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緝毒女警臥底11年破案百起 稱最怕被逼吸毒,遺憾虧欠一個人!
11年臥底「毒圈」,她曾一人面對4名歹徒,沉著冷靜化解歹徒的質疑刁難;明知歹徒身上可能有刀,她仍奮不顧身,攔腰撲倒身高1.8米的男子;她最怕的,不是兇器的威脅,而是被迫吸毒……這就是廣東江門鶴山市公安局教導員王雲榮。
2002年至2013年期間,王雲榮擔任鶴山市公安局緝毒中隊緝毒民警,其間化裝臥底偵查數十次,破獲涉毒案件140餘宗,控制涉毒人員500餘人,榮立個人三等功4次。
《新京報》今日刊發對王雲榮的採訪,講述這位被同事稱為「榮哥」的緝毒警花驚心動魄的辦案經歷。
左一為王雲榮
以下為採訪原文:
「對不起,我是臥底。」觀眾還能記得住電影里周星馳的台詞。
現實中,王雲榮乾的就是這樣一份工作,她做了11年緝毒臥底。
王雲榮不喜歡看臥底的電影,她說那畢竟是藝術創作,現實中,沒有那麼戲劇化,也沒有那麼誇張,她面對的大多數毒販是沒有槍的,「拿刀的最多」。
「吃消夜嗎?豬頭肉。」對於毒品的「黑話」,王雲榮張口就來,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毒品嗎,冰毒。」她太熟悉毒販的套路了,以至於同事開玩笑時會叫她「女毒梟」。
從臥底「轉行」兩年後,她曾經的身份被公之於眾,近日,作為被評選出的公安隊伍中的優秀代表,王雲榮出現在媒體的聚光燈下。
曾經的「特殊任務」,改變了王雲榮的生活,直到現在,她儘量不去人多的地方,車裡也始終放著一根警棍。毒販的威脅與永遠警惕的防備,可能會持續一輩子。
但王雲榮說:「我心裡的那份榮耀和成就感,也會持續一輩子。」
最出名 臥底11年,執行任務幾十次
新京報:你「臥底」的經歷通過媒體被公眾知道的時候,心裡感受是怎樣的?
王雲榮:壓力有點大吧(笑),大家都看著我呢,只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新京報: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臥底任務都是由男人來完成,你認為女警最大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王雲榮:毒販往往對女性警惕性相對比較低,這算是我的優勢,劣勢是我的體力不如男同事。
新京報:這些年,你一共執行了多少次臥底任務?最長的一次多長時間?
王雲榮:還真沒統計過,起碼得有四五十次吧。最長的一次大概有1個月左右。
新京報:打入毒販內部之前,你會做哪些準備工作?
王雲榮:我們向老緝毒警請教學習,他們叫我們多去戒毒所,多和吸毒人員接觸。了解吸毒群體的行規、黑話等等。著裝上,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方吸食K粉、 搖頭丸的人,一般都喜歡進娛樂場所,我會買弔帶裙、超短裙,打扮得艷麗一點。如果和大毒販接觸,穿衣打扮也要符合身份,戴個什麼樣的項鍊、戒指,都有講 究。
最驚險 按住毒販時 彈簧刀已出鞘
新京報:還記得你第一次當臥底時的情景嗎?
王雲榮:記得,2002年,我剛進緝毒組兩個月,被派去和一個長期販毒、身邊總有帶刀馬仔的女毒販交易,剛見面時她盯著我看,順手遞給我一根煙,我從來沒抽過煙,加上緊張,手有些抖,點了好多次都沒點著。要不是同行的人打掩護,我差點就露餡。
新京報:第一次做臥底就成功了?
王雲榮:後來她帶著我們在小巷裡左彎右拐,走出了同事們的埋伏圈。眼看她可能逃脫,我趕緊說交易的錢掉了,要回去找。也許是急於出貨,她竟然同意了,和馬仔跟著我原路返回,最後被抓。
新京報:能談談你最驚心動魄的一次抓捕嗎?
王雲榮:曾經去抓一個毒販,他逃了。後來知道他在一個村子裡。如果是男同事去,很容易打草驚蛇,我就到最靠近他出入的地方等他。一看他出來了,我直接衝上去了。攔腰抱住他往下摔,一下兩個人都摔倒了。瞬間我看到他的手伸到腰那邊,肯定是拿刀。當時我拚命按著他的手,同事衝過來把他鎖住之後,掀開他的衣服,彈簧刀已經出鞘了。如果同事晚來一步,我一個女的一旦按不住,那後果真不敢想。
王雲榮在執行任務時,將犯罪嫌疑人控制。(廣東省鶴山市公安局供圖)
新京報:你受傷多嗎?
王雲榮:太多了,抓捕時經常要和毒販搏鬥,毒販一般都帶武器,像抓前面那個人,雖然彈簧刀沒扎到我身上,但我全身也有不少地方弄出了血。這些年衣服鞋子都弄壞了不少。
新京報:臥底時,有沒有什麼一幕特別觸動你?
王雲榮:有一對貴州籍的夫妻毒販。和我交易時還帶著一個兩歲的孩子,抓捕時,我怕他們拿孩子當人質,先搶過去把孩子抱在懷裡,孩子在我懷裡一直哭。最後他們夫妻被判了十幾年,孩子相當於成了孤兒。我也是當母親的,想著那個孩子的樣子,心裡疼。
最害怕 被毒販逼迫吸毒
新京報:做一名臥底,最讓你糾結和焦慮的是什麼?
王雲榮:糾結的還是這個工作很危險,心裡總會擔心。焦慮是很多時候案子不好做,陷入僵局。心裡怕案件不成功,抓不到嫌疑人。
新京報:心理壓力特別大的時候,通常怎麼去緩解?
王雲榮:壓力特別大的時候整夜睡不著覺,有時睡著了,做夢還夢到和毒販周旋。我會去跑步或者做瑜伽,有時找朋友聚聚,不想工作的事。
新京報:你最害怕的是什麼時候?
王雲榮:要說最害怕,還是最怕被逼吸毒。有一次好幾個大漢在旁邊,桌上擺著針筒,說一定要扎一針,這是最讓人害怕的。
新京報:有些緝毒警因為工作染上毒癮。
王雲榮:記得有一次,也是我干緝毒不久,臥底半個月,我一個人去了交易的小旅館。本以為毒販是一個人,結果進房間才發現是三男一女。販毒團伙的老大一定要我和他們一起吸幾口海洛因。
旅館房間是封閉的,出什麼事外面的同事看不到。我那時候腦子裡轉得飛快,怎麼辦怎麼辦。後來我說「行,吸幾口,我今天就是想過來買一點好東西。」
新京報:後來真吸了?
王雲榮:沒有,我邊說邊裝著不小心,把裝錢的包掉到地上,讓錢散了出來。我趁機提出要看他的貨,他看到錢,就對我放鬆了警惕,沒有再逼著我吸。看到毒品 後,我裝作很驚喜的樣子,說貨很好,有多少我全要了。又說錢沒帶夠,打電話讓我「老公」準備錢,埋伏在外的同事們衝進來把他們全抓了。
最榮耀 我在挽救一個個家庭
新京報:在一些影視作品裡,臥底的主人公有時會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警察還是罪犯,你會有這種感覺嗎?
王雲榮:我有時候會有一點點。我接觸的人比較雜,有許多「灰色人員」。和他們時間久了,有時候也沒有覺得自己是警察。這主要是為了能融入其中,其實內心深處,始終記得自己是一個警察。
新京報:做了11年的臥底,你的身份難免會被毒販發現吧。
王雲榮:這麼多年,受過的威脅太多,還有人揚言要花50萬找人砍死我。2013年7月份,我生病住院了。躺在病床上接了一個電話,一個吸毒人員打過來的,「我出來了,我不會讓你好過,你等著,我整不死你也要整死你的女兒。」
放下電話,我馬上打電話聯繫學校,聯繫孩子,跟她說,如果有外人找你,你千萬不能出去。
新京報: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有哪一關最終沒能過去,「不幸」了?
王雲榮:經常會有這樣的想法,直到現在都有,威脅我,我沒感到太害怕。但是威脅我的家庭,威脅我的孩子,我心裡才緊張、難受。
新京報:經歷過這麼多,回頭想想,這個工作,給你帶來的最大的成就感是什麼?
王雲榮:所有的害怕,最終還是會被抓到犯罪分子的喜悅衝散。還有,我現在和一些吸毒人員的家人也有聯繫,他們很尊重我,沒有人因為我抓了他的親人而怨恨我。
這對我是一種肯定,也表明我做這個工作,實際上挽救了一個個家庭。這是最有成就感的地方。
最愧疚
最對不起的人是女兒
新京報:你通常是怎麼跟女兒描述自己所做的工作的?
王雲榮:我從不向她講我的工作,我不想把那種恐懼帶給她。她小時候只知道我是警察,常說「媽媽,我長大了打死不當警察,當警察要經常加班。」現在她15歲,稍微大些了,才知道我以前是干緝毒警的。
新京報:你平時照顧女兒肯定很少。
王雲榮:我丈夫也是外地人,女兒小的時候,他在北京讀研究生,後來也一直在外地工作。女兒基本是跟著我,吃百家飯長大的。她一兩歲時我到處讓朋友幫忙帶,兩三歲時我就已經把她自己放在家裡。對女兒,我覺得很愧疚。
新京報:回首你的緝毒經歷,你會做一個怎樣的自我評價?
王雲榮:這些年我儘自己所能做了些事情,對得起頭上的警徽。
新京報:你怎麼去評價緝毒警察和臥底這樣一份職業?
王雲榮:相對其他警種,緝毒警的危險程度首當其衝。我們自己內部開玩笑,說寧抓十個殺人犯,不抓一個癮君子。干緝毒警、干臥底,需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素質。但是,社會又缺不了緝毒警。
新京報:毒品這兩個字,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王雲榮:我這些年一直在和毒品戰鬥。我對毒品,就是憎恨,多少人因為它家破人亡。我希望這兩個字徹底從世界上消失掉。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