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這些年全球氣候變暖,世界範圍內,各個國家對於機動車排放是越來越嚴格;國內摩托車已經過渡到了國四法規,而歐盟在2017年也過渡到了更為嚴格的歐四。
這種嚴苛的排放背後直接的結果就是,大排量機動車的生廠商由於市場的蕭條,會逐漸停止研發;例如在汽車市場上很多70後喜歡的大V8發動機,在國內就會越來越少。
同樣在摩托車領域,10年前600cc的跑車是世界上最火熱的車型,新手可以從250cc或300cc開始;他們比1000cc的公升車更便宜更輕,雖然職業車手用公升車可以攻彎道,但同樣他也能夠騎回家。

隨後,摩托車市場進入了蕭條期,由於受到08年經濟危機影響,使得1000cc的車型和入門的輕量級的摩托車市場都比更早之前下降了一半(雖然川崎沒有公布數據,但這個品牌在2018年的銷量只有十年前的一半)。
入門車型將提升到300cc
從一開始的入門車型125cc排量,到如今的250cc 、300cc排量,隨著時間的推進;摩托車廠家在排放法規的框架之下,車輛的研發既要考慮性能、也要考慮價格。這種趨勢給了廠家很大的難題,反應在市場上就是川崎、本田、山葉的600cc 車型這幾年更新不大。
而且本田還在17年從歐洲市場上撤出了CBR600RR 車型。

對於川崎來說,雖然在今年更新了ZX-6R ,但更主要的是通過降價來保持車型的吸引力。
而對於杜卡迪這類品牌而言,他們更多的是通過混動的方式來達到排放標準;從僅從得600cc 車型來看,好玩的車型也就是山葉的R6、奧古斯塔的F3、和川崎的ZX-6R

因此,就當前的環境而言;入門級摩托車達到300cc排量不是問題,而對於常規的600cc 左右的中量級摩托車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畢竟更進一步可以入手900cc 的車款,退後一步300、400cc 也不錯。
就此問題,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及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98344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