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整個人都懵了,看到孩子哭,我也哭,感覺自己的心都碎了,為什麼會這樣啊?」談到初次見到天生面部嚴重畸形的兒子小慧康時的情景,24歲的媽媽易喜連至今仍難以釋懷。
農婦產下「面具娃娃」
今日下午2時30分許,記者來到解放軍第163醫院口腔頜面外科13病房內,此時,小慧康正在靠窗的病床上玩耍。看著他那高興地勁似乎和同齡的小孩無異,可是當他的臉轉過來後,可以看見他整個面部直接從臉頰兩側的顴骨處裂開,分為兩層,就像帶了一個面具。
此外,右側的太陽穴處還有一個圓形凸起。 「每次抱他出去,總有人指指點點,如果不治療,慧康以後的學習、生活該怎麼辦啊?」46歲的奶奶劉芳蓮梗咽的說。「許多人都說要我們把孩子扔掉,可是我們捨不得,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把他治好。」據了解,來自湘鄉市中沙鎮一個樸實的農村家庭的小慧康,出生於2009年3月4日,自慧康出生以來,家人就曾帶他去過多家醫院諮詢治療,但是高昂的醫療費讓這個貧困的家庭望而怯步。 「我希望慧康能盡快湊足醫藥費,讓慧康早日成功進行手術,以後能夠像普通小孩一樣,健康快樂的長大
。」得知醫生正在著手準備小慧康的一期手術方案後,易喜連充滿了希望和期待,但小慧康的手術費和醫藥費卻同樣讓慧康的家人十分苦惱。 專家討論手術方案 「我懷孕期間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異常,而且還曾在廣東和湘鄉兩家醫院,做過3次B超和1次彩超,醫生都表示胎兒很正常。」兒子為什麼會面部畸形易喜連一直甚為疑惑。「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看到有一根像腸子一樣的東西把他的臉繞了一圈,後來醫生弄下來以後,還留了很多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而造成的。」劉芳蓮回憶小慧康剛出生的時的情景。
面部嚴重畸形的小慧康。
「小慧康這是臨床醫學中極為罕見的面橫裂,而且非常嚴重,不僅軟組織缺損、裂開並移位,而且顳骨、顴骨、蝶骨、上顎骨都嚴重受損。」口腔頜面外科主任兼主治醫師王篤權介紹說,「目前,只有在其身體狀況適合的情況下,最好是在1歲左右,給小慧康進行整形美容的手術治療,讓其面部恢復到相對較為完美的狀態。 據了解,小慧康手術的進行存在兩大難題,一是,面橫裂嚴重手 術難度大;二來,手術進行中的麻醉風險,尤其小慧康還只有1歲零2個月風險就更大。
為了能確保手術的成功,昨日下午,醫院還特別組織口腔頜面外科、小兒科、心血管內科等相關部門專家會議,共同研究和探討手術方案,希望能早日為小慧康進行手術。嬰兒畸形,是由於在母體胚胎髮育期間,尤其是懷孕的前3個月裡,受到某種因素影響,如病毒感染、過度勞累、亂用藥物、家族遺傳等而造成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