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小行星的半徑為500米,其內部為一個半徑400米的純金球,那麼,該純金內核的體積為2.68億立方米。假設純金內核的平均密度為19.3噸/立方米(實際應該比這還大,因為內核壓力高),那麼,這顆小行星至少包含了51億噸的黃金。相比之下,人類開採出來的黃金總量也只有大約19萬噸。如果人類能夠獲得那顆小行星中的黃金,金價必然變成白菜價,這對於全球經濟的穩定顯然是不利的。
不過,以人類當前的科技,根本不可能攔住這顆小行星,也不可能把其中的黃金開採出來。這樣的小行星不僅不會給人類帶來財富,而且還會給人類帶來大麻煩。

事實上,這種級別的小行星撞擊事件比較罕見,據估計,平均每隔45萬年,才會有一顆直徑大約1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並且這種撞擊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460枚沙皇炸彈(每枚當量5000萬噸TNT)同時爆炸。如果直徑1公里的小行星掉到太平洋中,將會引發巨大的海嘯,這會對生活在沿海地區以及太平洋島國的人們造成很大的威脅。
此前有研究認為,大約在4800年前,一顆大型小行星或者彗星可能撞擊了印度洋南部,引發了高達180米的海嘯,這是2004年印度洋海嘯的十幾倍。當年的撞擊在水深3800米的印度洋海底造成了一個隕石坑——伯克爾坑,其直徑大約為29公里。此次撞擊事件產生的大海嘯引發世界多地出現大洪水,這或許解釋了世界多地的古文明中有過大洪水的傳說。

如果真的有直徑1公里的小行星飛向地球,人類只能想盡辦法在太空中偏轉小行星的飛行軌跡,例如,通過發射大量的核彈去轟擊小行星。如果這顆小行星勢不可擋地撞擊太平洋,那麼,只能讓可能會受災的人去地勢高的地方避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99769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