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北約與俄羅斯之間核戰爭的風險可能要比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高。
過去10年間,俄羅斯將核武器作為其國家安全戰略與軍事學說的主要元素。
莫斯科正在現代化其「三位一體」核力量的各個方面,並努力發展新的核能力。
在烏克蘭危機中,俄羅斯實施了明確的核邊緣政策,以一種極度危險的方式揮舞著其核武器;包括普京總統在內的俄羅斯高級官員,發出了明確的核威脅。

此外,如果需要的話,俄羅斯可能準備為避免輸掉一場與北約的局部戰爭而使用核武器。
對於北約而言,自冷戰結束以來,其有意識、明確地在防務政策與態勢中不再強調核武器。
因此,聯盟現在缺乏威懾和(如果有必要的話)響應有限的俄羅斯核打擊所需要的政策與能力。
由於北約再次面臨來自莫斯科的現實的核威脅,它必須再次像在冷戰期間那樣,形成一個嚴肅的核威懾政策與能力。

為了威懾俄羅斯的核威脅,北約需要通過提高核威懾任務的重要性以及考慮對常規與核態勢進行可能的修改的方式,調整其優先事項。
幾年前,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布拉格表達了自己的走向一個「無核武器的世界」(world without nuclear weapons)的願景。
因此,北約在制定2012年《防禦與威懾態勢評估》(Defense and Deterrence Posture Review)時,許多人假定美國次戰略核武器將從歐洲大陸移除。
最終,文件重申了部署於歐洲的核武器的持續作用與存在。
但是,幾乎沒有人預見到,短短几年之後,最嚴肅的辯論將不是關於削減,而是關於加強北約的核政策與能力。
北約並不是因為偏好核武器而要在歐洲安全環境中突出核武器,只是由於有一個更新的俄羅斯威脅在其家門口,它別無選擇,只能對此作出反應以保護自己。
近70年來,美國與北約的核力量對國際和平與安全起到了支撐作用,經過對其戰略與能力做適當的改變,其可以繼續在可預見的未來發揮同樣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9803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