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和月球哪個更適合成為人類第一個外星永久殖民地?

wang qi ...| 2018-11-29| 檢舉
火星和月球哪個更適合成為人類第一個外星永久殖民地?

認為火星更合適成為第一個殖民地來自於傳統思維。這種思維的出發點在於:

火星有大氣,晝夜變化跟地球差不多,氣候比月球更溫和,有更多的水,有二氧化碳,適合種植。所以更適合人類生存。

但是這種思維沒有考慮到,即使火星的生物生存條件看起來比月球好很多,仍然比地球差非常多(大氣壓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要改變星球環境到與地球類似,適合地球生命生存,困難巨大(工程量巨大,能源沒有保障),不可能是一個短期能完成的工作。所以改變全球表面環境不是一個選擇。

展開來說,第一個任務,增加火星的大氣總量,困難巨大。需要俘獲大量彗星才行,這是一個遙遠的未來才能完成的任務,如果要加熱火星本身的乾冰,相當於大規模改變一個星球的溫度,而且要相當大幅度地提高。溫室效應的效果有多強,也很難說,火星表面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遠大於地球了。火星也無法維持住一個更濃密的大氣層,因為火星的磁場太弱,無法保護大氣不被太陽風剝離,而建立火星的磁場,又是一個遙遠的未來才能完成的任務。

一般計劃採用火星本地資源,而且太陽風剝離的問題不嚴重。但是大規模改變一個星球仍然是極其艱巨的任務)在無法改變星球表面環境的條件下,火星上更溫和的氣候沒有意義。人還是不能在表面自由生存。還是只能建立窄小的太空站,站外必須穿太空服。

火星和月球哪個更適合成為人類第一個外星永久殖民地?

如果要長期生存,火星表面和月球表面沒有太大的差別,一樣充滿來自宇宙空間的有害輻射。如果要殖民,在沒有濃密大氣的條件下,只能在地下生存,因為唯一有效阻斷輻射的辦法就是厚的材料,即土壤(或大氣)。地下的生存環境更溫和,幾乎沒有溫度變化,輻射很弱。

如果要在地下生存,月球更好。因為月球更小,重力小,任何工程消耗的能量少,在地下洞穴中,支護洞穴需要的材料強度要求低,用量少。表面建設施也更容易,且沒有大氣的破壞,建好後幾乎不需要維護。

月球的優勢還包括:

1、距離地球近,優勢巨大。開始的時候,必然有大量設備貨物運輸,月球火星差別太大。

2、距離太陽更近,太陽能板效率高,能源充足。

3、沒有大氣是一個重要的優勢,包括:

a) 沒有腐蝕,侵蝕,大氣環流帶來的灰塵問題。

b) 真空環境,可以開發基於真空環境的冶煉,加工技術。這類技術在地球上只有附加值極高的情況下才會使用,但是在月球上,各種真空加工技術,如焊接,鍍膜,活潑元素加工,都非常簡單。

c) 因為沒有大氣,可以直接利用電磁軌道加速發射進入太空,根本不需要火箭技術。因為月球重力小,降落也可以採用向空中拋灑粉塵輔助降落,所以也會比火星降落簡單。

4、月球上的地質活動已經停止,不用擔心地震,再加上重力小,可以大量開發地下空間,也可以開發尺寸很大的空間,讓人們感覺更空曠,更舒適。

5、在地下空間中,由於自然存在重力約束,可以很容易地維持較大密度的空氣。星球表面的空間站或者太空的空間站只能在狹小空間中做到。

6、只有具備了較大的空間,才能談論生物圈。幾個氣泡是肯定不行的。這也是生物圈2號失敗的原因,生物圈需要足夠的複雜性和體量。

7、月球芯部有大量各種金屬。由於月芯溫度已經不高,而且固化,我們可以直接鑽探到芯部,以獲取大量地球上難以開採的貴金屬,如釕、銠、鈀、鋨、銥、鉑等。

月球的不利因素之一是晝夜周期長。所以開始的時候,最好的地點在南北極附近,因為月球的自轉傾角小,有些地方常年都可以被太陽照射到,也可以稍微建高一點,反正月球重力小,又沒有風雨。以後可以全球電力聯網,反正人在地下活動,上面是白天還是晚上並不重要。至於氦三,到現在為止,看不出有什麼意義,還極難開採。

火星和月球哪個更適合成為人類第一個外星永久殖民地?

因為現在很快將跨入人工智慧時代,如果不考慮住人,上面提到的火星表面上的優勢都沒有了。月球是唯一的選擇。根本不需要考慮。火星礦產開發和冶金都很困難,因為能源不足。所以,無論住人不住人,月球都是人類宇宙開發前哨站的第一選擇。火星有可能是第一個改造成能住人的星球,但是必然在大規模開發月球之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9735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