滕清蓮老人來到南寧,想來看看兒子的墓地。當得知需要部隊派兵護送後,為了不麻煩部隊,老人悄悄地走了。
三十一年來,老人心中一直埋藏著這個願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來兒子的墓地看看,親自給兒子燒上一炷香。但是由於家庭貧寒、信息閉塞等原因,這一願望一直未能實現。
2009年,烈士生前就讀過的鳳凰縣第三中學老師龍躍興得知這一情況後通過網絡向社會各界發起呼籲。在田擁華戰友,在同一場戰鬥中負重傷的南寧電信公司幹部龐躍生、空軍南寧某指揮所政委張輝等愛心人士、空軍部隊官兵的幫助下,滕清蓮老人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夙願。
跨出國門作戰的解放軍戰士。
烈士陵園裡安眠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犧牲烈士。
戰鬥間隙看一眼親人的照片。
兩名空軍部隊幹部來到自己家,她得知了兒子於2月22日在一場邊境戰鬥中犧牲的噩耗。1982年,滕清蓮老人來到南寧,想來看看兒子的墓地。當得知需要部隊派兵護送後,為了不麻煩部隊,老人悄悄地走了。
三十一年來,老人心中一直埋藏著這個願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來兒子的墓地看看,親自給兒子燒上一炷香。但是由於家庭貧寒、信息閉塞等原因,這一願望一直未能實現。
2009年,烈士生前就讀過的鳳凰縣第三中學老師龍躍興得知這一情況後通過網絡向社會各界發起呼籲。在田擁華戰友,在同一場戰鬥中負重傷的南寧電信公司幹部龐躍生、空軍南寧某指揮所政委張輝等愛心人士、空軍部隊官兵的幫助下,滕清蓮老人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夙願。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戰爭,狹義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中越邊境爆發的戰爭。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衝突。
其中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中方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中國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中國對越拔點 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作者:羅震,江西南昌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江西攝影家協會理事,江西攝影家協會高級會士,南昌市攝影家協會副 主席。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兩次上前線,並獲部隊授予「鋼鐵戰士」榮譽稱號。他所拍攝的《老山魂》獲江西第10屆攝影藝術展覽銀質獎。)圖為守衛戰士向來敵射擊。
1979年2月17日中國人民日報發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評論文章,正式宣告將與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時間、空間、規模「進行自衛反擊、保衛邊疆的戰鬥」。由此拉開大戰的序幕。圖為守衛戰士痛擊來犯之敵。
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臨時調任的熟悉越軍戰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
總共動用了9個軍29個步兵師(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廣西軍區獨立師、雲南省軍區獨立師、廣西軍區2個邊防團、雲南省軍區5個邊防團)、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以及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例如,戰前準備中各個甲種步兵師、乙種步兵師都擴編為12000人以上的臨戰編制),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16個地方團及4個炮兵團,總兵力約100,000人應戰。圖為解放軍戰士向敵人發起進攻。
越軍剛經過越戰洗禮,全民皆兵,使中國人民解放軍損失慘重。越軍用以退為攻的戰術、當中國部隊撤退時越軍進行小規模反擊戰、這使中國部隊傷亡人數增加。圖為解放軍戰士向敵人發起進攻。
自衛還擊作戰結束之後,越軍又在兩國邊境上進行挑釁,不斷製造流血事件。越軍趁中國邊防部隊後撤之際,竟然大搖大擺的地占領了邊 境上兩國交界線上的許多騎線點。再次非法侵占八里河東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中國邊境地區。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5年中,越軍正規部隊和民兵不斷向中國境內農場、村寨、學校開槍開炮,發射各種槍彈4萬餘發,打死打傷我邊境軍民235人。迫使中國邊民離開家園,穴居岩洞。致使31793畝土地難以耕種和管理,數十萬畝橡膠無法收割。52所學校被迫停課。圖為解放軍戰士向敵人發起進攻。
1980年10月起雲南省軍區所屬部隊對羅家大山進行了拔點作戰,殲敵100餘人。圖為潛伏的解放軍戰士。
自衛還擊作戰結束之後,越軍又在兩國邊境上進行挑釁,不斷製造流血事件。越軍趁中國邊防部隊後撤之際,竟然大搖大擺的地占領了邊境上兩國交界線上的許
多騎線點。
再次非法侵占八里河東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中國邊境地區。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5年中,越軍正規部隊和民兵不斷向中國境內農場、村
寨、學校開槍開炮,發射各種槍彈4萬餘發,打死打傷我邊境軍民235人。
迫使中國邊民離開家園,穴居岩洞。致使31793畝土地難以耕種和管理,數十萬畝
橡膠無法收割。52所學校被迫停課。圖為解放軍戰士向敵人發起進攻。
1984年4月,我昆明軍區以第14軍40師、41師和第11軍31師對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發起攻擊,共斃敵大尉以下550名,俘敵18名。繳獲60毫米以上口徑火炮19門,各種槍枝151支(挺)及大批彈藥物資。圖為火線入黨。
1981年5月中旬至7月初,我軍在法卡山地區接連打退越軍從一個排,一個連到一個團的多次進攻,擊斃越軍1000多人。圖為火線入黨。
1984年至1989年10月,七大軍區輪番派部隊前往參戰,蘭州軍區47軍;瀋陽軍區16軍,23軍;北京軍區27軍、38軍(偵察部隊);南京軍區12軍、1軍;廣州軍區42軍、41軍;濟南軍區67軍、26軍、20軍;成都軍區13軍均分別參戰;至1989年10月止我邊防部隊適時減少參戰兵力,逐步收縮防禦陣地,轉入正常守備。1990年2月13日中越之間發生最後一次戰鬥後,邊界線歸於平靜。圖為。
戰鬥結果: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國邊防部隊在廣西方向,突入越南縱深20~40千米,攻占了高平和涼山2座省會城市,以及河廣和茶靈等11座縣城,基本殲滅越軍2個師、3個團和9個營,大部殲滅2個團和6個獨立營,部分殲滅14個團和1個裝甲旅,共計40671人。
雲南方向,突入越南縱深40千米,攻占了老街和柑瑭2個市,以及孟康、沙巴、壩灑、封土和保勝5座縣城,前出郭參、鋪樓、外波河、黃連山口、封土地區, 共殲滅16481人(其中斃敵13524人,俘敵849人,傷敵2108人)。兩個方向共殲敵57152人。1980~1989年的輪戰中,中國人民解放 軍共殲滅越南人民軍7000人以上。
在整個對越作戰中,中國參戰部隊共斃傷俘越南人民軍和其它武裝人員64152人以上。圖為高射機槍平射威力也無窮。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86685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