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俄軍於2月8日在克里米亞半島進行了S-400遠程防空飛彈系統的訓練。
S-400是俄羅斯「巨星」級武器,每當俄羅斯發布關於它的新聞時總能引發外界關注。尤其是S-400與熱點地區交叉後更是能夠產生化學反應,成為全球熱點,比如俄軍在克里米亞半島部署S-400。

部署在克里米亞的S-400防空系統
至今,俄羅斯媒體已經先後4次報道S-400部署克里米亞,也就是說俄軍防空部隊至今已經在克里米亞半島部署了至少4個營的S-400防空飛彈。克里米亞半島的面積比中國的吉林市略小,在這樣的土地面積上部署4套先進的S-400應該說密度應該算比較可觀了。
但其實是,克里米亞上的S-400遠不只4個營,而是達到了5個營。這還沒完,隔著刻赤海峽,與克里米亞緊鄰的俄羅斯本土,還部署有2個營的S-400。也就是說,在克里米亞這個小區域內就雲集了7個營的S-400!這個規模在全世界來看僅次於莫斯科中央工業區。更有意思的是,如果將這7個S-400部署地相連,其形狀與北斗七星非常像,頗為壯觀。

克里米亞區域的7個S-400防空系統部署點,形狀像北斗七星
俄羅斯在把克里米亞半島重新收入懷中後,近年來便不斷強化克里米亞區域的軍事力量,S-400的部署僅僅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防空方面,在S-400背後,俄軍的最先進的預警雷達系統(如「天空」-M)全部出現了克里米亞這個區域。但正所謂防空防空、十防九空,俄軍在這個地區的空中力量也十分客觀,可出動的制空型戰機,如蘇-30SM、蘇-27SM/SM3等就有約60架。


刻赤大橋及其周邊部署的S-400防空系統
有趣的是,縱觀俄軍在克里米亞區域的部署,連接克里米亞半島和俄羅斯本土的刻赤大橋是它的中心點。也就是說刻赤大橋隱然便是整個「防禦中心」,現在如果路過刻赤大橋,就能看到俄軍在此密集部署的防空設施,天線轉動的聲音都能感覺得到。
這其實也不難理解,刻赤大橋某種程度就是俄羅斯「統一」克里米亞事實上的「象徵」,為此它的建造速度驚人,在重大工程上習慣磨洋工的俄羅斯非常罕見。這樣一個同時具備事實上連接克里米亞和極具「象徵」意義的地方,當然配的上重兵防護。

如今的黑海艦隊制海能力還可以,但制空能力嚴重不足
對於所有國家來說,重大民生工程都在軍事防禦上得到優先考慮。例如我國的三峽大壩,在很多人眼中它就是重點防禦的象徵。
單從防禦規格來看,刻赤大橋或者說它背後克里米亞半島並不遜色於三峽大壩,但它相比後者的最大問題是缺乏縱深。這其實也是刻赤大橋和克里米亞半島防禦背後的一個缺憾,浩瀚的黑來本來可以成為天然屏障,但當前俄羅斯海軍的實力顯然無法擔起這一重任。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