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曆二月二俗稱「龍抬頭」,近日一張4架殲-20「威龍」戰鬥機同時現身的照片也首度公開,畫面震撼。四架殲-20戰鬥機在地面上一字排開,機首的鴨翼處於豎直放置狀態,造型相當霸氣。

近期殲-20第四代戰鬥機的高頻率曝光令軍迷們振奮不已,2018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多架殲-20進行了編隊、單機飛行的精彩展示,在2019年新春來臨之際中國空軍發布的拜年視頻中,殲-20戰鬥機也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

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殲-20戰鬥機進行了精彩的飛行展示,進行了一段單機飛行性能展示。儘管沒有航展首日殲-10B矢量推力驗證機那些炫目的過失速機動動作,殲-20展示的都是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基本空戰動作,但這些動作平中見奇,很具實戰意義。

現代空戰通常從超視距開始,要求戰機加速快、爬升快、占位快,最好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以便為飛彈獲取更大初速度和高度。殲-20的一系列機動體現了非常強的加速能力。特別是最後的垂直爬升,是在攜帶6發飛彈(訓練彈)的情況下完成的,表明該機的空戰推重比大於1。這得益於殲-20機翼較大的後掠角、較小的展弦比和大的機身長細比,降低了突破音障時的阻力。

殲-20戰機還表演了水平方向的戰鬥轉彎動作以及疑似繞矢量軸滾轉,體現了該機良好的機頭指向能力。國外第五代戰機進行飛行表演時,為奪人眼球,通常會有意展示很小的轉彎半徑。雖然看上去,殲-20的轉彎半徑更大,但這主要是為展現它較大的盤旋角速度。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第四代戰機和全向發射飛彈服役以來,各國空軍飛行員發現,在空戰中獲取大的瞬時盤旋角速度以調整機頭指向,要比獲取更小的盤旋半徑更為重要。而要在飛行動作中展現大的盤旋角速度,盤旋半逕自然會顯得更大一些。

此次飛行表演中,最引人注目的動作是殲-20雙機打開彈艙,首次對公眾展示它的「4+2」內部載彈設計——4枚中距空空飛彈加上2枚近距格鬥飛彈。

業內人士注意到,殲-20開、關彈艙的速度非常快,這其實是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因為開彈艙的瞬間,會破壞戰機的隱形性能,且對戰機機動有一定影響,艙門開關速度快,就可以減少戰機暴露時間。第五代戰機要求彈艙開艙門、發射、關艙門一氣呵成。從這次演示來看,殲-20的彈艙開閉動作乾脆,達到預想效果。

殲-20打開的彈艙顯示,其主彈艙攜帶4枚新型中距空空飛彈,兩個側彈艙則攜帶2枚「霹靂-10」近距格鬥飛彈。「霹靂-10」空空飛彈是新一代紅外成像格鬥飛彈,具有大離軸角發射能力。相比之下,F-22剛服役時還只能攜帶AIM-9M空空飛彈,直到近年才逐步加裝最新型AIM-9X飛彈。

殲-20的側彈艙設計也別具一格,比F-22側彈艙的結構更為簡單,易於工程實現。此外,F-22的側彈艙門在飛彈發射全過程中無法關閉,而殲-20的側彈艙將「霹靂-10」轉出艙外後,艙門可再次關閉,從而減少對戰機隱形效果和氣動外形的破壞。

如果說還有哪裡不足的話,恐怕就是殲-20的主彈艙目前只能攜帶4枚中距空空飛彈,基本和F-35相當。而F-22和蘇-57均可攜帶6枚中距空空飛彈。這主要是因為國產新型中距飛彈體積相對較大,限制了攜帶量。

但是該飛彈的大體積也為增大射程和戰鬥部重量提供了便利,即便飛彈在發動機技術和材料上稍遜色一些,其在射程上也並不吃虧,甚至有所超越。

責編:徐璐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202685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