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國的五角大樓宣布要讓目前美國的陸基飛彈進行全面升級改進,要研製出一款能夠對海上移動的艦艇進行火力覆蓋打擊的一款飛彈,而在今年,美國選擇擬退出和俄羅斯的《中導條約》可能也是為全面補充飛彈體系作鋪墊,畢竟在之前因為《中導條約》美國是沒有中距離的彈道飛彈的(條約規定美俄雙方銷毀500至5500公里的中程飛彈)。
而如今美國不僅要研製中程飛彈還要研製能對海上目標進行打擊的飛彈,可見美國也預見到了飛彈體系的健全對於未來戰爭的必要性。

事實上,美軍對於陸軍飛彈的升級很大程度上是學習我軍的發展思路的。因為這種以陸戰武器攻擊移動艦艇的思路和我軍的「非對稱」作戰能力非常的相像。在2015年的抗戰勝利日大閱兵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公布出了東風26以及東風21D這樣的陸基「航母殺手」了。

大家知道,儘管近些年我國的海軍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是比起兵強馬壯的美軍老說還是相距甚遠,畢竟海軍可是被稱為「百年軍種」。美軍的航母艦隊一直是懸在我國頭頂的一把利刃,而對於大型艦艇還處於發展階段的我軍來說,如果步子邁得太太就容易掉入美軍的軍備競賽的陷阱,於是我軍聰明的想到了「非對稱的作戰方式」。

東風21D是一款性能優異的反艦彈道飛彈,其最遠可對1500公里的海上目標進行精確打擊,而且它是一款核常兼備的彈道飛彈,這說明如果其搭載核武器的話是足夠可以摧毀一個航母艦隊的。事實上東風21D的精確度也不需要太高,因為在戰時,這種飛彈一般會進行飽和攻擊,一次性會發射幾十枚,這樣就算敵軍的攔截系統再優秀也很難將其全部攔截。

一整個航母艦隊的造價可能高達500億美元,而一枚東風21D飛彈單價據估計也僅僅只有600萬美元,100枚飛彈也就6億美元,以6億美元擊沉敵軍500億美元的航母目標,可謂相當的賺啊。

我國古代一直講究「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的戰術,而這樣的以極小的代價就能夠摧毀敵方高價值目標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可以說給美國人深刻的上了一課。不過,我們的大型航母也應該按照計劃穩步的進行發展,不僅是因為一個強大的海軍需要有完備的體系還因為航母這樣的大型裝備在和平時期可以說能夠更好的震懾敵人。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