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報道中航工業成飛所的臨近空間無人高速巡航飛行器,於2017年底完成定型驗收,雖然報道並未透露該機的具體型號,但從內容上來看,這顯然是一架高超音速驗證機,其速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有相關人士分析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乘波體飛行器」。

臨近空間是指高度在20公里以上,100公里以下的區域,介於航空與航天之間,上世紀90年代之後,各國開始重視這個領域的軍事裝備發展,這是因為臨近空間處於太空飛行器和航空器之間,現代的反導攔截彈打不了,而防空飛彈又打不到。

另外,由於臨近空間內空氣稀薄阻力小,非常有利於實現高超音速飛行,美國的X-51A高超音速無人飛行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用一台超燃衝壓發動機作為動力,設計飛行速度在6~6.5馬赫之間,可在一小時內打擊地球上的任何目標。

不過美軍在對X-51A進行了四次試飛後發現,它的實用化難度很大,很難實現300秒以上的6倍音速飛行,由於無法達到初始設計指標,X-51A前途未卜。

從相關報道來看,臨近空間高速飛行器研發的最大難度就是發動機問題,普通的渦噴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不是速度達不到要求,就是體積太大,只有超燃衝壓發動機才能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不過這種發動機研發起來難度非常大,美國的X-51A發展失敗就是這個原因。

超燃衝壓發動機的點火就像「在颶風裡劃火柴」,另外臨近空間飛行器還需要解決熱障問題,當飛行速度超過5馬赫時,其表面溫度可達到1000度,這對於飛行器的防護設計和結構材料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中國能夠研製成功這類飛行器,表明我國在這些技術領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它超高的飛行高度,500公里的探測距離和快速抵達敏感地區的能力,非常適合進行戰略偵查,尤其是對付航母編隊這類的目標。由於其高空高速的飛行能力,甚至不需要戰鬥部,憑藉自身動能就可以變成一枚高超音速巡航飛彈進行攻擊,如果該機的技術能應用到中國空軍的下一代戰鬥機中,將使得中國有能力研發出超過美國的超級飛行平台,成為人類未來最厲害的攻擊性武器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201050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