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14日的報道稱,俄羅斯海軍新銳護衛艦,排水量4500噸的22350型首艦"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即將在準備進行首次遠航訓練。

22350型護衛艦是俄羅斯自蘇聯獨立以來自行開發的第一款護衛艦,也是迄今為止俄羅斯建造的最大噸位的水面艦艇。冷戰結束後,雖然俄羅斯海軍繼承了前蘇聯大約70%的軍事遺產,但是由於國內經濟衰敗,無力支撐龐大的紅海軍艦隊,因此在短短數年內,俄羅斯海軍淘汰了近80%的大中型水面艦艇和50%以上的潛艇。

進入新世紀以來,俄羅斯海軍實力衰退。在去年10月,北約30國組織大軍在距離俄羅斯邊境僅200公里的挪威巴倫支海地區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美國航母和兩棲攻擊艦等大型水面艦隻。同樣,去年開始俄由俄烏刻赤海峽爭端開始導致的克里米亞衝突再次升級,美國海軍同樣派出了大型船塢登陸艦進入黑海海域,而俄羅斯海軍只能全程監視,甚至派不出一艘像樣的軍艦加以應對。當年那種"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豪邁,確實一去不返。

面對咄咄逼人的北約海軍,特別是大批蘇聯時代建造的水面艦艇不斷退役,海軍確實面臨較大的"艦荒"問題,所以俄羅斯海軍只能咬緊牙關,充捉襟見肘的軍費中擠牙膏一樣,擠出造艦經費,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建造一些"堪用"的軍艦。而22350型護衛艦,就是這樣一款被認為是未來俄羅斯海軍中堅的主力艦。

22350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為4500噸,和我國054A型護衛艦大致相當,其最閃亮的就是一套四面體的5P-20K陣列天線組成的"塗金膠料"雷達系統,該雷達系統類似於美國的宙斯盾系統,由四面長方形的相控陣雷達陣列組成,具備對空對海搜索和跟蹤的能力,可以同時跟蹤400個空中目標和50個水面目標。基本性能和宙斯盾系統類似,只是T/R元件較少,整個天線的陣列面積較小。22350護衛艦主桅杆兩側分別有3部雷達/電子對抗系統,可以輔助完成偵測和電子干擾任務,相對於蘇聯的軍艦而言,22350的電子戰系統更加完善簡潔,性能上也更為突出。

22350型護衛艦裝備設有2組八聯裝3S14U型垂直發射系統和2組14單元的"魯道特"垂直發射系統,之所以設置兩組不同型號的垂直發射裝置,只能說是俄羅斯人的飛彈兼容技術還不到家,為了發射不同型號的飛彈,不得不裝兩套不同的發射裝置。其中3S14U型發射裝置可以發射"口徑"巡航飛彈或者"寶石"反艦飛彈,而"魯道特"系統則可以兼容48N6、9M96和9M100三種型號的防空飛彈。

平心而論,22350型護衛艦雖然在飛彈兼容性方面還有一定遺憾,但整體來說還算是一型比較先進的護衛艦。不過,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22350型護衛艦雖性能不俗,但是俄羅斯囊中羞澀,拮据的經費讓該艦的建造一拖再拖,從2006年動工到2018年服役,首艦建造周期長達12年!相對比我國一年下水9艘6000噸以上神盾艦的造艦速度,俄羅斯如今的境遇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