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5G網絡商用的搶灘時期,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製造廠商華為,遭遇到了美國、日本、紐西蘭、英國以及韓國等一系列國家的"使絆"。而這些國家的理由也出奇的統一,均為網絡安全的擔憂。

雖然局面一度劍拔弩張,但是在這些抵制華為的國家裡,除了美國是鐵了心一條路走到黑之外,其他西方國家多多少少都是"心不甘情不願"的。這是因為,如果這些國家在未來的5G電信設備基礎建設中,完全將華為排除在外的話,除了最直接的真金白銀損失,技術方面的缺失也是其需要解決的問題。那麼,截止到目前,到底有多少國家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日本軟銀:禁用華為基站將付出千億日元代價
說起日本軟銀,國內許多朋友或許並不陌生。因為當初拿著58元工資的馬雲老師,就是在得到了軟銀的啟動投資資金之後,才締造了如今龐大的阿里帝國。同時,軟銀還是日本最大的運營商。但就是這麼一家被國人熟悉的日本公司,卻迫於日本政府的壓力,被迫宣布將逐步更換華為4G基站設備,轉而向瑞典愛立信和芬蘭諾基亞等公司採購,並且未來的5G電信設備也將向這兩家公司採購。需要注意的是,在此之前華為一直是軟銀的頂級合作夥伴。

眾所周知,軟銀集團近期完成了IPO上市,而在上市後的記者招待會上,軟銀副社長就公開表示:"若日本跟風美國更換華為基站,將為此多產生1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1億元)的成本。"言下之意,軟銀還是希望能夠繼續在基礎建設中使用華為的電信設備。
英國三家運營商:已與華為達成20億英鎊協議
今年12月初,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英國最大電信服務運營商BT確認將華為從其核心4G網絡中"剝離"出來,同時華為還被移除了其核心5G網絡競標者名單。要知道,EE的4G網絡基建,全程由華為一手操辦。至於為何曾經親密無間的合作夥伴如今拔刀相見,背後自然是有美國的身影。

不過最新消息顯示,英國5G網絡建設似乎並不能缺少華為。儘管英國政府打出了"涉嫌國家政治安全"的幌子,但是英國的電信運營商們,卻依然頂著壓力與華為進行5G合作。
日前,三家英國運營商宣布,他們已經與華為達成了2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74億元)的5G合作協議。其中,英國運營商O2宣布,他們將在2019年一月份進行5G試運營,屆時倫敦200多個地點將採用華為的硬體設備。據悉,除了O2之外,包括EE、沃達豐等多家英國電信運營商都已經表示,將繼續使用華為的硬體設備進行5G測試,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英國電信運營商們還集體表示,如果撕毀與華為的協議將導致5G網絡推遲9-12個月推出。
韓國運營商LG U+:華為5G設備並不存在風險
我們知道,韓國是全球首個宣布實現5G商用的國家。而這一成就是由韓國三大運營商SK、KT與LG U+共同努力達成的。其中,LG U+針對韓國政府以安全為由呼籲禁用華為5G設備觀點,公開為華為站台。

根據《韓國中央日報》近日報道,LG U+ CEO兼副董事長Ha Hyun-hwoi在年終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他們認為其5G網絡基礎設施中使用的華為設備並不存在任何安全威脅。據了解,LG+目前與華為、三星電子、愛立信和諾基亞在共同進行5G基礎設施合作,其中華為合作程度更深,因為華為給U+完成了4100多個5G基站建設,使其三大運營商中的5G商用服務實用性遙遙領先。
除了上述這些國家之外,義大利電信運營商也宣布,華為是其重要合作夥伴,我們將繼續保持這種關係,除非政府作出不同的指示;而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捷克官員禁用華為手機"事件,也被捷克總理親自闢謠,稱這一做法並不代表捷政府立場,並且是及其草率的。
當然,美國這些盟友,一邊抵制、一邊拉攏華為的原因,除了"沒有永遠的朋友 只有永遠的利益"之外,還有就是華為在電信設備製造以及在5G技術方面的打鐵還需自身硬。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發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五大電信設備廠商排行榜顯示,華為繼續領跑,位居全球第一,緊隨其後的是諾基亞、愛立信、思科和中興通訊。需要注意的是,數據還顯示,華為的電信設備收入幾乎相當於諾基亞與愛立信的總和。
而在5G網絡方面,作為5G標準制定者的華為,在這一新領域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華為輪值董事長鬍厚崑透露,目前華為已經獲得25個5G商用合同,並與全球50多個商業夥伴簽署合作協議,且華為的5G基站商用發貨數量也已經超過10000個,在行業內遙遙領先。如此看來,對於美國全力阻礙華為5G在全球擴張,華為真的是做到了"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這或許也是華為在國人心目中呼聲越來越高的原因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9842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