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9日表示,華盛頓一次又一次宣布從敘利亞的各種撤軍花樣,莫斯科一直饒有興致地對此保持關注,將根據美國的撤軍結果作出最後的判斷。里亞布科夫說「至於美軍將撤出敘利亞,俄方在饒有興致地關注此事的發展。莫斯科認為,結果仍然難以預測。一如既往,俄羅斯俄羅斯將聽其言觀其行。」他還補充說, 在華盛頓瘋狂尋求全球統治,急於到處插手,且只能按照自己的條件來解決問題這樣的局勢下,我們無法想像美國突然完全無條件的從敘利亞撤軍。

庫爾德問題現在是美土關係的毒藥
去年12月中旬美國出人意料的宣布將從敘利亞全部撤軍。美媒的報道顯示在此之前華盛頓方面已經與土耳其盟友達成協議,包括安卡拉一直感興趣的敘利亞東北部在內幼發拉底河東部地區控制權將被移交給土耳其軍隊。然而在僅僅撤出第一批重武器和大約50名士兵後,美國的撤軍計劃就因為爭議而陷入停頓。在與土耳其的新一輪溝通中,美國總統安全事務顧問博爾頓告訴安卡拉的同行,美國撤軍沒有確切時間表,而且需要在土耳其能夠絕對保證敘利亞庫爾德人安全的前提下。

駐敘美軍規模在2000人以上,首批撤離了50人。
目前在敘利亞幼發拉底河東部地區駐紮的反恐聯盟軍隊,主要由大約2000名美軍和300人左右的法國軍人組成。他們分部駐守在超過22個規模不一的軍事基地和觀察站內。在美國對外宣布撤軍計劃後,法國軍方承諾將會繼續留在那裡。不過在土耳其軍隊、敘利亞政府軍和數萬伊朗民兵的包圍中,兩千多人的美法駐軍就像汪洋中的一葉葉孤舟,隨時面臨被重創甚至圍殲的危險。而且這種危險不要寄希望於中東地區強大的美國駐軍力量的震懾作用能夠化解。

駐敘法軍承諾繼續留在敘利亞東北部地區
今天在敘利亞東部的又是美法軍隊組合,但這個組合在35年前曾有一次令兩大國刻骨銘心的劇痛。那是第五次中東戰爭後的1983年10月,美、法、意等國組成的多國部隊進駐黎巴嫩首都貝魯特。10月25日清晨6點15分,一輛裝有至少2500磅炸藥的奔馳牌卡車闖過防護欄,沖入位於貝魯特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軍營,一聲巨響過後,被大火包裹的4層大樓被徹底炸毀了。這次爆炸攻造成299名聯軍士兵(241名美國士兵,58名法國士兵)和6名平民死亡。

35年過去了,吃了大虧的美法兩個軍事大國竟然至今找不到這起恐怖襲擊事件的真兇是誰。為了給國民一個交待,美國一直咬住是伊朗指使的恐怖團伙作案。2016年4月,美國最高法院還以6對2票做出對受害人家屬向伊朗追索17.5億美元賠償的遲來判決。但以當前的美伊關係來看,這個判決只能是一紙空文,如果伊朗敢承認的話,那麼美國將不只是索賠的問題了,而是立刻實施全面的軍事懲罰行動。

此前,駐敘美軍在幼發拉底河東部巡邏時遭遇多起路邊炸彈襲擊,但傷亡都在可承受的範圍內。現在敘利亞中西部地區大局已定,敘利亞政府軍、黎巴嫩真X黨武裝和伊朗民兵前鋒直抵幼發拉底河西岸,土耳其僕從軍已經隨時準備向哈塞克省邊境地區展開進攻。這麼複雜的戰場環境,一旦出了事兒,是很難確認肇事者的。所以美法兩軍如果再不撤離的話,唯恐35年前的悲劇重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9937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