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財報不理想,美股中概股低迷,過於依賴國內經濟,全球化受阻都是原因。雖然馬雲和蔡崇信發布了4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但效果並不明顯。
圖片來源:CFP
8月24日,全球股市震盪。國內上證指數跌8.49%,深證指數跌7.83%,香港恒生指數跌5.17%。美股開盤道瓊斯指數期貨暴跌超過700點。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跌幅擴大至5%,下挫195點。標普500指數期貨下跌61點,跌幅3.3%。
受此影響多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也一片慘澹。其中受此影響最大的是阿里巴巴股價,這家中國最大、也是最受關注的電子商務平台,其股價跌破發行價。美國當地時間周一開盤,阿里巴巴股價報58.16美元,最低跌至58美元,跌破其68美元的公開發行價。
2014年11月,阿里巴巴巔峰時期的股價曾高達120美元,此後開始走下坡路。這家巨頭的市值迄今已縮水40%以上,約蒸發1000億美元。
阿里巴巴股票跌破發行價在上周已有一些預兆。截至美國東部時間8月21日下午收盤時,阿里巴巴股價險卡在68.18美元,跌幅3.04%,距離位址O發行價僅剩0.18美元。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以68美元的發行價在紐交所上市,位址O規模創下世界股市的最高紀錄。開盤價92.70美元,較發行價上漲36.3%,籌資額達218億美元。阿里巴巴市值近2300億美元,規模超Facebook、IBM、甲骨文。
然後相隔不到一年,阿里巴巴已經風光不再。除了受到全球股市震盪影響之外,其自身業務也正受到多重挑戰。
首先,阿里巴巴8月12日晚公布的財報是直接觸發點,28%的銷售額增長率已經創3年新低,如果除去阿里影業剝離出財務報表的247.34億元,第二季度凈利同比增30%至94.96億元,並未達到投資人和華爾街的營收預期。同時,阿里巴巴向移動端轉型的決策也可能導致廣告營收近一步縮水。
中概股的低迷是誘因。美股境況欠佳,標普等三大股指今年以來均已入不敷出。上周五,道指暴跌530.94點,較5月19日收盤高位跌10%,標普500指數跌破2000點大關並創下2011年11月份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中概股、概念股繼續下探,半數個股跌幅超過2%。更有Twitter陪伴阿里巴巴跌破了26美元發行價,令人唏噓。
更直接的原因是A股動盪及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擔心。8月21日,中國製造業數據公布,8月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初值數據續降至47.1,創2009年3月以來的77個月最低水準,當時為44.8。再加上人民幣的疲軟,讓阿里巴巴這家過於依賴國內業務的公司處於不利位置。
在最近的財報中,阿里巴巴來自中國商業零售業務的收入為21億美元,占總營收的75%。阿里巴巴方面稱,由於目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其營收與利潤可能會「受到極大不利影響」。這也讓投資者十分擔心,阿里巴巴的業績太過於依賴國內經濟的增長了。
除了外界環境,阿里巴巴自身的假貨問題一直存在。2015年3月,阿里巴巴因違反台灣當地相關投資規定,而被告知退出該市場。
假貨問題直接導致了阿里巴巴全球化擴張受阻。在今年7月,阿里巴巴還因假貨問題被美國服裝鞋類協會炮轟;同在今年7月,阿里巴巴宣布將其去年在美國成立的購物平台11 Main出售給美國的競爭對手OpenSky,標誌著進軍美國電商市場的全線潰敗。
再加上今年年初,阿里巴巴和中國工商總局的「口水戰」打得讓人心驚膽戰,工商總局繼而發布《關於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直指阿里系平台存在五大問題,當時就導致阿里巴巴股價連續下跌4.36%和8.78%。
但如果嚴肅打假,勢必會導致利潤率與商品交易總額都將受到影響,在本季財報中已經有所體現,商品交易總額增量已經出現放緩。
為了挽回投資者信心,在發布財報後不久(8月17日),馬雲和蔡崇信就發布了股票回購計劃,用40億美元聯手回購阿里巴巴集團股份。想用此舉提振阿里股價信心。但目前收效似乎並不理想。
下個月,阿里巴巴大股東一年禁售期將滿。阿里將引來新一輪高達16億股的股票解禁,很多主要的投資方(包括日本軟銀、雅虎)都可以將手中的股票拋售。阿里巴巴股價將迎來新的挑戰。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