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烏克蘭軍隊所有部隊中對俄羅斯「代理部隊」未嘗敗績的最強軍團,烏軍亞述團終於被解除長達3年的「封殺」,重返頓巴斯前線參戰。據《基輔郵報》網站近日報道,亞述團被編入第30機械化步兵旅作戰序列,並於2月1日抵達防區替換原駐守部隊。該團被譽為烏克蘭在頓巴斯與俄「代理部隊」交戰的最精銳、最能打和最訓練有素的戰鬥部隊之一。然而,由於亞述人與新納粹分子千絲萬縷的聯繫,更因為亞述團公然使用含有納粹形象的團徽,這支不敗軍團也是烏克蘭軍中最具爭議的部隊。
在2014年爆發的烏克蘭東部內戰中,亞述團不但彪悍善戰,而且作風頑強、紀律嚴明。尤其是後兩點,對於普遍士氣不高,經常一觸即潰的烏克蘭軍隊來說尤其難得。然而,烏克蘭亞述人卻一直因為親納粹和極右翼立場而遭到國內外的嚴厲批評。也是因為本族人的這一歷史傳統,亞述團的團徽就帶有納粹德國黨衛軍第二「帝國」裝甲師標誌。本來,烏克蘭軍隊有不少部隊徽章都含有納粹標誌,包括特種部隊在內,然而亞述人的歷史性傾向仍引起烏當局及其西方「監護人」的高度警惕和不滿。

最終,烏克蘭在美國的要求下對亞述團做出嚴厲處置,哪怕該團在對陣頓巴斯的俄「代理部隊」時幾乎沒有戰敗過。媒體稱,亞述團的創始人安德烈·比勒茨基目前是烏克蘭議會成員、極右翼國家軍團政黨以及烏克蘭愛國者組織的領導人。一些觀察家認為比勒茨基所屬的政黨和組織是新納粹以及種族主義、極端主義運動團體。為此,烏克蘭於2015年命令正在亞速海沿岸馬里烏波爾前線作戰的亞述團全部撤離前線。
緊接著,亞述團被要求只能呆在尤里夫卡和烏爾祖夫軍事基地,未經許可不得離開半步。在長達3年多的「關禁閉」生涯里,亞述團可以招募新兵,還需要「加量」進行各種軍事技能訓練,但既不能重返前線參戰,甚至還要自行負擔軍費開支。烏媒體報道稱,烏克蘭政府高層將亞述團的去留和參戰問題視為高度敏感的「政治問題」,沒有任何人敢輕易「放出」這頭猛虎。

然而,隨著戰事持續到2019年,烏克蘭在頓巴斯前線不但未取得任何大勝,反而經常在特種作戰中被俄「代理部隊」打得抬不起頭。因此,烏克蘭政府和軍方對重新啟用亞述團的態度終於鬆動。在離開戰場的這些年裡,亞述團的裝備和戰鬥力進一步提升,目前下轄兩個機步營、一個D-30榴彈炮營、一個T-64坦克連、一個特種偵察小隊、一個無人機偵察隊、一個狙擊手排和一個軍犬隊。此外,該團還裝備了被明斯克停火協議禁用的120毫米口徑重型迫擊炮,擁有高效而現代化的後勤保障站。
亞述團如此精良的裝備全部由自籌經費購買,因為美國等西方「監護人」禁止烏克蘭撥款給該團。不僅如此,美國還發出嚴厲禁止令,不許亞述團獲得美國對烏克蘭提供的任何軍事援助。烏克蘭當局在完全接受這些明顯有損主權的苛刻要求後,終於下達命令要求該團時隔3年多之後重新開赴頓巴斯前線,並負責堅守遭到俄「代理部隊」攻擊最猛烈的防區。

烏克蘭國內民眾和軍中對納粹的態度一向有所「曖昧」,尤其對急需得到美國和北約軍事援助的烏克蘭軍隊來說,處理這一棘手問題時經常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此前報道顯示,涉及納粹和極右因素的往往是烏克蘭最精銳和最能打的部隊,比如本文「主角」亞述團,再比如特種部隊、空降部隊等。分析認為,這一問題如果處理不善,可能會極大影響西方陣營對烏克蘭的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20104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