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日子過得是越來越好了,而在七八十年代,有個自行車就已經非常風光了。相對於需要人力的交通工具來講,摩托車的普及,倒是迎合了當代人的交通需求。在二三十年前,能買得起摩托車的人基本上就是未來的富翁。那麼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摩托車對於這兩代人意義非凡。而現在,也從以前的直梁摩托演變成了現在符合需求的踏板。雖說都用著摩托車發動機,但踏板騎起來卻再也沒有當年的味道了。

現在對於摩托車的需求,無非就是上班解放雙腳,或者當做休閒,高級一點的則就用摩托車進行競技活動。而二三十年前,人們對於摩托車的態度,要比現在重要的多。那時的摩托車並不便宜,因此許多買摩托的朋友,在當時已經把它當成了發家致富的工具。這和二十年前,人們花重金買收穫機械致富是一樣的心情。他們把未來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這兩個輪子身上,兩邊掛個鐵籠子,裡面盛著嗷嗷亂叫的雞鴨鵝,或者一捆捆新鮮的蔬菜。摩托車在當時,儼然已成車主心中的家庭成員。

這些日漸更迭的交通工具,按照時間順序來比較,速度是越來越快,能拉的東西也是越來越多。再配上速度快,騎行特別穩這兩大在當時沒有被體驗過的優點,一時間便在短短的一兩年內流行起來,而需求也帶動了當時製造業的興起。一時間,各地自主摩托車品牌應勢而生,宗申,嘉陵,金城,力帆等國產名牌,深深地印在人們的腦海里。在當時,對於摩托車的討論,不亞於現在對於汽車的熱度。而當初完全把摩托車當成致富工具的朋友,隨著陪伴摩托車的時間越來越長,也慢慢轉變了自己對摩托車的看法。

在十幾年前摩托車已經成為農村標配的時候,都市對於摩托車的使用又上升了一個新級別。當時的《烈火戰車》讓當時把摩托車當做日常騎行工具的年輕人又找到了可以打發時間的新樂趣。面對價格高昂的高端摩托車,許多無牌無證的低價走私摩托車一時間火了起來。正是因為其速度快,提速也快,再配上那隆隆的轟鳴聲,震撼著年輕人的每一個運動神經。因此,他們把摩托車當成了尋找刺激的工具,或是飆車,或是飈配置。那勁風的刺激,讓年輕人沉浸在這無比興奮的世界裡。因此,喜歡簡單幹練的年輕人,也逐步放棄了那本應該必備的安全裝置。而現狀就是,沒有護具,沒有頭盔,車上也沒有防抱死,更是忽視了最重要的駕駛安全意識。由此而來的,便是許多讓人難以接受的慘劇。一個個含苞待放的生命,就這樣栽在了自己所追求的激情上。

以上慘劇,也和拆解翻新的走私車有著非常大的關係。這種車不僅非常耗油,而且零部件也是非常沒有保障,可以說走私車是造成交通慘劇的重要原因。而最近幾年,走私車依然瘋狂的占有著鄉村甚至城鎮市場。而經濟水平相對富裕的地區,則是更把騎行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在北上廣,隨處可見掛著正規牌照的正品車,騎行者也是配上了全部的安全保護裝備。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而是把自己的摩托車視作和汽車一樣的地位,既要等紅燈,又要禮讓行人。汽車所做的,摩托車一樣也不少。而正是因為摩托車那無窮盡的運動樂趣,國內許多摩托車俱樂部也應運而生。雖說玩法各不相同,但是都遵循著規則第一的原則。否則,那違規的俱樂部將會生存不下去的。

而現在,摩托車成了人們眼中規規矩矩但又不失激情的運動工具。現在許多騎行的朋友就喜歡騎著摩托車徜徉在各個風景的征途上,尤其是喜歡跨中國東西兩邊的西藏,新疆等標誌性地方,去實現自己壓抑在心中好久的旅行夢。因此,現在的騎行者,不再把摩托車當成生產工具,而是成了一種比較娛樂化的生活方式。

而如今,國家也大力支持賽車運動,這就給摩托車的未來指明了非常明確的方向。現在越是汽車最不願意走的山地,泥濘路,甚至是沙土,都成了摩托車的鐘意之地。由此可見,摩托車的文化也是實現理想的最佳途徑。因此,若是好好利用摩托車的話,相信未來,摩托車一定會真正的合理的豐富民眾就的業餘生活。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