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震多發,你知道地震究竟是怎麼回事嗎?為什麼會地震?

wang qi ...| 2018-11-26| 檢舉

據中國地震台網自動測定,11月26日07時57分在台灣海峽(北緯23.28度,東經118.60度)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不少網友表示,廣州、深圳、潮州、汕頭、福建、杭州等地均有震感。

據國家地震台網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11月25日20時23分在新疆博爾塔拉州博樂市(北緯44.68度,東經81.50度)發生4.9級地震,震源深度22千米。

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地震又稱地殼震動,我們把地球比做雞蛋,而地殼就是雞蛋殼,不過這個雞蛋殼不是完整的,而是一塊一塊的,是因為雞蛋殼的移動並且之間出現碰撞摩擦,所以整塊地殼就會震動。

最近地震多發,你知道地震究竟是怎麼回事嗎?為什麼會地震?

當然,這是我們從小學習的常識性內容,那真實的地震究竟是怎麼樣的呢?引發地震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接下來看中大網校小編巡邊千山萬水總結出的資料。

地球分為三層: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

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0公里左右,地殼厚度為35公里左右,大多數破壞性地震就發生在地殼內。

但地震不僅發生在地殼之中,也會發生在軟流層當中。據地震部門測定,深源地震一般發生在地下300-700公里處。到目前為止,已知的最深的震源是720公里。從這一點來看,傳統的板塊擠壓地層斷裂學說並不能合理解釋深源地震,因為720公里深處並不存在固態物質。科學家設想將地球岩石圖畫出來,這樣對預測地震有很大幫助。

最近地震多發,你知道地震究竟是怎麼回事嗎?為什麼會地震?

球表層的岩石圈稱作地殼。地殼岩層受力後快速破裂錯動引起地表振動或破壞就叫地震。

由於地質構造活動引發的地震叫構造地震;

由於火山活動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

固岩層(特別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地震是一種及其普通和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但由於地殼構造的複雜性和震源區的不可直觀性,關於地震特別構造地震,它是怎樣孕育和發生的,其成因和機制是什麼的問題,至今尚無完滿的解答,但目前科學家比較公認的解釋是構造地震是由地殼板塊運動造成的。

由於地球在無休止地自轉和公轉,其內部物質也在不停地進行分異,所以,圍繞在地球表面的地殼,或者說岩石圈也在不斷地生成、演變和運動,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殼構造運動。關於地殼構造和海陸變遷,科學家們經歷了漫長的觀察、描述和分析,先後形成了不同的假說、構想和學說。

板塊構造學說又稱新全球構造學說,則是形成較晚(上世紀60年代),已為廣大地學工作者所接受的一個關於地殼構造運動的學說。

最近地震多發,你知道地震究竟是怎麼回事嗎?為什麼會地震?

地震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根據發生的位置分類

板緣地震(板塊邊界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上的地震,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絕大多數地震屬於此類。

板內地震:發生在板塊內部的地震,如歐亞大陸內部(包括中國)的地震多屬此類。

板內地震除與板塊運動有關,還要受局部地質環境的影響,其發震的原因與規律比板緣地震更複雜。

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發時所引起的能量衝擊,而產生的地殼振動。

2、根據震動性質不同分類

天然地震:指自然界發生的地震現象;

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試驗等人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動;

脈動:由於大氣活動、海浪衝擊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層的經常性微動。

最近地震多發,你知道地震究竟是怎麼回事嗎?為什麼會地震?

3、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類

構造地震:是由於岩層斷裂,發生變位錯動,在地質構造上發生巨大變化而產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構造地震,也叫斷裂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發時所引起的能量衝擊,而產生的地殼振動。火山地震有時也相當強烈。但這種地震所波及的地區通常只限於火山附近的幾十公里遠的範圍內,而且發生次數也較少,只占地震次數的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較輕。

陷落地震:由於地層陷落引起的地震。這種地震發生的次數更少,只占地震總次數的3%左右,震級很小,影響範圍有限,破壞也較小。

誘發地震: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如隕石墜落、水庫蓄水、深井注水)而引起的地震。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藥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4、根據震源深度進行分類

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小於60公里的地震,大多數破壞性地震是淺源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為60—300公里。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為止,世界上紀錄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786公里。

一年中,全球所有地震釋放的能量約有85%來自淺源地震,12%來自中源地震,3%來自深源地震。

最近地震多發,你知道地震究竟是怎麼回事嗎?為什麼會地震?

5、按地震的遠近分類

地方震:震中距小於100公里的地震。

近震:震中距為100—1000公里。

遠震:震中距大於1000公里的地震。

6、按震級大小分類

弱震:震級小於3級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的地震;

中強震:震級大於4.5級,小於6級的地震;

強震: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的地震,其中震級大於或等於8級的叫巨大地震。

最近地震多發,你知道地震究竟是怎麼回事嗎?為什麼會地震?

7、按破壞程度分類

一般破壞性地震:造成數人至數十人死亡,或直接經濟損失在一億元以下(含一億元)的地震;

中等破壞性地震:造成數十人至數百人死亡,或直接經濟損失在一億元以上(不含一億元)、五億元以下的地震;

嚴重破壞性地震:人口稠密地區發生的七級以上地震、大中城市發生的六級以上地震,或者造成數百至數千人死亡,或直接經濟損失在五億元以上、三十億元以下的地震;

特大破壞性地震:大中城市發生的七級以上地震,或造成萬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經濟損失在三十億元以上的地震。

8.、構造地震的分類

孤立型地震:有突出的主震,餘震次數少、強度低;主震所釋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9.9%以上;主震震級和最大餘震相差2.4級以上。

主震——餘震型地震:主震非常突出,餘震十分豐富;最大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以上;主震震級和最大餘震相差0.7~2.4級。

雙震型地震:一次地震活動序列中,90%以上的能量主要由發生時間接近,地點接近,大小接近的兩次地震釋放。

震群型地震:有兩個以上大小相近的主震,餘震十分豐富;主要能量通過多次震級相近的地震釋放,最大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以下;主震震級和最大餘震相差0.7級以下。

最近地震多發,你知道地震究竟是怎麼回事嗎?為什麼會地震?

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在大陸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會引發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對於同樣大小的地震,由於震源深度不一樣,對地面造成的破壞程度也不一樣。震源越淺,破壞越大,但波及範圍也越小,反之亦然。破壞性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2公里。

地震可由地震儀所測量,地震的震級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以「芮氏地震規模」來表示,烈度則透過「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來表示。地震釋放的能量決定地震的震級,釋放的能量越大震級越大,地震相差一級,能量相差約30倍。震級相差0.1級,釋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1995年日本大阪神戶7.2級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000顆二戰時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放的原子彈的能量。

最近地震多發,你知道地震究竟是怎麼回事嗎?為什麼會地震?

地震前自然界出現的可能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的各種徵兆稱作地震前兆。大體有兩類:

微觀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覺察,須用儀器才能測量到的震前變化。例如,地面的變形,地球的磁場、重力場的變化,地下水化學成分的變化,小地震的活動等。

宏觀前兆:人的感官能覺察到的地震前兆。它們大多在臨近地震發生時出現。如井水的升降、變渾,動物行為反常,地聲、地光等。

最近地震多發,你知道地震究竟是怎麼回事嗎?為什麼會地震?

地下水異常

水位、水量的反常變化。如天旱時節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豐水季節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斷流。有時還出現井水自流、自噴等現象。

水質的變化。如井水、泉水等變色、變味(如變苦、變甜)、變渾,有異味等。

水溫的變化。水溫超過正常變化範圍。

其他。如翻花冒泡、噴氣發響、井壁變形等。

最近地震多發,你知道地震究竟是怎麼回事嗎?為什麼會地震?

生物異常

動物是觀察地震前兆的「活儀器」,它們往往在震前出現各種反常行為,向人們預示災難的臨近。已發現有上百種動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現,其中異常反應比較普遍的有20多種,最常見的動物異常現象有:

驚恐反應:如大牲畜不進圈,狗狂吠,鳥或昆蟲驚飛、非正常群遷等。

抑制型異常:如行為變得遲緩,或發獃發痴,不知所措;或不肯進食等。

生活習性變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動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動等。

最近地震多發,你知道地震究竟是怎麼回事嗎?為什麼會地震?

電磁異常

電磁異常是指地震前家用電器,如收音機、電視機、日光燈等出現的失靈現象。最常見的是收音機的失靈、手機信號減弱或消失、電子鬧鐘失靈等現象。

地聲

臨近地震發生前,往往有聲響自地下深處傳來,這就是「地聲」。地聲一般出現在震前幾分鐘、幾小時、幾天或更早;以臨震前幾分鐘出現得最多。

地聲的聲響與平日人們熟悉的聲音不同且多種多樣。如:「猶如列車從地下奔馳而來」「似採石放連珠炮般的聲響」「類似於機器轟鳴聲」「狂風呼嘯聲」「石頭相互摩擦聲」等等。但是,有時地聲也不易與遠處傳來的風聲、雷聲、機器轟鳴聲等相鑑別。

最近地震多發,你知道地震究竟是怎麼回事嗎?為什麼會地震?

地光

地光也是臨震前的一種宏觀現象,中國已在多次地震前觀測到,它們一般出現在臨震前或震時,也有出現於震前數小時或更早的。

地光的顏色很多,有紅、黃、藍、白、紫等,有的也像電火光。它們的形狀各異,有帶狀光、片形光、球狀光、柱狀光、火樣光等。地光出現的時間一般很短,所以不易觀測。鑑別地光也有一定難度,因為它的形狀和顏色有時也與電焊光、閃電等有相似之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97251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