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這是玩真的...影響非常大」

「自2019年起,凡持有相關證件並參加當年學測考試,語文、數學、英文三門科目任何一門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台灣高中畢業生,都可直接向大陸高校申請就讀。」

教育部日前公布,今年起將再調整台灣高中生畢業生申請報考大陸高校的標準。2月27日,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對上述新標準進行介紹。

與此同時,今年具備招生台灣高中畢業生的大陸院校將增加20所。其中不少為「雙一流」建設高校。

觀察者網還發現,新標準中允許以《台灣居民居住證》代替《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此舉引發島內多方關注。台補習界教師估計,此次大陸招生的目標對象超過台灣7成的考生。「大陸很聰明,把對台招生標準放得極寬鬆,用大倍率來吸台灣人才。」台媒直呼「大陸玩真的,想讀就來讀,絲毫不設限」。

但也有台媒提醒,並非所有報考學生都能上大陸的高校,因為篩選條件很嚴格。「像去年降到學測總級分均標,結果頂尖陸校錄取到的台生仍然是70多分。」

而此前台陸委會就「與中國大陸相比,台灣高等教育優勢何在」問題回答稱,台灣高教環境自由,希望台灣學子能在台灣自由開放的環境升學發展。

「大陸這是玩真的...影響非常大」

台灣高校考生,圖自台媒

語數英單科達標即可申報

據安峰山介紹,今年大陸高校對台招生新政有兩方面措施。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環球課題==》 環球課題

第一,擴大招生範圍。為了滿足台生踴躍報考大陸高校的實際需求,並根據島內學測考試的變化,自2019年起,凡持有相關證件並參加當年學測考試,語文、數學、英文三門科目任何一門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台灣高中畢業生,都可直接向大陸高校申請就讀。

第二,增加招生院校的數量。今年具備招生台灣高中畢業生的大陸院校有336所,含16所預科招生院校,較去年增加了20所。其中有不少是大陸「雙一流」建設高校,還有支撐區域發展的特色優質學校,可以滿足台灣學生的多樣化需求。

台灣高中畢業生可以通過相關高校網站和「祖國大陸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網」(www.gatzs.com.cn)查詢招生簡章,獲取報考信息,並提交相關的申請。

安峰山表示,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大陸方面一直高度重視台灣青年的發展前途問題,不斷為台灣青年學子來大陸學習、就業、創業創造更好條件,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觀察者網查詢發現,安峰山所說的內容,教育部已於1月30日在其官網發布。

教育部稱,大陸高校依據申請學生的學測分科成績及相應標級進行錄取,所依據科目數不超過四門。根據各校招生計劃,各校自行確定所依據的學測科目門類、科目數量及相應成績標級要求,並可增設筆試或面試。

據了解,教育部曾在2017年發布過一個申請標準,「具有在台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和《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學測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高中畢業生可直接向大陸普通高等學校申請就讀。

相比之下,此次新標準門檻較以前大大降低。除了科目上,由「學測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調整為「學測語文、數學、英文考試科目中任何一科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外,證件方面,新標準中允許以《台灣居民居住證》代替《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教育部表示,此舉目的在於進一步便利台灣高中畢業生來大陸接受高等教育,為台灣學生來大陸學習創造更多機會。

「大陸這是玩真的...影響非常大」

教育部網站截圖

「用大倍率來吸台灣人才,頂級高校門坎不會降低」

教育部的新舉措引起島內考生關注,台陸委會也不得不在台生赴陸求學專區進行回應。

據台灣「東森新聞雲」24日報道,在回答「與中國大陸相比,台灣高等教育優勢何在」時,台陸委會認為,台灣高教環境自由,師生在課堂上可自由發表言論與想法,探究議題不受限,希望台灣學子能在台灣自由開放的環境升學發展。

而針對「台生赴大陸求學是否式台灣青年唯一的選擇」,陸委會則稱,近5年來台灣每年赴大陸就讀高校的人數多維持在2000人左右,但同時赴其他國家留學的人數每年均超過3萬人,前往中國大陸就學僅是青年學生眾多「選擇之一」,但「並非唯一」。

與台陸委會表現出的「淡然」不同,台媒對大陸教育部新政多持認可態度。

台灣「中國時報」1日刊文稱,此次大陸再為台灣考生開大門,是為應對台灣學生測試「5選4」的新制度。

據了解,「5選4」制度為今年台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招生制度的新規定,即2019學年度起,台灣學生個人申報高校的考試科目數上限由5科必考改為自由選考,且大學甄選入學渠道采計學測成績上限由5科改為4科,每科滿級分15分。

「中國時報」稱,此次大陸教育部新政對台招生門檻降到語文、數學、英語3科「任一一科達標」便可報名,而且大陸高校招生所依據科目數不超過四門。這比2018年大陸要求台灣考生需要「總分達標即可報考大陸學校」的要求還要低,台灣補習界教師粗略估計,目標對象超過台灣7成的考生。

「這影響非常大!」台灣升學輔導專家胡天爵表示,語文、數學、英語單科成績達標的人數,「絕對」占全台考生7成以上。「大陸很聰明,把對台招生標準放得極寬鬆,用大倍率來吸台灣人才。因為100人錄取3人,跟10人錄取3人結果會差很多,何況第二階段篩選很嚴格。像去年降到學測總級分均標,結果頂尖陸校錄取到的台生仍然是70多分。」

「中國時報」指出,大陸教育部開大門,但實際申請標準仍由各所大學自行決定,所以頂級大陸高校門坎並不會降低,影響較大的會是對台招生的第二批次大陸大學,或是中西部較差區位的985、211大陸大學。

觀察者網注意到,台灣2019學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試(簡稱學測,即大學升學考試)成績單于本月26日寄發。台「大考中心」25日公布相關統計資料顯示,今年數學共7782人獲滿級分,比去年大增4000多人,創18年來新高。

數據還顯示,今年台灣考生選考4科的組合共4種,以「語、英、數、自」共595人獲4科滿級分為最多。

「大陸這是玩真的...影響非常大」

台灣考生,圖自台媒,下同

「大陸玩真的,想讀就來讀」

台灣「旺報」則關注了大陸今年對台招生高校增加20所,其中不乏「雙一流」高校還將進行預科招生。

報道稱,大陸對台開放預科其實不是新措施,問題是過去只是個政策,沒有落實到「哪所陸校要招預科台生」。現在名單公布,表示「大陸是玩真的」,且預科的意思就是「零門檻」,想讀的人就來讀,等於毫不設限。

2016年底,大陸宣布台灣學生未達到陸校錄取標準者,可以先成為預科生,學習滿一年經學校考核合格後可轉為大學部學生。不過當時政策未明,真正落實的只有廣東暨南大學、福建華僑大學等少數幾所一向特別「寬待」台生的大陸大學。這次大陸卻特別列出16所陸校,作為可以招收預科台生的學校。

以往有人認為「真正的好學校不會收預科生」,但此次對台招預科生的陸校,在當地都是第一批次招生,甚至還有廈門大學這所985,由此可看出陸方的大動作。

大陸一系列動作等於是對百分之百的台灣學生招手。戰略運籌之深、戰術手段之快狠准,只能說令人敬畏。

不過,「旺報」也指出,新增的高校里,「民辦(私立)大學」占了不小比例。由於大陸大學層級分明,招生要求可能非常不同,因此過去對台招生的大陸大學還比較仔細地分為第一批次160所、第二批次147所,其中第一批次以985、211工程等全國重點大學為主,第二批次以省部共建大學或省屬重點大學為主。這次對台招生官網卻不再分批次,全部以省市排序,這會使對大陸大學不熟悉的台灣考生極可能混淆。

「大陸這是玩真的...影響非常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20226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