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科學家都支持一個觀點,就是在銀河系100多億年至今的歷史中,有許多文明已經發展到了遠超人類的水平。畢竟我們人類自身只用幾千年就發展到了太空時代。而這些文明具體擁有著怎樣先進的實力呢?

這個問題可以從卡爾達肖夫指數的角度來分析,這個指數由蘇聯著名天文學家卡爾達肖夫經過嚴密計算得出。宇宙文明可以分為3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可以使用所在星球的全部能源,第二個是可以使用所在恆星系的全部能源,第三個是可以使用所在星系(比如銀河系)的全部能源。大部分科學家認為,這個規律符合星際文明的發展規律。而根據這個指數,許多科學家就提出許多「文明發展必然產生的產品形式」。其中與卡爾達肖夫指數關聯最高的是「戴森球」。
戴森球由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生前重要的副手,弗里曼·戴森提出。其實說來它也很簡單,就是一個包裹著恆星的球狀「太陽能發電板」。經由準確的計算,讓整個發電板處於恆星軌道的平衡位置,從理論上來說,就獲得了取之不盡的能源。由於戴森球是理論上高等文明獲取免費能源的最輕鬆方式,所以許多科學家認為,第二級-第三級之間的智慧文明,必然會向著「製造戴森球」的目標發展。這個道理就像地球上不同地區的文明,都會獨立發明鍋碗瓢盆、文字、農耕技術一樣,因為它是一種「必經之道」。而「擁有戴森球」也被科學家視為第二級宇宙文明成功的標誌。

戴森球的設計圖
戴森球有多麼好呢?試想在我們的太陽軌道裝上一個戴森球,它可以獲取大部分太陽發出的能量,除了平時簡單的維護工作(事實上那種文明擁有的人工智慧技術,很可能已經不需要維護工作了),就源源不斷獲得無限的能源。這個能源有多少呢?以地球為例子,在2010年-2017年之間,我們人類消耗的能源每年平均大約是5.5的後面跟著20個「0」焦耳,而太陽照射到地球的能源是5.5的後面跟著24個「0」焦耳。也就是說人類僅僅使用了這部分能源的萬分之一。而地球獲取的太陽能源僅僅占據其總量的20億分之一。

戴森球的一期工程
換句話說,如果某種智慧文明以太陽係為標準,製造出了「戴森球」,成功進入「第二級宇宙文明」的層次,想要衡量人類與這種文明之間的差距,使用「單位時間內創造的可消耗能源」自然是最典型的指標。那麼人類的實力僅僅是這種文明的20萬億分之一。人類歷史發展至今創造並使用過的所有能源總量,也達不到這種文明哪怕0.001秒的製造量。而擁有了「戴森球」之後,這個文明其他的製造能源的方式,比如水利、煤炭、風力發電什麼的,就淪落為小兒科級別的遊戲,不需要再投放精力在它們上面。

戴森球的完全體
也許你會問,這樣強大的能源,幾乎已經可以實現每一個人所有的夢想了,多餘出來的還有什麼用呢?
其實,這只是人類的原始限制了自身的想像力。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科學家認為高等文明將會具備的技術之一:利用量子糾纏原理,實現生物個體的複製技術。它的原理是使用量子計算機的「3D列印」原理,精準確定人體細胞內每一個微觀粒子的數據值,然後在另一個地方製造出「在粒子層面一模一樣的人體」,由此實現生物真正意義上的「複製」。這項技術最大的難題並不在於「製造工具」,事實上那種粒子級的列印技術,目前的人類幾乎都站在「可以創造」的邊緣上了。它最大的難題在於巨大數據量的傳輸與儲存。科學家計算表明,想要傳輸一個人體的粒子級的全部信息,使用1000MB的寬頻大約也需要50億年,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而「戴森球」提供的巨大能源,就能製造出更加先進的數據傳送方式,並且在強大能源的推動下,成功應用這種「生物複製」技術。擁有了它,就可以在危險的地方把自己的數據傳送出去,在另一個地方讓自己「復活」。這聽上去有點像現在的戰地記者,把獲取的珍貴照片傳送到雲端的行為,只不過這是更高級的一種版本。

量子複製技術
在「戴森球」的支持下,另一種很早就被科學家預言的夢幻技術也能夠實現了,那就是愛因斯坦相對論首次預言的「蟲洞」技術。它使用人工設備,在較小的空間內製造極大的引力波,強度達到干涉時空曲線的力度,從而讓空間自身發生彎曲。在這種彎曲之下,遙遠的其他空間就能夠被拉扯到裝置的內部,從而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瞬間移動」。它雖然能讓人在一瞬間移動到極其遙遠的地方,但由於它彎曲了空間本身,繞開了「速度」這個物理量,所以它並沒有破壞光速上限原理,也不會對現有的物理規則造成干擾。

蟲洞裝置
事實上,在包括銀河系在內的許多星系中心,都能夠觀測到大量星體和星雲物質無法解釋的「瞬間移動」效果。介於「蟲洞」這種技術是理論上第二級宇宙文明必然會創造的技術,許多天文學家分析,星系中心這些能觀測到的「瞬間移動」現象,並不是某種目前人類「尚未破解的物理規則」,而是這些星系中「存在第二級宇宙文明」的證據。

星系中心的二級宇宙文明
以上的探討,其實是非常狹隘的一個角度。因為畢竟只是在「類似於人類文明」這樣的基礎上,看待銀河系內可能存在的智慧文明。而更多的智慧生命形式超越了人類「具體」的眼界,然而悲哀的在於,用我們人類的大腦也無法對它們進行預測或想像。我們只能按照自己的能力,對銀河系裡可能存在的那部分「狹隘上的外星人」進行一些估計而已。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