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遼寧號航母服役以來,一直都有很多人追問,我國到底能養得起多少艘航母,答案都集中在五到六艘。根據是我國軍費只有第一軍事強國的三分之一,即使未來大幅增長,我國國防預算也只能達到第一名的60%,根據也很有說服力,我國國防開支占GDP比例不足2%,而第一名的國防開支占GDP的近4%,就算10年後我國GDP規模成全球第一,在軍費上仍然趕不上第一軍事強國。

這個說法理論上是沒錯,可大家忽略了一點,就是軍費的使用效率和使用結構。在使用效率上,不用說,我國遠高於已開發國家。我國軍人薪資水平遠低於已開發國家,甚至只有已開發國家的五分之一,雖然200萬軍人規模是人數最多的軍隊,但也只比第二多了30%,在人員開支上省下的就是一筆巨額的開支。另外,同樣的武器,我國研發造價也遠低於已開發國家,比如055萬噸級驅逐艦,造價60億人民幣,而噸位不如055的阿里伯克三型驅逐艦,造價高達18億美元,摺合110億元人民幣。所以單從軍費效率一項來衡量,我國軍費使用效率就比已開發國家高近一倍。

其次在軍費使用結構上,我軍奉行有限核威懾政策(其實有限核威懾是比較明智的,冷戰時兩個核大國擁有的核武器可以毀滅地球30次,可毀滅地球30次跟毀滅地球1次有什麼區別。核武器使用對人類地球都是毀滅性的,除了受到別國核攻擊或面臨滅國之危,隨便使用核武器就是人類公敵),在海外軍事基地方面,我國目前只有索馬利亞一個海外軍事基地,未來也只會發展必要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海外軍事基地。而第一軍事大國,保有全球最多的核武器,光維持這這核設施,每年就超過400億美元,另外其還擁有300多個海外軍事基地,光維持這些海外軍事基地開支就是一筆天價軍費。

所以僅就軍費使用效率和使用結構來說,我國現在就算用只有對方三分之一的軍費,要養10艘甚至更多航母,都不是問題。只不過我國目前只有幾年航母的建造和使用經驗,需要繼續積累航母建造和使用經驗。在需求方面,未來十到十五年,六個航母戰鬥群可以滿足我軍需求。但2030年之後,隨著我國綜合實力問鼎榜首,國家利益也會隨之拓展,十二艘以上的航母戰鬥群才是我軍追求的目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200461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