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6月28日,在塞拉耶佛視察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這次事件點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一個月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中國派遣14萬勞工到歐洲參加一戰。
其實,除了大批勞工外,為一戰做出貢獻和犧牲的還有很多華裔軍人。比如澳軍士兵有416809名登記註冊參與一戰,其中約400人有華裔背景。
而在這裡面,最具傳奇色彩的就是澳大利亞華裔士兵沈比利(Billy Sing)。

(圖源:Australian War Memorial P08403.001)
沈比利被大家稱作「殺手」("The Murderer")、「刺客」("The Assassin"),他是一戰中擊中目標最多的狙擊手,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出色的狙擊手之一。
1886年出生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鄉下的沈比利是中英混血,爸爸是中國人,出生在上海,來到澳大利亞之前是個菜農,而媽媽來自英國,是個護士。
小時候的沈比利生活在拓荒時期的澳大利亞,十幾歲就輟學的他放牛放羊砍甘蔗,什麼農活都會做。
農活幹完,閒來無事,沒啥娛樂項目,咋辦呢?
打袋鼠吧!

(圖源:Australian War Memorial P03633.006)
於是,「袋鼠獵手」沈比利就此踏上了傳奇狙擊手之路。
另外,他還經常在步槍俱樂部里練習,是克萊蒙特和普羅瑟平步槍俱樂部成員。
1914年,戰爭爆發。
28歲的沈比利加入了澳大利亞遠征軍第五輕騎兵團。
當年他被派往埃及,第二年他就跟著第五輕騎兵團來到了加里波利。
沈比利「殺手」和「刺客」的稱號就是在加里波利贏得的。

(圖源:Daily Telegraph)
在加里波利戰役中,不到4個月的時間裡,沈比利至少狙殺了150人,這個數字是經過觀察員證實的成果。後來,澳軍總司令威廉·伯得伍德將軍在通報嘉獎的時候,認定他的狙殺成果是201人。有人根據同時期的一些證據表示,在一戰中,他的狙殺人數已經接近了300人。
他的觀察員伊德里斯後來在回憶錄里這樣描述沈比利:
「他是個小個子,皮膚非常黑,留著烏黑的八字鬍和山羊鬍,是個獨特的殺手。他是澳新軍團最優秀的狙擊手。」

(圖源: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
在每個黎明前的黑暗中,沈比利都會找個地方躲起來。他會耐心地等待一個偵察員,然後等待一個敵軍士兵出現在他的視野中。
除了視力超群,他的耐心也超出常人,為了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他可以長時間保持瞄準的姿勢。
而且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有一次,伯得伍德將軍親自做他的觀察員。在他擊中一名敵軍之後,他並沒有開心得意,而是對將軍說「我真為那個可憐的土耳其人難過,我從沒想過要打他,我想打的是另一個。我覺得這個人不能計入數據。」
為了除掉沈比利這個難纏的對手,土耳其人打出了他們的王牌——鄂圖曼近衛軍當時最牛的狙擊手「可怕的阿布都爾」(「Abdul the Terrible」)。

(圖源:The War Illustrated, 19 June 1915)
因為被沈比利狙殺了太多人,土耳其士兵已經找到了沈比利和其他澳新軍團士兵狙擊的不同之處。每次確定人是被沈比利狙殺之後,他們才會彙報給阿布都爾,而阿布都爾通過分析被狙殺士兵的行動和傷口,找到了沈比利的狙擊點。
但他沒想到是,幾天之後,沈比利的觀察員通過望遠鏡也發現了他。
沈比利的觀察員提醒沈比利發現了一個潛在目標。
當沈比利瞄準目標的時候,發現阿布都爾也在向自己這個方向看。沈比利儘量在不暴露具體位置的前提下,準備射擊,但是阿布都爾還是發現了他而且也果斷開槍。
最後,還是沈比利搶先幹掉了阿布都爾。
不久之後,土耳其的炮兵向沈比利的方向開炮,他和觀察員差點就沒能活著逃離。
沈比利的驚人戰績並沒有改變戰局的走向,加里波利戰役以協約國的慘敗收場。

在一戰結束12天後,沈比利離開了軍隊。回歸平民生活的他開過農場養過羊,但是沒能可持續發展,後來做了淘金的礦工。
1943年5月19日的清晨,沈比利躺在他租的廉價旅館裡,57歲的他被心臟衰竭帶離了這個世界。
資料來源:人民網、Australian War Memorial、Daily Telegraph、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99697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